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697|回复: 20

台湾没有手抓饼,温州没有大馄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30 10:24:5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台湾夜市,士林大香肠。 拍照/Jasrelle Serrano;图/unsplash


-风物君语-

在台湾,手抓饼是天津的

在天津,手抓饼是台湾的

不用猜疑,就是这么神奇



作为台湾同胞,有时候我真的会猜疑,本身是不是个假台湾人
比如,在祖国大陆的恣意一座都会,我随时会遇见“从来没见过的台湾小吃”:台湾手抓饼,台湾烤肠,台湾冰粉,台湾椰奶,台湾炸鱼饼,台湾便当(这是小吃吗?!)……
台铁便当,很有台湾特色,但这不是小吃…… 图/视觉中国
在游人如织的景点前,在食客比肩的夜市里,在上班族奔走的CBD,甚至是地铁站边的早餐铺子,它们都大概冷不丁地出现,让我的心田微微一颤,仿佛故乡的气味劈面而来,然而紧接着是满脸问号
这拢是啥米碗糕?(翻译:这都是什么鬼东西?)
“台湾烤肠”,台湾同胞满脸问号。 图/图虫·创意
这些“台湾小吃”,我不但没吃过,也从未在故乡见过。每一次遇见,都会引发我的人生第一问:我来自那里?
就说这“台湾手抓饼”吧。它看着,有点像鸡肉卷和煎饼果子的中央体,一张油煎千层饼,卷着香肠、青菜和鸡蛋。重点是,我在影象中搜刮了半天,也没找到它在我国宝岛台湾的对应。
“台湾手抓饼”,台湾同胞仍然满脸问号。 图/图虫·创意
故乡的饼,是什么味道呢?我想起了老家附近的夜市,小小的葱油饼摊,店家为铁板刷上厚油,几块饼在葱香中滋滋作响。在昏黄的灯光下,一股葱香和烟火气劈面而来,我想起了那个人,那个忘不了的夏夜……
突然,一句热情的“来了老弟”,把我生生拽回现实
台湾葱油饼。它其实是大陆北方移民带来的。 图/小食日志
哎妈呀。老姨别这样,不带这么毁氛围的呀……



台湾手抓饼 vs 天津葱抓饼



台湾真的没有手抓饼。它在宝岛的真身,是轰轰烈烈的五个大字:天津葱抓饼
就在台北永康街。天津人满脸问号。 图/网络
2001年,在台北永康街,原有一家做鞋的店铺。老板是个外省人,可巧那年飞大陆游山玩水,在天津邂逅了令他神往不已的美食——济南油旋。他发现,这油旋饼看似简单,制作起来却很考手艺,整张饼因分层起酥而松脆无比。这,是当时宝岛台湾没有的味道
济南油旋。至于为何山东面食跑到了天津,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图/图虫·创意
这位老板回台北后,简化了油旋的制作伎俩,让饼面变大、层数淘汰、变得蓬松,再加入本地人喜好的椒盐味,“台湾手抓饼”的雏形就诞生了。
至于怎么取名字,还真是困难。在台湾叫“台北手抓饼”,必然没有市场;若叫“山东油旋”,本地标榜的“山东美食”实在太多(山东大馒头、山东老水饺……),也没上风;不如,就叫天津葱抓饼
好吃就行了,山东的天津的照旧台湾的,都不紧张。 图/图虫·创意
鞋店收掉,开始卖饼。不出老板所料,“天津葱抓饼”果然一炮而红。台北永康街,本就食肆林立,这回有了新晋网红美食,照旧全新口味,更加人满为患了。2004年,上海一位柴姓老板,慕名来到台北,品尝了这款到处颂扬的“台湾小吃”……
美食没有边界,何况两岸都是中国胃。 图/网络
随后,柴老板回到大陆,大力推销这款“天津葱抓饼”,不但将它改名为“台湾手抓饼”,还请了周杰伦做代言。那时候,“台湾小吃”在大陆并不多见,新鲜感+明星脸=流量密码,“台湾手抓饼”立刻占领了大街小巷。接下来的故事,你们也都知道了……
一张饼,从山东到天津,跨洋过海去了台湾,又回到大陆。这感觉,仿佛是乱点鸳鸯谱,却结下好姻缘

