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3737|回复: 20

[本地新闻] 紫光集团接盘侠定了!展讯创办人陈大同接任展锐董事长呼声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11 14:36:1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紫光集团将近 3000 亿资产的竞标案于 2021 年 12 月 10 日晚间确认由北京智路资产管理、北京建广资产管理等组成的联合体接手,阿里巴巴在最后一刻败阵。


12 月 10 日晚间, 紫光国芯微电子公告:收到紫光集团管理人的告知函,函称确定北京智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牵头方组成的联合体为紫光集团等七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战略投资者,依法与战略投资者推进重整投资协议签署及重整计划草案制定等相关工作。





据了解,阿里巴巴最后落选的原因是担心美国监管机构会进一步收紧对在美上市公司的审计要求,若是最后紫光集团落到阿里巴巴身上,未来许多芯片相关的信息可能会被迫披露。紫光集团旗下的重要芯片公司包括 3D NAND 大厂长江存储、5G 芯片供应商展锐。


这次出线的北京智路资产和北京建广资产或许一般人不太熟,但这两家公司联手在过去的芯片领域战功显赫,主导许多公司的收购和成立,具有芯片企业实际管理和运营的经验。


随着紫光集团的接盘侠尘埃落定,业界传言紫光展锐或将进入人事大动荡期。传出展讯创始人之一陈大同重回展锐出任董事长的呼声相当高,《问芯Voice》询问陈大同本人,但他并未回应此事。


随着陈大同回归展锐当董事长的呼声相当高,当年展讯许多老战友包括殷伯涛、曹强等是否回跟着回归,业界已经开始有讨论声浪。其中,殷伯涛是在 2001 年展讯通成立之初就加入团队,曹强也曾担任展讯的全球产品销售高级副总。


2000 年,信息产业部(工信部前身)发布了“ 18 号文件”,聚焦鼓励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逐渐吸引海外人士回国创业,陈大同在那一波时代的大浪潮中归国创业。


2001 年展讯通信由武平、陈大同、冀晋、范仁勇和张翔等人创办。当时是由武平担任 CEO、陈大同出任 CTO、张翔任中国总经理,范仁勇和冀晋分别任副总裁。


有趣的是,当时展讯通信成立的第一桶金还有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的投资。展讯一度被认为是联发科成长路上的劲敌。


展讯成立之初是以研发 3G 手机芯片为目标。当时全球 3G 网络开始大建设,国内为了支持拥有自主智慧财产权的 3G 标准——TD-SCDMA 的发展,一直没有向三大电信运营商全面发放 3G 牌照,只是允许中国移动独家开展 TD-SCDMA 试商用。当时,展讯投入 TD-SCDMA 手机芯片的研发,获得了中国移动的订单。


不过,真正让展讯大赚钱的是 2.5G 芯片业务。 2005 年底,展讯推出了 SC6600D 芯片,出货达到 200 万套,2006 年出货更超过 600 万套,让当时展讯的营收大幅成长,也扭转了亏损的命运。


2007 年 6 月,展讯以“中国第一 3G 概念股”的之姿跃上美国纳斯达克,当时的展讯是中国第一个上市的芯片平台公司和当时市值最大的设计企业。


据了解,陈大同对于一手创立的展讯有着特殊情感,加上当前芯片产业前景大好,尤其是展锐拥有的 5G 技术在国内甚至全球都非常珍贵。在眼前芯片产业极度缺乏有经验领军者之际,业界对于陈大同重新回归展锐有一份期待心。


回过头来看北京智路资产管理、北京建广资产管理等组成的联合体接手紫光集团。从 2003 年以来,紫光集团通过超过 60 桩的收购与投资,建置了从“芯”到“云”的产业链; 其中,云业务大约占 70%、芯片业务占 30%。


但因为收购战线铺太广太快太猛,投资未能即时回收,加上国际环境局势、高杠杆财务操作等因素,紫光集团的流通性风险剧增,最终走上破产重整之路。


虽然面临破产,但紫光集团旗下仍是不乏优质资产包括紫光股份、新华三集团、长江存储、紫光国微、紫光展锐等。


北京智路资产管理和建广资产管理从 2015 年至今主导中国多项芯片项目,包括在 IC 设计领域智路建广投资瓴盛科技、思比科和安谱隆半导体; 在 IC 制造领域中,智路建广与恩智浦合资成立瑞能半导体,收购恩智浦的标准型业务安世半导体; 封测领域则是收购新加坡联合科技 UTAC、收购 PTI 新加波 Bumping 资产,以及刚宣布的日月光在大陆的四座工厂。


在材料领域,智路建广也与封装材料商 ASM 太平洋科技集团 ASMPT 合资成立先进封装材料项目(AAMI)落地中国。另外还有与艾迈斯半导体 AMS 合资在荷兰设立睿感传感器有限公司 ScioSense,专注于 MEMS 传感器产品独立运营;整体收购西门子旗下高端压力传感器企业瑞士富巴 Huba Control。再者就是投资了最大的手机 ODM 厂商华勤和闻泰科技。


据了解,智路建广的核心团队在芯片领域经验丰富,这次藉由接盘紫光集团—这家在中国芯片领域极具重要性的企业,未来如何整合各个资产和事业体,业界有着十分高度的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1 19:42:4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里是不敢 ,不然过50年后某位网红说他巧夺国资,趁火打劫国有资产,到时候阿里有理难辨[吐血][吐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1 16:55:0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里应该被限制在国计民生之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1 16:12:46|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的,阿里巴巴美国企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1 22:41:5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等把紫光做大。这个智路就是侵吞国资[大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1 16:20:3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懂啊!今天这个芯片厂重组,明天那个芯厂领导层调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1 17:30:4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排除美国上市这点,阿里本应是更好的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1 19:05:2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怕的的是阿里收购以后,紫光随即消亡。阿里收购的企业几乎没有活下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1 17:27:1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月光就是智路股东,然后智路收购国内日月光,你看懂了吗?还有智路的股东外企也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1 19:35:0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大了就是国资流失,最有可能就是转移核心资产,把公司关了[捂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