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078|回复: 0

自然美育 才是父母最应给孩子补的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8 17:29:4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中国妇女报
胡杨
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我见到两个外甥女苗苗和丛丛,她们妆扮得好漂亮。“姑姑,我们化妆了。”6岁的丛丛说。“姑姑,你有什么化妆品?”8岁的苗苗问。当时我头脑里就在想:弟妇平时不怎么化妆,小小的她们是怎么“爱上化妆”的?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在单位看到同事买了一堆面膜,她可是从来不化妆、敷面膜的,一问才知她是给12岁女儿买的。“小女孩为啥还要用面膜?”我问。同事郁闷地说:“都是儿童美妆博主闹的,你不给买,她本身也买,还不如我给她买点质量好的。”
救救孩子,“低龄美妆风”堪忧
这两年,“低龄美妆风”呈现出逐渐伸张之势。“打开化妆盒,先用气垫化底妆,这款是象牙白,上脸很天然;再用美妆刷涂腮红,别忘在鼻尖也涂一点,看起来更可爱哦。”本以为这是一位熟练的美妆博主在教养妆,然而画面中却是一个稚气未脱的5岁女孩,用清脆的童声说:“幼儿园小朋友都在用啊!”“快让妈妈给你买吧!”
近年来,一些网络外交平台上出现一批打着“全网最小美妆博主”等噱头的少儿“网红”,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而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江南布衣童装之“怪现象”。9月23日,在江南布衣童装因不妥图案引发质疑后,又有网友质疑其旗下童装品牌宣传图中部门童模造型和摄影风格已“高出了童真童趣的范畴”,存在“性暗示”,以致有“恋童癖”倾向。
这真的是细思极恐,试问这些充满阴暗、血腥、暴力以致是性暗示的童装到底是如何计划出来的?而且还能堂而皇之地公开售卖?这会对不谙世事的孩子们带来怎样的不良影响和身心伤害?看到这些,我不由想起鲁迅先生“救救孩子”的叫嚣。
让孩子拥有发现生存之美的能力
今年国庆假期北京一直在下雨,10月7日终于放晴了,当天我正骑行在小沙河边上,随处能看到年轻父母带着、抱着孩子晒太阳的暖景。在水边、田野玩耍的小男孩,在树林里搭帐篷、睡吊床、捉蜻蜓的小女孩……国土大好,一派祥和。那一刻我发微信道:“儿子小时候我们经常来小沙河,他的‘课外班’都是在大天然中上的,打仗大天然擦?鲱好的补课。”
记得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森林中的末了一个孩子》一书中,用“大天然缺失症”一词描绘当代社会的孩子们——孩子们处在物质丰富的期间,与大天然的接洽却越来越缺乏。而天然环境中活动的减少也是儿童肥胖、留意力紊乱、青少年抑郁的重要原因。儿童生理神经学研究者认为,在天然实景中多感官协作学习,是促进儿童大脑发育的重要手段。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亩良田,应该“种桃种李种春风”。作为父母,我们要筑好防护“竹篱笆”,警惕形形色色的毒草、歪风腐蚀侵扰孩子的单纯心灵;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孩子正确的审美,加强儿童美育教育。未成年孩子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在审美认知上几乎是一张白纸,其好奇心、模仿性极强,很容易把美的全部内涵简单理解为妆容妆扮之美,进而形成消耗攀比生理,也很容易继承外部不良信息的刺激,从而危害孩子身心的康健成长。
“理想的美育应该是一种‘天然美育’,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热爱天然的情怀,让学生亲和天然,与天然调和相处。”朱永新先生在《理想的美育》一文中把“天然美育”放在了首位。简直,带孩子走进大天然,去感受、谛听、嗅闻……美育,不仅能让孩子从小感受万物之美,有好的品位和眼光,更能为他们提供抵御恶俗、面对人生险滩的勇气。
老子《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美育应该渗出于孩子的一样平常生存之中,是一种活得更风趣、更自信、更舒适、更幸福的生存方式。“细致观察,记下你所看到的齐备,想法把美变成需要,把需要变成美。”当孩子拥有发现生存之美的眼光,拥有热爱生存之美的能力,就即是拥有了幸福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