台湾版的“山东锅贴馒头”。馒头、杠子头火烧、锅贴的三者结合体。 图/网络
至于正不正宗,已经不紧张了。大家吃得开心最紧张,能为我的故乡增加曝光度也不错。
只是……老姨呀,要不我教您两句台湾腔



台湾烤肠用明火,珍珠奶茶没有粉



“台湾手抓饼”的故事,有点怪诞不经,细想又觉得故意思。一张饼,绕了一大圈,仍然万变不离其宗;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有着相似的味觉和好恶
但是,台湾烤肠的真身,却是另一副面孔。
这才是台湾香肠,我们直接叫烤香肠。 拍照/Markus Winkler;图/unsplash
各位在大陆见到的“台湾烤肠”,多半是在烤肠机上转呀转,等熟透了拿竹签一串,香喷喷油滋滋的烤肠。它用的是火腿肠,或者叫“热狗肠”,淀粉是很紧张的原料。
而真正的台湾香肠,是用肥瘦相间的猪绞肉,加入香料、米酒腌制(酒香很紧张),再灌入天然肠衣后风干、熏制而成,有点像加量版的广式腊肠,淀粉那是一点都没有。烤制台湾香肠,一定要用明火——这样才香啊。
夜市美食“大肠包小肠”。台湾香肠形状不规则,不适用于烤肠机。 图/图虫·创意
在宝岛台湾,烤香肠是很常见的街头美食。通常是一个小摊,支着炭火,香肠烤得金黄红艳,滋滋地冒油。仔细一点的店家,会将刚烤好的香肠切开,拌上大蒜和九层塔调味。一口咬下去,各种爆汁,肉香、油香和酒香在嘴里炸开,哦……
南洋劳工,在台湾卖烤香肠。 拍照/张海斌
至于烤肠机做出来的,我们一般叫它“热狗”,这是一种舶来品,通常出如今便利商店里,可以单吃,也可以夹面包,挤上西式酱料,权当是一种便宜西餐。西式热狗肠也好,大陆特色火腿肠也好,与土生土长的台湾香肠,真的是不一样的。
台湾珍珠奶茶,“珍珠”只能煮到半熟,这样才有特殊口感。 图/网络
曾多少时,一杯珍珠奶茶,在海峡两岸也是截然不同。2010年代,大陆的“台湾珍珠奶茶”,通常是用粉末调制而成,只需根据口味按比例混合粉末,冲上热水摇一摇,再加入煮好的粉圆,一杯“珍珠奶茶”就做好了。
而台湾本地的珍珠奶茶,拒绝粉末。2011年,台湾发作塑化剂危急,许多奶茶粉被验出致癌身分,直接导致了“奶茶升级”:店家必须强调本身是茶叶冲泡,“珍珠”要现煮,鲜奶要用指定品牌,才能让消费者放心。
珍珠才是奶茶的灵魂,不接受反驳。 图/网络
只用鲜茶、粉圆Q弹、只加鲜奶,这曾经是台湾珍珠奶茶的特色。
如今,大陆的手摇茶行业异军突起。它们不但只用鲜茶,还有天下各地的茶种让你选;它们不但粉圆Q弹,还会加入更多的神奇口感(外加热量爆炸);它们不但有鲜奶,还有豆奶、燕麦奶、冷萃奶……早就超越了海峡对面的同行。
大陆手摇茶,灵感源自台湾同行,如今青出于蓝。 图/网络
两岸美食,此消彼长,这也是一种历史的循环吧。



