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677|回复: 20

教育最大的危险,是指望孩子“自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7 20:41:06|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所以家长的教育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教育路上,最不该偷懒的是家长,最不该放养的是孩子。

教育最隐讳的,就是父母怕贫苦
一位作家说过,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
“小时候,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也是唯一的依赖,这时候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期。等孩子长大了,独立了,教育就变得困难了。”
确实,如今的父母都不容易,为了养家生活,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情况,天天都忙于事业,对孩子的教育实在是力有未逮。
但是家长要知道,孩子的教育是一场无法停止的直播,一辈子只有一次机遇。
孩子的发展没有回航,每一位父母都要珍惜孩子的发展时候,哪怕担子再重,也要对孩子的将来负责。
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教育孩子,父母不能缺席,更不能怕贫苦。
这个世界上,几乎全部令人羡慕的“别人家孩子”都有迹可循,都是父母用实实在在的积极和陪伴换来的。
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老爷子说过:
“世界上重要的事变,大多都很贫苦啊。”
教育亦是云云,父母乃至要比孩子更加积极,才能真正的有所得。
想要孩子变得良好,父母真的不能图省事。

图片泉源:全景视觉

指望孩子自发,是最无力的教育
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刘星和小雨控诉妈妈小时候没有给他们造就出专长,否则他们就有可能成为作家、音乐家。
刘星妈妈委屈地说:
“小时候给你报这班那班,想让你学,你本身不学啊!”
刘星立即怼道:
“我不肯意学,你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岂非您也不懂事吗?
“您就应该从小造就我、教育我,从小您就逼得我学......”
世上没有生来就自发的孩子,偷懒贪玩、喊苦喊累是孩子的天性。
假如明知孩子这样不对,为人父母却舍不得管,又怎样能指望孩子成才呢?
有专家表明,孩子至少要到十五六岁,才真正具备自发性。
孩子自发性的创建,更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
指望孩子自发,是对孩子人生的不负责。
从来没有天生自发的孩子,只有长期督促的家长。
教育是一项严肃的事业,为人父母的少不得要多监视、多引导。

图片泉源:全景视觉

有远见的父母,对孩子都带点绝情
曾看过一位博主陈诉,本身本日的全部成绩,都要感谢父亲的严苛。
她说:
“是父亲让我成为一个心田挺强盛的孩子。因为进入社会后,你会碰到许多许多的打击,你都必要坚强去面对。
“所以如今,我发现许多事变我还挺能咬着牙去坚持下来。”
小时候,父亲就天天督促她抄成语、古诗,再背下来检查。
上了中学,父亲就天天给她开书单,要求她必须读完多少名著,而且要摘抄书中的出色句子。
乃至天还没亮,父亲就把她从睡梦中揪起来,让她去跑一千米。
她曾经无比讨厌父亲的严苛,但如今却无比的感谢父亲。
正是父亲一直以来的欺压和督促,才让她学会了坚持,成绩了现如今熠熠发光的本身。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对孩子都没有“仁慈”的,乃至尚有点绝情。
但正是因为父母的狠心,孩子才能飞到更高处欣赏更美的风景。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固然,我们并不推许一味地对孩子严肃,只是在孩子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没有树立起来的时候,必要家长为之引导,这份引导有时候不得不必要父母狠下心来。
父母有多“狠心”,孩子就有多良好。

图片泉源:全景视觉

爸爸的格局,决定孩子将来的高度
俗话说,思绪决定出路,格局造就将来。
一个人的格局大小,不但决定了今后的人生走向,更影响着他的下一代。
故意理学家指出:
“孩子在12岁之前,往往会把父亲当成本身的偶像。”
所以,一个父亲格局的大小,决定了孩子将来的高度。
梁启超,膝下有子女九人,悉数成才,堪称史上“最牛老爸”。
而这,与梁启超良好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
他从不干涉孩子的选择,而是以朋侪的身份,用本身的履历为孩子出谋划策,与孩子平等交流,恭敬孩子。
梁启超曾说:
“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
他的这种人生观,在影响本身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孩子。
孩子对父亲往往有一种猛烈的崇拜之情,把父亲当成智慧和力量的象征。
孩子是否良好,那就要看爸爸是否能饰演好父亲的脚色,给孩子无穷无尽的力量。
所以,一个好的父亲,一定要在格局上为孩子做好榜样,这在将来将会决定孩子所能抵达的上限。

