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515|回复: 0

喝水后一直小便的人,与半天不去厕所的人,谁更健康?早知早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6 17:05:3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健康科普行#
俗话说“人有三急”,分别喝水、吃饭、上厕所,人体每天需要摄入食物来维持生命体征,同样也需要排泄垃圾毒素来保持身体健康。
相信大家生活中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不喝水会影响身体健康,喝水多便会频繁上厕所,让很多人在工作期间不敢大量喝水。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即便大量喝水,也不会出现频繁上厕所的现象,很多人表示好奇,究竟哪种人身体更健康呢?

01
喝完水多久排尿最健康?
水分进入身体后会经过食道流入肠胃,被肠胃吸收利用后,大部分水都会顺着血液输送至全身各个器官,用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
水分流入肾脏在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囊的重吸收作用下转换成尿液,储存在膀胱中,当膀胱储存尿液达到一定的量,会产生排尿信号让人体去排尿。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需要保证1500-2000毫升饮水量,水分进入身体后,约需要30到45分钟之间进入膀胱使人体产生排尿的感觉,每日排尿次数在8次左右,属于正常范围。
但是,排尿的间隔时间没有确切的规定,因为影响排尿时间的因素有很多,如饮水量、饮水时间等等。

02
排尿间隔时间与这3个因素有关
1、饮水量
饮水量越多排尿量也会随之增加,排尿的时间与饮水量之间存在直接关系,当身体中缺乏水分,各个器官的需求量都无法满足,根本没有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
长期饮水量不足或者处于高温环境下,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过多,从而减少尿液产生量。

2、括约肌功能
成年人每天排尿次数在8次左右属于正常范围,如果超过8次以上,可能与括约肌功能异常有一定关系。
当膀胱括约肌收缩时,会增加膀胱的排尿量,如果括约肌力量减小,储存尿量也会随之减少,因而出现频繁上厕所现象。

3、肾虚
中医认为尿液的状态直接反映肾脏功能是否正常,尿液是血液通过肾脏进行过滤后的代谢产物,如果排尿量较少也是肾虚的表现。
一般尿液排量少是肾虚引起的代谢缓慢,患者一般会出现排尿无力,甚至无尿意的现象。

03
喝水后一直小便的人,与半天不去厕所的人,谁更健康?
频繁上厕所的人
喝水后上厕所属于正常生理反应,饮水量越多上厕所的次数也会随之增多,如果尿液一直储存在膀胱中,无法排除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如果一天内上厕所次数超过8次,则需要引起重视,可能是身体某些器官出现异常所引起的,比如前列腺增生。
这种疾病也会造成尿频、尿急、尿不尽现象,一般会出现在中老年群体,如果频繁出现排尿次数增多的现象,最好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半天不上厕所的人
首先,每个人的膀胱大小具有一定差异,如果膀胱储存量较大,就不容易出现频繁排尿的现象,其次,如果饮水量较少也会出现排尿减少的现象,都属于正常现象。
除此之外,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也会造成排尿次数减少的现象,如长期憋尿,这种行为会导致膀胱过度松弛,降低膀胱的敏感性,即便膀胱当中尿液储存到达一定量,也不容易产生想要排尿的感觉。
综上所述,饮水后排尿的次数不能用于判断身体是否健康的标准,如果一定要区分两者之间谁的身体会更健康。
那么排尿次数较多的人,身体要相对好一些,因为尿液可以将身体中的垃圾、毒素排出体外,从而减少各个器官的负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