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982|回复: 0

我的童年去哪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8 22:15:2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及童年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小时候,可是小时候真的能被称作是童年吗?
大家细细想想那段被我称之为童年的时光,我们是在做什么呢。
在还是个小不点的时候我们便被父母送去了幼儿园,从这之后便开始了无尽的追逐之路,无尽的考试之路,无尽的攀比之路。
父母总希望我们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于是补习班、兴趣班应时而生,我们也在各种各样的班之间连轴转。
我们像是公司高层的白领,每天忙个不停。

我还记得那时候听到父母最多的话便是:怎么这次又考这么低,你看看你们班里第一是怎么学的。
而当我低声回一句那不还有考了比我低的呢吗。
父母往往会带着指责的眼神说你怎么不知道看看人家好的呢。
可这世界上只有一个第一啊,可我不敢在说了。
我把奋斗埋在心底,可做出的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所以总觉得生活也不尽如人意,从那时候我便学会了察言观色,渐渐了解人情世故。
可这不该是大人才会思考的问题吗。
还记得一个网上爆火的片段,深夜里传来孩子大声哭喊的声音:“我把饭做了,卫生也打扫了,作业也写完了,你还要我怎么做啊”。
后来了解到是孩子的母亲回家之后发现孩子在看电视便开始打他,孩子无奈的嘶喊仿佛喊出了中国一半孩子的心声。

波兹曼在他的书《童年的消逝》第一章便写道:在我落笔之时,十二三岁的少女正是美国收入最丰厚的模特儿。在所有视觉媒介的广告里,她们被设计成像是非常懂事、性感无比的成年人出现在大众面前,仿佛全然陶醉在色情的环境中。
“在全美大大小小的城市里,成人犯罪和儿童犯罪之间的区别正在迅速缩小。”
我们现在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小孩子被设计成非常懂事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而且仿佛变得愈来愈严重,又或者是一成不变,毕竟几十年前的观念与现在的观念倒也相差不多。
我一个舅妈的孩子,现在才上五年级,可是我听说从很小的时候我的舅妈便教他读书写字,资料多的可以把书桌塞满。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她也会在网上购买课程让他提前学习下一学期的课程,所以每次我见到的便是他趴在书桌前读书或写字的样子。
我总觉得那小小的人儿总不该被困在这一方小天地里,那模样当真让人心疼。
还记得有次老师说没有近视的同学举一下手,全班那么多人却只有一两个举起了手。
这是为什么呢?
所以,现在让你回想你的童年,也就是你的小时候,你最多想到的是什么呢?有那些天真烂漫的场景吗。

18世纪的梭罗讲道,儿童自身具有价值,他们富有想象力、好奇心、童真等等,儿童不只是达到目的的方法。童年是人类最接近自然的人生阶段,这种天然的非文化所修剪的状态值得珍惜和赞美。
可是这种状态在现在孩子的身上仿佛已消失不见,小孩从小便是大人模样。
所以我们的童年还找寻的到吗?
END
什么是童年
1
童年没有确切的定义,指幼年和少年之间的时间段。
童年所指一般被人们认为人生中最快乐的时期,无忧无虑,在文学作品中常有着快乐的寓意。
医学界以0~14岁的儿童为儿科的研究对象所以综合以上因素和现实,14岁以下都可以叫做童年。
18岁开始成年,35岁到55岁是中年,到了60岁以上就是老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