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678|回复: 3

阳气不足百病生,八招帮你守住阳气,增强免疫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 14:06:0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冠“疫情”反复,战“疫”行动依旧不能松懈。中医认为本次新冠病毒肺炎多属寒湿疫毒,损伤的主要是人体的阳气,因此,固护阳气成为防治新冠肺炎的一大原则,也是普通民众增强免疫力,进步抗病本事的有效办法。我们怎样才气固护阳气,防“疫”治病呢?


何为阳气



《黄帝内经》“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将人体阳气与太阳相类比,强调阳气在人体中所处地位之重要犹如太阳之不可替换。阳气是维持生理功能,保持我们身体运作一种重要的物质。对我们的生殖、生长、发育、朽迈有很重要的作用。


中医认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若天上没有了太阳,地上就没有生命,阳气是维持生命运动最基本的动力,一旦阳气耗尽,生命也就停止。


阳气与康健



阳气有三大作用:


“温煦”,阳气能够温暖身体,维持体温。


“防御”,阳气是人体的掩护屏障,能够进步免疫力,进步抗病本事。


“推动”,阳气为人体气血津液运行及脏腑功能的发挥提供动力,促进新陈代谢。身体阳气充足,代谢正常,抗病本事强,自然能够维持康健。


中医认为,疾病有自外来者,也有内生者,阳气不足主要产生两大危害:


抵抗外界疾病的本事下降,这类人群在传染病盛行期间更易感染,感染之后病情重,恢复慢;另一方面,外感疾病如感冒、鼻炎、咳喘、风湿病等更易反复发作,重者诱发各种并发症。


内生疾病的风险升高。阳气不足的人新陈代谢速率慢,摄入的糖类、脂肪、蛋白质难以充实消化吸收,尿酸等代谢废弃物排泄不畅,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风、肿瘤等疾病的风险也高;阳气不足与内、外、妇、儿各科多种疾病相干。


阳气与疾病



阳气来源有二,一为天赋阳气,禀受于父母,二为后天之阳气,主要由饮食中的水谷精气转化而成,并可通过生存调摄、药物不断增补。人体生、长、壮、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斲丧阳气,若平素阳气养护不当、斲丧过分,就会造成阳气虚衰、阴阳失调,导致多种疾病发生。






哪些举动损伤阳气?



1、天禀不足 天赋阳虚
2、就寝不足 阳不归根
3、嗜食寒凉 兼好辛辣
4、人造贼风 夏月伤寒
5、运动不当 得不偿失
6、情绪过极 阴阳失交
7、工作房劳 阳气外张
8、用药不当 寒凉伤阳


阳虚体质测评



1.您容易手脚发凉吗?
2.您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吗?
3.您感到怕冷,衣服比别人穿得多吗?
4.您吃喝凉东西感到不惬意或怕吃喝凉东西吗?
5.您比一样平常人受不了寒凉(冬天冷和炎天空调)吗?
6.您比别人容易患感冒吗?
7.您受凉大概吃喝凉东西后,容易拉肚子(腹泻)吗?


假如您常出现以上一种症状,就分析你属阳虚体质,需固护阳气。



防疫治病



固护阳气,是运用温热药物大概非药物疗法来增补阳气、促进阳气运行的有效方法。康健者固护阳气,延年益寿;阳虚病人,固扶阳气,祛病健体。固护阳气,防“疫”治病,8种小妙招来帮您,机会不要错过。


1. 适时避邪


减少外出,佩带口罩;减少公共乘坐交通工具;制止到人群麋集的地方;适当保持隔断;勤洗手、多消毒;保持精良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勤开窗透风。


2. 防寒保暖


(1)春捂秋冻


春季昼夜温差大于8℃时需要捂,不应减衣。


春季连续3天温度都在15℃以上,则不宜再捂,否则容易上火,血压升高。春捂一样平常为1~2周,依不同地区气温和现实状态有所调整。


秋季气温在15~20℃时,仍可适当减少穿衣,但真正接近初冬时,需要添衣保暖。


(2)多晒太阳


(3)温水泡脚


泡脚小妙方:生姜30g、花椒10g、艾叶30g (温度以30~40℃为宜,时间15~20分钟,水要没过脚踝)


3. 起居有常


中医认为“子时(23点至凌晨1点)为阴尽阳生之时”,此时初生的阳气就像婴儿一样平常娇弱,所以人体就需要通过就寝来养护它,为以后阳气生长打好根本。因此,夜晚应当在23点之前入睡。


起床时间最幸亏太阳出来以后,这时温度已经上升,制止阳气受到寒冷的损害。上班族、学生党“晚起”可能不现实,这就要尽量做到早睡,不熬夜。


4. 锻炼有道


时间以清晨为佳,尽量制止在晚上锻炼。


锻炼方式因人而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克制做剧烈运动,如快跑、打球等;患有呼吸体系病,如慢支、肺气肿、肺心病等的中老年人,应选择日照充足的时候在运动,以免寒冷诱发症状急性发作。


锻炼时尽量选择避风的场所,一定要注意保暖,出汗要立刻擦干,及时穿上外套。贵在坚持。


5. 清净养神


中医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致病之说,情绪颠簸引起身体气机紊乱,阳气无法发挥维持身体康健的功能,也就容易患病。平常应当注重自我情绪调节,保持心境平和乐观。


6. 饮食有节


药食同源,食物与中药一样,都有四气(温、热、寒、凉),五味(酸、苦、甘、辛、咸)的特性,我们可以通过把握食物四气五味来合理搭配饮食,到达膳食养阳的目标。





7. 扶阳外治


艾灸祛寒


穴位:神阙、关元、足三里。


(图片来自网络)


方法:点燃艾条,距皮肤3~5公分施灸,局部。皮肤发热潮红为度,或用艾灸盒施灸。


按摩通阳


按摩涌泉穴:右手掌快速搓左脚心,左手掌快速搓右脚心,天天早晚各搓100下,直到有发热感为最佳,接着以手抓住脚趾,揉捏100下。





按摩腰部:双手的手掌一起搓热之后,手掌向着皮肤,然后上下来回按摩腰部,直到感觉发热为止,天天早晚各做一遍,每遍大概100下。





8. 合理用药


阳虚腹痛、呕吐、腹泻: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
阳虚感冒:麻辛附子颗粒;
虚寒咳嗽、哮喘:小青龙颗粒;
虚寒痛经、闭经:温经颗粒;
肾阳虚腰痛:金匮肾气丸;
风湿痹痛:蠲痹颗粒、尫痹片。


请在医生引导下使用。


<hr>
本文作者:彭江云

彭江云
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病中心,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天下第六批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引导老师,云岭名医,云南省名中医,云南省中医药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补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痹病学、重点专科风湿病科及云南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学术学科带头人。兼任世中联风湿病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分会副主任委员、风湿病分会光荣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会长。云南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善于诊治:类风湿关节炎、痛风、骨关节炎、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干燥综合征、肌炎/皮肌炎等风湿性疾病;咳嗽、胃脘痛、老年病及内科疑难杂症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1 15:41:2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吃雪莲果就腹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1 22:57:2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药食同源,食物与中药一样,都有四气(温、热、寒、凉),五味(酸、苦、甘、辛、咸)的特性,我们可以通过掌握食物四气五味来合理搭配饮食,达到膳食养阳的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1 15:56:1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阴气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