图片泉源:全景视觉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世界的温度
知乎上有个提问:
“一个快乐良好的孩子都有一个怎样的母亲?”
此中一个高赞答复是:
“一个快乐良好的孩子,要有一个睿智并充满爱的母亲。”
演员海清的儿子蛋妞曾送给她一幅画,却让海清感受到了“语言无法形容的尴尬和挫败感”。
原来,蛋妞送画给妈妈,并祝妈妈秋安,不是因为他突然变讲求了,而是他认为妈妈最近脾气欠好:
“你最近脾气欠好,看看画念念佛,听听音乐,喝喝茶,对你身体好。
“妈妈,你好我就好,你安百口安。”
有时候,妈妈这个脚色,真的很难,既要工作,又要分身家庭,难免心烦意乱,情绪波动大。
但是,当你忍无可忍的时候,也请别忘记了本身的身份——孩子最信赖、最爱的妈妈。
妈妈的情绪,是百口的晴雨表。
妈妈情绪稳定,孩子才能安心,家庭才能温馨。
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教会孩子用宽厚的态度对待他人,用暖和的眼光看待世界。
一个态度温和、快乐有爱的母亲,才是孩子一生的贵人。

图片泉源:全景视觉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以身作则
网上曾有这样一则视频,视频中出现了多种父母在生活上的一系列陋习场景:
妈妈吸烟、随地乱扔香烟头,孩子也吸烟、随地乱扔香烟头;
爸爸喝酒,孩子也跟着喝酒;
妈妈酗酒、情绪失控乱发脾气,孩子照做……
当父母都惊讶于孩子们特别的言行举止时,可曾想过,这些都是出自于“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身上。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乃至决定孩子的一生。
孩子的发展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作为孩子的养育者,父母应该重视本身的榜样作用。
为人父母要对本身严酷要求,懂得学习与反思,改正坏风俗,以身作则。
从生活点滴中,给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是什么样,远比为孩子做什么更重要。
喜好本日的文章,请点个“赞”吧。

作者:惜朝。泉源:西席E家。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7 22:14:5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文章写得牵强。就像老师教的目的是不教,父母管的目的也是不管,正是自觉孩子需要的是引导,不是督促严苛,难的正是引导,严格督促是简单粗暴容易的,但只可能对小部分很聪明或很胆小的孩子有一定作用。引导孩子一部分喜欢上学习,一部分畏惧不学习带来的后果,才是父母需要深度思考的,具体措施需要同时具备可行性和针对性。没有标准,只有每个父母针对自己的娃去摸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7 22:28:0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并不能完全认同,会读书的小孩始终是教起来比较轻松的,不会读书也没有什么特别兴趣爱好的小孩也是存在的,且不是所有家庭都有物质条件去让孩子做各种尝试。孩子成长优劣并不完全取决于父母引导与逼迫,还有校园环境,社会环境,我认为做父母的最先要明白的事情是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7 22:20:3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孩子读高中才开始自觉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8 05:04:4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有10指,长短不一,说说大多数孩子,不要千篇一律,学习首先看智商,如果智商一般,学习习惯培养好了,成绩可以往前提一步的,如果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成绩也就一般,不要去挣前十,拿到了也是头破血流,孩子要扬长避短,培养性格,参与家务,提高视野,学习技能,也还有救,最怕是 没智商 硬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8 07:13:1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孩子能逼出来,有些是逼不出来的。比如我儿子小时候学习珠心算,第二个学期就说不学,我强制他去学,结果是老师在台上讲,他在台下睡觉一周后老师说退费吧。跆拳道学三年,第四年又不去,缴费的是长期班。遇见这样的孩子一言难尽啊!说也说了,打也打了,没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8 07:19:4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孩子的自觉真的是自带的,我们那时三年级就住宿了,父母都不在身边,老师也不管我们啊!小学就是疯玩,作业做完就是玩,那时就是课本后面几道题而已,但是早上会起来读书背书,然后蒸饭阿姨蒸好饭吃完就去教室上课,就是吃的菜很差,夏天很容易就臭了,就只有买榨菜吃了!和蒸黄豆和芋子汤喝,后面我们那帮孩子也有几个985和 211,00年01年高考,父母是真的没有一点监督。一直都是寄宿学校,家都是很乡下,学校在乡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7 23:13:5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编可能还年轻,如果你见证了孩子的整个成长,就不会这么认为了。父母该不怕麻烦地培养孩子自觉习惯,让孩子具有自驱力,才是父母真正需要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8 22:17:4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教育路上,最不该偷懒的是家长,最不该放养的是孩子。 想要孩子变得优秀,父母真的不能图省事。世上没有生来就自觉的孩子,偷懒贪玩、喊苦喊累是孩子的天性。从来没有天生自觉的孩子,只有长期督促的家长。 每一个优秀孩子的后面都有一个坚持付出负责人的父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8 21:16:4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我40岁了,回想我小时候我爹妈是真不管我得学习,全靠我自觉一路考上大学,我弟就不自觉,考家里蹲了,我爸妈一门心思做生意,根本没空看我学什么,更不知道我都学习什么,反倒我弟,他们没空教,还给他花钱请了家教也没教出来出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