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扫一扫,关注我们
QQ登录
微信登录
登录
注册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积分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我的道具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Portal
新闻资讯
论坛
BBS
城事杂谈
求职招聘
房屋出租
织里跳蚤
房产资讯
关于我们
导读
首页
房产
装修
亲子
婚嫁
美食
汽车
旅游
娱乐
信息
求职
租房
二手房
招聘
拼车
二手车
服务
生活服务
城事杂谈
跳蚤市场
便民服务
社区
城事杂谈
情感天空
户外旅游
房产楼市
装修装饰
美食天地
当前位置:
»
论坛
›
美食天地
›
营养美食
›
帖子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查看:
456
|
回复:
5
暴露体质虚弱的脉象
[复制链接]
wx_Lz0G9yHl
wx_Lz0G9yHl
当前离线
积分
61711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9-6 12:10:00
|
来自:中国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小编导读
《黄帝内经》中有句名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如果想要免疫力强、少生病,一副健壮的体魄是很重要的。有些人平时看起来还好,但一经受“考验”就暴露出体弱本质。如何通过中医脉诊来判断体质强弱,让体质虚弱的人尽早强壮身体,或是在临床中更好地针对性治疗呢?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体质虚弱的代表性脉象——濡脉。
<hr>
概述
濡脉特指浮、细而软三种脉素的兼脉。
脉的研究
历代脉学著作中,濡脉的蓝本主要是《脉经》。其曰:“软脉极软而柔细。”这里的软即濡脉。
濡脉的指感问题,历代脉学专家皆以“水中漂帛”的形象描述来形容。手触水中之帛,触之一定是浮软无力,但无细的感觉,此乃这种形容的缺点。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濡脉与触女孩手背静脉的浮、软、细感觉相似。
传统医学对濡脉脉理的认识
中医认为:阴血不足、脉道不充,阳气失敛则外浮,湿邪困滞则脉动无力,故脉浮细而无力。
脉的现代生理学、病理学基础
心脏搏动无力,每搏输出量减少;血管弹性阻力降低;血容量不足;这是构成濡脉的三要素。
脉的特征
濡脉的性质:
濡脉是浮、细无力脉的复合脉,脉象必含浮、细、软三要素。
濡脉的指感:
如触女童手背静脉。
濡脉的兼脉:
濡脉可出现至数、节律的变化。不应同浮脉、沉脉、细脉、弱脉兼脉。不应同沉脉、弱脉兼脉的原因是脉位的不同,但临床上可见寸口分部的独沉、独浮等。与浮脉、细脉的再兼脉是赘兼。常见濡脉的兼脉有濡缓脉、濡迟脉、濡数脉、濡滑脉、濡滑数脉。
脉的现代临床意义
濡脉多见体质虚弱,如慢性贫血、慢性消耗、体能低下、脏器功能低下、免疫低下性疾病。中医认为是阴阳双虚,气血双亏或主湿等。
脉的寸口分部及其临床意义
濡脉脉体柔小,要在寸口分部上寻独濡、独不濡很难与濡脉上的脉晕点进行区分,但濡脉脉体上的三部独浮、独沉,脉晕的独大、独小、独坚如沙粒的脉感易寻。古脉书中的三部主病,事实上也只是分部之独或脉晕之独(脉晕点)。濡脉的独浮与独沉只是濡脉脉晕点浮、沉脉素的比例之独,无须联系于弱脉。
寸浮濡:
多见于自汗,神经衰弱,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性头痛等。
寸沉濡:
多见于胸闷、气短、头晕、心脑供血不足、机能不良等。
关浮濡:
见于急性胃肠炎症,肝胆疾病,糖尿病等。
关沉濡:
见于慢性胃肠功能不良,长期情绪忧虑,免疫力低下,慢性消瘦等。
尺浮濡:
见于肠道、下肢、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疼痛、肿块等。
尺沉濡:
见于肠道、下肢、泌尿、生殖系统的功能不足、寒冷、酸痛等。
脉兼脉的现代临床意义
濡迟脉:
见于四肢寒冷、肠胃功能不良、末梢神经炎等疾病。
濡缓脉:
见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慢性胃病、胃肠消化不良,肝胆慢性疾病,妇科疾病,下肢骨关节病变等。
濡数脉:
多见于气管及支气管、上呼吸道感染、肠道疾病、妇科疾病、泌尿系疾病等。
濡滑脉:
多见于气管及支气管炎、上呼吸道疾病、耳源性眩晕等。
濡结脉:
见于心脏病的心悸、气短等。
濡滑数脉:
见于各种肠道疾病。
脉模式图
来源:《许跃远现代脉学精华(一)》
濡脉歌
濡浮柔细脉失充,触手静脉十岁童。
极细欲绝中称微,沉细柔弱线细中。
轻刀刮竹血涩行,广意之细各不同。
濡见寸浮自汗多,寸沉心脑弱负荷。
脾胃虚寒濡关沉,关浮脉濡必虚阴。
脉濡尺沉虚寒肾,尺浮脐下诸炎生。
濡迟濡缓关节寒,濡结心悸胸闷烦。
濡数体虚多上感,百损诸虚皆求关。
脉诊重磅好书
本文作者许跃远教授是将中西医融会贯通的临床名家,科班西医,中医世家。他中西汇通40年,潜心研究经脉,提出摸“脉人”的诊脉思想。认为“脉气”是人体的体质学,而“脉形”则是疾病学内涵。
《许跃远现代脉学精华(一)——传统脉诊在现代医学诊断中的实践与求索》
本书以探讨“脉中形”和“脉中气”为主思路,揭示了脉诊知病证的秘密所在;确定了边脉、风脉、浊脉、潮脉等脉象,规范兼脉的命名方式,绘制出精准定位的脉象图。按书学习可以掌握作者的诊脉思维及其临床实操技法,做到病、症兼取。
<hr>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许跃远现代脉学精华(一)——传统脉诊在现代医学诊断中的实践与求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许跃远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
悦读中医
推荐发表。封面及文中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post_newrep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x_Lz0G9yHl
wx_Lz0G9yHl
当前离线
积分
61711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9-6 13:15:18
|
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好东西,有点深奥,我是懂非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说
我说
当前离线
积分
398339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10-3 03:40:10
|
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说
我说
当前离线
积分
398339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9-6 18:26:43
|
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幸福雪儿
幸福雪儿
当前离线
积分
80854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9-7 10:56:31
|
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说
我说
当前离线
积分
398339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9-6 14:35:49
|
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
上传
点击附件文件名添加到帖子内容中
描述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浏览过的版块
育儿论坛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
/1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查看 »
浙江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湖州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客服电话
13362228119
电子邮件
511400718@qq.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