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01|回复: 0

[汽车天地] 平凡人的“千万豪车”梦,就靠余承东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25 12:22:12|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界M9不会对标500万以内最好的SUV,而是1000万以内最好的豪华车型!”在上海车展前的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U CEO、智能汽车办理方案BU CEO余承东再一次语出惊人。


图片泉源:AITO问界
在此之前,车企掌门人吹过最大的牛,恐怕是李想关于理想L9是“500万内最好”的表述。


图片泉源:理想直播间截屏
在2022年理想L9新车发布会上,理想汽车CEO李想宣称L9是“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旗舰SUV”,对标对象是宝马X7和疾驰GLS,哪怕是和(劳斯莱斯)库里南相比,也完全不怕。
不知李想在看过余承东的言论后,会不会“拍大腿”感慨自己当初“过于低调”。
“吹牛谁不会,他们的造车水平真不能和传统车企比。”对于造车新秀掌门人一次又一次出圈的言论,一位合资车企负责人在上海车展期间颇为不服地向中国消息周刊表示。
华为不造车,余承东照样“自信”满满
即便华为刚刚又强调了不亲身造车,也一点没影响老余的自信。
前不久,华为首创人、董事长任正非署名发出汽车业务决议公告,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有效期5年”。
彼时的余承东几乎成了汽车圈最“委屈”的人。2023年3月31日晚间,余承东在华为心声社区“华为不造车”的帖子下实名回复称:“这个期间变了,这只会让我们更加艰难!若干年后,大家都会看明白的!留给时间去检验吧!”
不过,关于华为造不造车的讨论好像很快就平息了。余承东对产品的信心,倒是一点没有受到影响。
此番余承东口中“1000万以内最好的豪华车型”问界M9,预售价格48-60万元,按照筹划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正式发布。
根据官方资料:作为全尺寸旗舰SUV,问界M9拥有媲美MPV级的舒适乘坐空间,并提供3-6座的百变乘坐空间,全新打造的D级豪华SUV平台。届时,平凡消费者将有时机拥有一台“1000万以内最好的豪华车型”。
问界产品从“百万豪车”跨越到“千万豪车”,在余承东口中,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在2022年6月,余承东在先容问界M7时称“问界M7将完全超越丰田阿尔法、雷克萨斯LM等百万豪车”。
彼时余承东的一席话乃至震惊了小鹏汽车首创人,何小鹏直言:“听老余讲问界M7超越百万豪车,我想扔个鞋子上来,等老余讲第三款车的时间看他能用什么形容词。”
何小鹏大概都没想到“千万豪车”来的这么快。只是不知道在“千万豪车”之后,余承东筹划未来如何先容问界的下一款产品。


图片泉源:AITO问界
此次发布会上,余承东还先容了问界 M5 系列智驾版。称在“鸿蒙座舱天花板”的底子上,新增“智能驾驶天花板”,问界 M5 智驾版成为“双智天花板”。
余承东表示,初次上车的华为 ADS 2.0 高阶智能驾驶体系,带来无限接近于 L3 的高阶智能驾驶体验,将智能化提升至行业新高度。
谈及智能驾驶,余承东还趁机回怼了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故意打击行业或者不懂行”。
3月底,王传福在比亚迪 2022 年报交换会上曾表示,“无人驾驶都是扯淡,弄个虚头巴脑的东西,那都是忽悠,它就是一场天子的新装。”在王传福看来,无人驾驶被资本裹挟,花了几千亿美金,只是一个3000元到5000元辅助驾驶的高级配置。
在余承东看来,智能汽车的竞争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自动化。而2025 年,将是智能汽车期间的一个分水岭。
关于智能驾驶,何小鹏同余承东观点类似。他以为,用户对智能的需求已成刚需,“无人驾驶‘绝非扯淡’”。何小鹏预计,2027 年新一代智能汽车渗出率会超过 35%。
吹牛太“满”,传统车企看不下去了
或许因为生于市场竞争充足激烈的期间,不同于传统汽车掌门人的“谨言慎行”,“敢说”几乎成了造车新秀掌门人的“标配”。
此前,小米集团首创人雷军曾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自己对电动汽车行业的看法,称信赖当电动汽车行业成熟时,世界前五大品牌将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换句话说,我们乐成的唯一途径是成为前五名之一,并且每年出货超过1000万辆。竞争将是残酷的。”
也就是说,尽管小米汽车尚未量产,但雷军已经将年销量目的锁定在了1000万辆的级别。
造车新权势动辄夸张的宣传,终于让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坐不住了。
本年4月13日魏牌蓝山新车发布会上,魏牌直言“比500万以内最好的SUV更好”。还表示:“练了7年的武功叫入门,练了32年的武功叫大师,武功深浅是造车派与资本派的最大区别”。
在上海车展前的沃尔沃汽车“VOLVO TECH DAY暨EX90中国首秀”上,沃尔沃直接放出“狠话”:“新权势会的,我们三年就学会了,我们会的,新权势十年都学不会。”
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杨洪海在上海车展期间表达了对沃尔沃“狠话”的共鸣。
杨洪海向中国消息周刊表示,“起亚深厚的造车气力和技术秘闻,是新权势品牌需要花数十年时间来沉淀的。”
“如果说已往五年是中国电动车高速发展的新五年,新权势推动起来,不断发力,那么接下来第三阶段应该是合资品牌。”北京当代常务副总司理吴周涛告诉中国消息周刊,“市场竞争是公平的,只要自己做好了一定可以的。”
伴随新能源汽车产品愈发丰富,仅有“狠话”显然已经不敷以赢得消费者信任。市场竞争是公平的,终极只有充足良好的企业才能胜出。倘若产品终极没达到宣传的气力,前期夸大的宣传也会让消费者更加失望,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品牌带来消耗。
当前,能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盈利仍是大多数企业面临的难题。在市场淘汰赛中,活下去,才有资格继续“吹牛”。
作者:刘珊珊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425A03O25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位
Empty Ads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