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949|回复: 0

义乌街头的这种老手艺,满满的都是童年的回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3 13:30:02|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43221g06x1ofzxrxaeazx.jpg

“卖梨膏糖咯,卖梨膏糖咯……”熟悉的叫卖声将我们唤回到老旧的韶光里。一代又一代的义乌货郎担手摇拨浪鼓,沿街叫卖,孩童们呼朋引伴,用琐屑鸡毛换来一颗颗梨膏糖,入口似蜜般甜。再加上梨膏糖有平气润燥,有化痰止咳的结果,徐徐地,梨膏糖成为了义乌生齿袋里常带的零食。而那一声声淳朴的叫卖声,也成了一代义乌人心中的回忆。

143222yuyo6ogzgyskkyy0.jpg

在佛堂古镇的老街牌坊下,我们遇到了义乌梨膏糖制作武艺第四代传承人贾江英,她坐在街口的铺子里,一边时不时搅拌着锅中沸腾的梨汁,一边与我们提及了义乌梨膏糖的往事。

143222t0g3gv26hshh064u.jpg

梨膏糖原质料。
老灶间的醇正甜香
“一枝冰雪吊梨膏,二则要用桂圆熬。山楂麦芽能消食,四君子能把小虫消。上用五香花露飘,下有六味味道好。七星灶里生炭火,八卦炉中等梨膏。九枝陈皮能开胃,十味中药共煎熬。煎是煎,熬是熬,煎煎熬熬成此膏。”这首梨膏民谣生动贴切地唱出了熬制梨膏糖的繁复工序。
“你可不要小瞧了这小小的梨膏,里头的门道可多了。”贾江英一脸认真地说,老师傅制作梨膏都是很有讲究的,从质推测用具到火候,都必要环环把关。义乌人最爱利用雪梨和黄花梨来制作梨膏,尤其是奇怪的雪梨,鲜嫩多汁,清甜爽口是熬制梨膏的首选。
树上摘下丰腴饱满的雪梨后,经过洗濯沥干。小刀将其切成小块,并去除果柄、果萼、果核。这一过程看似淳厚简朴,但做起来却是个浩荡的工程。由于熬煮的过程必要蒸发大量梨汁来凝聚精华,几百斤的梨子最后只能熬出几十斤的梨膏。因此每次光是处理处罚梨子就必要泯灭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将梨入锅后便是漫长的熬煮,通过一遍遍的过滤让梨水变得澄清后,再放入陈皮、鱼腥草、罗汉果等中草药,再循环过滤过程。在义乌传统的土灶上,大火、小火轮流煎熬,铜勺不绝搅拌,直到梨水凝成膏状。熬煮的时间长达15小时,而且火候掌握必须准时精准,绝非一日之功。只有纯熟的熬糖工才华熬出色泽金黄、质地黏稠的梨膏,制作精良的梨膏闻起来梨味浓厚、清新开朗,甜香恰如其分,入口甜蜜也丝毫不腻。

143222u5u0uru55nq36urr.jpg

贾江英在制作棒棒梨膏糖。
代代传承的老配方
“梨膏糖由来已久,相传始于唐代。”贾江英说,唐代闻名宰相魏徵,大概就是梨膏糖的发明者。据传,由于魏徵母亲经常咳嗽气喘,太医给开草药煎服,母亲嫌苦不喝,难见疗效。于是,他便利用梨汁加糖配上药物熬成膏状,给母亲服用。果然,魏母乐于服用,不久便病愈了。消息传开后,达官贵人和黎民百姓竞相炮制,在民间广为传播。
梨膏糖在江浙一带早有传播,不过大多把它当作一个药方用来服用。贾江英的太公贾昇金就是如许。他患有支气管炎,久治不愈。遇到一名兰溪土郎中,给他开了一剂方子,让他回家炖梨吃。贾昇金坚持服用,半年事后症状大消。为了方便出门经商,贾昇金便琢磨着将梨水熬成了糖,随身携带。
后来,贾昇金的儿子贾祯棋,依着传下来的配方,把梨膏糖酿成了一门养家生存的手艺。农闲之余,便挑起货郎担随处“鸡毛换糖”。贾江英清晰记得,爷爷做的梨膏糖也是用手划出来的,尽管不雅观,但味道清甜,百吃不腻。
再后来,贾祯棋的儿子贾祥铨,将家里的自留山全部改种梨树,结出的梨子全部用来熬制梨膏糖。贾家的梨膏糖逐渐上了规模,时常架起多口老灶炖煮梨汁,传出阵阵梨香,贾家也就成了梨膏糖“专业户”。贾江英从鄙视着父辈们怎样熬制梨膏糖,耳濡目染,自小便学会了这门手艺。

143223fk9s4lfkfth1qlqt.jpg

棒棒梨膏糖是小朋友的最爱。
传统中萌发时代创新
义乌人爱吃梨膏糖,或是作为闲暇时的零嘴含上一颗,或是由于润喉清肺的结果而青睐它。但随着时代发展,义乌梨膏糖在保存传统口味的基础上也必要创新。
“小时候,义乌人的物质条件广泛不充裕,因此,各人制作的梨膏糖,大多都是纯梨汁加糖熬制的。”贾江英说,如今梨膏成品会根据差异需求举行改良。“比如有的会参加川贝、桔梗、半夏这些有止咳、化痰、润肺功效的中草药。梨膏糖含片,则可以润喉利咽。”贾江英先容道,有的孩童、老人体质虚寒,那便不适宜参加中草药身分,以是制作的纯梨膏更得当他们。
梨膏、梨膏糖、梨膏含片、梨膏棒棒糖丰富多彩的梨膏成品就是义乌梨膏糖紧跟时代作出的新变革。“比如说这梨膏棒棒糖,有差异的卡通形象,最受孩子的喜好。”而利用玻璃罐密封包装的梨膏,则出于食用卫生的角度,方便人们多次拿取和冰箱存贮。
“固守本心,方可久远。作为义乌的传统非遗项目,只有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不绝创新,才华让梨膏糖抖擞新生。”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贾江英不但仅坚持梨膏糖制作传统手工武艺上苦下功夫,更是积极参加森博会、文交会、非遗展等浩繁展会,积极发扬义乌非遗文化,令梨膏糖制作武艺这门老手艺在当下也散发出光芒。

143223lzja0japjr01ceay.jpg

作者 / 王月 盛庆乐 编辑 / 吴潮明
您点一个在看,小编的工资就涨5毛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