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076|回复: 0

[本地新闻] 加强针免费打吗?能防住高度变异的病毒吗?权威回应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1 17:20:10|来自:中国广西南宁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我国各地已启动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截至目前,全国已完成加强免疫接种3797.3万人。加强针会让免疫水平有很大提高吗?能否应对不断变异的病毒毒株?完成全程接种远超6个月的人群,接种加强针还有用吗?......对于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近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给出了权威解答,一起了解。

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以后,免疫水平会有很大提高吗?

  从国内外研究的结果来看,应用新冠疫苗之后,它的抗体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下降的情况。加强针就是通过增加接种疫苗的剂次,可以快速提高抗体水平。

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能否应对不断变异的病毒毒株?

  目前所有的疫苗对前期出现变异株引起的发病仍有保护作用,特别是对重症的保护作用更明显一些。

目前国内接种的加强针只针对3种灭活疫苗和一种腺病毒载体疫苗,如果前期接种了其他技术路线的疫苗,是否可以接种加强针?
  3种灭活疫苗和一种腺病毒载体疫苗在我们国家前期接种中覆盖人群比例非常大,这4种疫苗也是国家批准附条件上市的疫苗。之所以选择这些疫苗开展加强接种,因为在前期积累了一定数据。

  现在全球都在推进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涉及到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将来会根据数据收集情况还有疾病防控的需要,同时考虑疫苗供应的情况,会研究决定前期接种其他疫苗的人群是不是要进行加强,用什么疫苗加强。

如果完成全程接种远超6个月,再接种加强针还有效果吗?

  根据过去使用其他疫苗的经验,如果间隔增加,实际上它的总体免疫效果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如果间隔的时间越长,随着抗体水平下降,一旦有传染源暴露时,感染的风险会增加。建议大家按照间隔的时间要求尽快开展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新冠疫苗加强针也是免费打吗?

  目前关于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的政策和过去一样,对居民实施免费政策。

哪些人需要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确定了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的重点人群,主要包括机场、口岸、边检、医院等工作人员以及60岁以上人员等感染高风险人群和关键岗位人群。除了这些重点人群外,各地还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和疫情防控需要,扩大加强免疫的人群范围,对其他符合条件并且有接种需要的人群也提供加强免疫接种的服务。

湖州市最新疫情通报

  11月10日0—24时,湖州市无新增确诊病例。截至11月10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2例(其中境外输入2例)。
浙江省最新疫情通报

  11月10日0—24时,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美国输入),已排查密切接触者均已实施集中隔离。无新增确诊病例。截至10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497例(境外输入病例277例)。
全国最新疫情通报

  11月1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6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5例,含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本土病例47例,含1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湖州市疫情防控提示

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划分及管控措施

(截至11月10日)

(一)高风险地区或参照高风险地区管理(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观察)

0.jpg
(二)中风险地区或参照中风险地区管理(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观察)

0.jpg
(三)核验2天内核酸检测证明+14天日常健康监测

0.jpg
提醒
  10月31日至11月2日的乌镇来湖返湖人员即日起转入日常健康监测管理,11月3日以后乌镇来湖返湖人员即日起解除管控。
密切接触者(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观察)
  即先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符合解除隔离条件的,继续实施7天居家健康观察;对期满核酸检测阴性者,结束健康管理。
  备注:10月29日G1382列车上的4、5、6号车厢乘客、10月30日K287列车上的7、8、9号车厢乘客以及去过上述车厢的其他乘客,继续实施“14+7” 健康管理措施。对于其他车厢的乘客,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无异常的,经1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转为7天日常健康监测。

入境来湖返湖人员(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观察+7天日常健康监测)
  即在第一入境地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符合解除隔离条件来湖返湖的,提前向所在村(社区)报备,继续实施7天居家健康观察加7天日常健康监测。

0.jpg
▲湖州市新冠疫情防控综合服务点


来源:浙江发布、湖州发布综合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