宝岛台湾,美食文化大杂烩



台湾美食,你肯定听过它的美名
然而,当你去了台湾本地,却很容易被各种奇妙场景搞糊涂——温州大馄饨、山东大馒头、云南米线、北京烤鸭、福州鱼丸等等,经常共存一街;外加穿插其中的菜头粿、烧肉粽、蚵仔煎等闽南风味,你一定会问:台湾菜,毕竟是什么
眷村牛肉面,融合了五湖四海之味。 图/网络
台湾的味道,是一锅风味绝妙的大杂烩。这座岛屿并不大,却接纳了五湖四海;人们远道而来,也带来了故乡的饮食文化。漫漫韶光中,各种各样的味觉喜好,在这座岛上渐渐生根发芽,因特殊的风土人文而变革,终极开枝散叶,融合成独特的台湾味道
我们熟悉的台湾牛肉面,就是这种独特饮食文化的产物。
台湾牛肉面,中国当代历史的缩影。 拍照/吴飞
它劈头于高雄冈山,眷村之中。“眷村”是指1949年后,随国民党退至台湾的各省武士及眷属所集中聚居的村落,团体自成一派,可以理解为台湾版的“队伍大院”。由于居民来自大陆各省,眷村饮食也是五花八门,川菜粤菜东北菜,馒头油饼蒸饺子,紧紧依偎在一起。
台湾,高雄港。 拍照/杨文杰
冈山眷村,集中居住着西南地域的眷属。老兵们为了营生,用台湾本地的黄牛肉,改良川菜的“小碗红汤牛肉”;他们找来西北老兵,用美军援助的面粉,制作手擀面;最后,他们用本地的辣豆瓣酱调味,终极做成了一碗满载着乡愁与缅怀的牛肉面。
这,就是“眷村牛肉面”,也是台湾牛肉面的劈头。
台湾新竹,米粉汤。比起面食,传统台湾人更爱米食。 拍照/吴飞
厥后,这碗“眷村牛肉面”流传开来,又履历了一系列改造。为了照顾各地食客,它的辣味降低、鲜味增加;山东人的葱烧技法,闽南人的香料卤汁,加入其中;以及上海人的甜酱油,客家人的酸菜,南洋客商的沙茶,台湾本地的红葱酥……
这也是眷村口味,改造宝岛本地风味的典范。传统上,台湾本地人多为福建移民后代,有深厚的农耕传统,也有不吃牛肉的民俗信仰;台湾不恰当小麦生长,本地缺乏面食传统,“吃面”一度是外省人的象征。
效果,一碗眷村牛肉面,不但改变了宝岛的饮食习惯,更成为了台湾美食的名片
台湾版“温州大馄饨”,非常大颗。 图/网络
许多宝岛美食,也和台湾牛肉面类似:将中国各地风味浓缩其中,融合玉成新口味,再用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名字推向市场。
从前台湾物资匮乏,能在大熔炉中脱颖而出、繁衍至今的美食,已经是佼佼者。毕竟,这些口味来自五湖四海,各自背负着无从诉说的命运,以及期间的重担。还有更多的创造,因各种缘由,终极消散在历史的洪流里
深夜里的“成都面疙瘩”。离乡背井者,最放不下的,莫过故乡的味道。 拍照/张海斌
饮食者,人间万千,皆匆匆而过;做食者,背负着生计,满满的奋斗底色。以是,当你闲步在台湾夜市,被“温州没有的大馄饨”、“上海不原产的小笼包”、“没有酸腌菜的小锅米线”等等搞得满脸问号时,千万别急着叱责它们不正宗
他们,只是在拼尽全力,复原影象深处的故乡味。再不努力捉住,就真的想不起来了。
他们,只是想家了,却说不出来。



到底哪些台湾小吃是“真的”?



