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76|回复: 5

气分病与血分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4 08:42:0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久病入络,换个说法:气病及血。即初起发病于气分,时间久了病及血分。麻木是由气及血的端始症状,此时及时治疗可以杜绝殃及血分。不仁便是血分病已成。血分病的其他症状:刺痛、疼痛点固定不移,夜痛著。皮肤糙裂,皮肤或有瘀斑,局部出血,舌质暗、瘀滞,或有瘀斑,脉涩等。或有发热感,但体温不一定增高。
内伤杂病,多首发于气分。如七情、饮食、劳逸、房事等等。如心情不疏,导致肝气郁结,时间久了必然会气滞血瘀。
气与血的关系是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为互抱的阴阳关系,相互影响。
《伤寒论》是一部记录外感风寒的气分病专著,有小部分记述病及血分,如大黄蛰虫丸证。《温病条辨》记述外感热邪由上焦及下焦的病进过程,也是由气及血的过程。
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可以看作是血分病的专著。
治疗,在气,不可大量用血分药,以免消耗正气,可以少量用,以预防气病及血,多用就是本末倒置。血分已病,必有气病。故当视其气血病轻重,用药适当有所偏重。仲景治血分病往往血气并治,如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气汤等。
从气分到血分病,并非泾渭分明。需要仔细辨证。大概率是久病入络,但也未必都是。
清代叶天士、王孟英很重视气分血分病的区别治疗。值得好好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4 11:17:15|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4 22:10:5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4 18:45:5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4 12:08:0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4 15:39:4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