台湾小吃,与大陆饮食文化精密相连。除了前面提到的“大融合”,你还能在闽南、客家地域找到许多台湾小吃的“祖先”。当然,也有一些小吃,是真正的宝岛原创:


点心丨凤梨酥、太阳饼


上图:凤梨酥;下图:太阳饼。 图/图虫·创意
台湾点心界的两大扛把子。凤梨酥源自四川龙凤饼,起初以冬瓜糖为馅,因台湾盛产凤梨,被改为凤梨、冬瓜混合馅,结合西点工艺制作,成为本日的台湾凤梨酥
太阳饼则是台湾原创。它劈头于1855年,旧时以麦芽糖为馅,后世改良了起酥工艺,并在麦芽糖中混合半液化的蔗糖,创造一种特殊的内馅口感,就是太阳饼了。


解馋丨肉圆

彰化肉圆,古老的碳水炸弹。 拍照/水水
诞生于19世纪末,相传为彰化县的寺庙所创。当时台湾闹水灾,庙方以番薯粉揉成团,加入菜叶水煮后赈灾,便是肉圆的雏形。后世将其改良,以番薯粉、粘米粉混合,包入卤肉、竹笋、虾米等做馅,以油煮制(也有用水蒸的),再淋上秘制酱汁,Q弹又解馋


百搭丨虱目鱼

虱目鱼肚,在台湾北部属于珍稀美味。 拍照/吴飞
虱目鱼是台湾常见鱼类,吃法也多种多样,可做鱼丸可煮粥,也可做鱼羹。它的刺很多,需要厨师有一定技法;它有特殊的味道,游客(包罗台湾北部人)多半吃不惯,却被南部人民奉为珍宝。假如想挑事,你可以问“虱目鱼好不好吃”,台南、台北会开始吵架……


弹牙丨铁蛋

别猜疑,这不是话梅糖,这是铁蛋。 图/网络
阿婆铁蛋,台湾北部名吃。将鸡蛋、鸟蛋煮熟去壳后,放入特制卤水中卤制三小时,捞起来天然风干,再卤三小时,再风干,再继续……如此连续一周,乌黑泛光的铁蛋才算制作完成。它又黑又硬又有嚼劲,牙口不好慎吃。


消暑丨爱玉冻

爱玉冻,清清凉凉,酸酸甜甜。 拍照/caroline菊子;图/图虫·创意
爱玉是一种植物的果实,原产于台湾岛,如今四川、福建有少量栽培。将爱玉去皮后揉出浆液(请参考搓凉粉),溶于沸水后静置成冻。爱玉冻不同于凉粉,有一种特殊的风味,通常会搭配冰糖柠檬汁,独一无二的台湾味哦。


=========



美食,原生态是一种美,融合也是一种美。区别只在于,对待这些不同的美,店家认不认真,你认不认真。
这么一想,我手里的台湾手抓饼,好像变得越来越香了呢。


- END -

文丨水水

封图 | 图虫·创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30 12:18:4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这样,安徽没有板面,重庆没有鸡公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30 12:57:1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眷村牛肉面在台湾吃过几次,确实不错,肉很大块,不是很辣,味道很香,价格要贵一点,印象中200多台币吧,大概RMB50,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估计50吃不到那种牛肉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30 21:58:2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台北人一般吃的,有蚵仔煎,面线,卤肉饭,丼饭,盐酥鸡,药膳排骨,羊肉炉,姜母鸭,麻油鸡,三杯鸡,还有一些台菜系列,各地也会有各地不一样的特色。深坑臭豆腐,宜兰三星葱油饼,大溪豆干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31 08:19:25|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陕西的肉夹馍,跑到了山东,变成了白吉馍,一样的东西,不一样的叫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30 11:56:0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食物各有千秋,不分地区,好吃就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30 14:12:3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加一个,全国都有“台湾卤肉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 18:26:2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烤肠,台湾牛肉面,凤梨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30 15:00:3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三杯鸡是台湾的吗[捂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30 14:03:4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南鸡饭也不是海南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