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897|回复: 0

[购车优惠] 华为与长安汽车签署投资合作,决战智能化下半场已遥遥领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27 15:07:17|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里程碑时刻。一个是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全套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一个是国资入场。一个国家级智能汽车技术平台将真正诞生。
11月25日,在华为与长安汽车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的活动现场,华为与长安的核心高管悉数出席,也足以见得合作的意义重大。
华为拟成立一家新公司,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及增量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而根据备忘录,华为拟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的核心技术和资源整合至新公司,长安汽车及关联方将有意投资该公司,并与华为共同支持该公司的未来发展。
新公司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一流的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及部件产业领导者,并作为服务于汽车产业的开放平台,对现有战略合作伙伴车企及有战略价值的车企等投资者开放股权,成为股权多元化公司。
未来,新公司也将继续高质量服务好客户,并与伙伴共同推动智能汽车技术创新和领先、促进汽车产业繁荣发展。
更多细节双方目前尚未透露,不过我们依然可以从以上表述中提取到一些关键信息。
首先,新公司依然属于华为体系,而长安汽车将作为投资方入股合资,未来还会吸收更多投资者,这使得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拥有了外部资金与资源注入,接下来可以获得更多发展空间。而长安汽车作为投资人,也必然从中获得技术和资本收益。
其次,新公司要成为世界一流的产业领导者和服务汽车产业的开放平台,意味着华为的目标是更为广阔的世界市场,同时也要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头部供应商”。举一个更容易理解的比喻,这家新公司的目标就是成为智能汽车领域的“博世+英伟达+高通”。
当然,所有的这一切,最终都会成为量产产品,使得终端消费者获得更好的智能化用车体验,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时代的“遥遥领先”。
或许,当我们站在未来的某一刻回望这次签约,会成为华为在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一个“关键时刻”,从中国汽车产业,到华为与长安,再到鸿蒙智行和消费者,将开启一个“五赢”的新时代。
中国汽车产业的战略领先
如果说,未来智能汽车时代的高地会在中国,引领者会是中国企业,可能很多人都会认同。
不论是当下中国品牌智能新能源车在市场端的销量领先,还是大众、Stellantis、丰田等一众跨国车企都选择牵手中国企业发力智能电动车领域,都已经证明,在汽车行业转型的“弯道”中,中国汽车产业已经有了超车的趋势。
而此番华为新公司的成立,首先官宣的投资者是长安汽车,这背后不仅仅有着长安与华为过往深度合作的基础,更应该注意到长安汽车的“属性”。
长安汽车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是由中央直管的特大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央企业。
“国资包场,兵装入股”意味着什么,或许不用多言。


华为,又是科技领域中国企业的头部代表,华为与长安的合资可以理解为“集中力量办大事”,新公司国资背景的加入,也同样代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过去一百多年里,尽管汽车技术、品牌在不断迭代与发展,但汽车产业竞争是国家技术实力竞争的本质没有改变。而由汽车产业所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条的强弱,也和汽车企业的实力密切相关。
发达的德国汽车工业,同样孕育了博世、ZF、大陆、舍弗勒等强大的工业制造企业;日本也同样孵化了爱信、电装;而在北美,则有麦格纳、李尔、博格华纳这些巨头企业。
而时至今日,即便中国品牌已经在新能源车领域取得市场的领先,但供应商名单中也依旧少不了这些跨国巨头。
余承东说:“我们一直认为,中国需要打造一个由汽车产业共同参与的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一个有‘火车头’的开放平台。我们与长安深化合作,同时还会与更多战略伙伴车企一起携手合作,不断探索开放共赢的新模式,共同抓住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机遇,实现我国汽车产业崛起的梦想。”
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不仅仅是打造世界级的汽车品牌,也同样需要借助智能电动车的机遇,在产业链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就像当下华为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领域崭露头角,宁德时代在电池领域成为领跑者一样,未来要实现更上一层楼的目标,自然离不开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
智能化下半场,华为与车企的共赢
用户赢得体验;智界问界赢得口碑;华为赢得地位;长安赢得趋势;中国汽车产业赢得战略领先!
这场合作,最终一定会是华为与车企的共赢。
新公司以华为控股,但会是“开放的技术平台”,当下的鸿蒙智行都已然拥有赛力斯、奇瑞、北汽和江淮四个公开的合作伙伴,未来的技术平台必然会有更多的车企加入。而更多车企的加入,不仅意味着汽车行业对于华为技术的认可,也同样代表着在智能汽车技术领域,华为在逐渐成为行业的领先者。
现实层面,华为过往在汽车技术领域的持续投入,或许无法用一个准确的金额衡量,但必然也是一笔“天文数字”。而未来的持续发展,既需要资金和资源的投入,也需要更多市场的转化。


| 华为智慧出行解决方案展区吸引众多观众
而此番合作,可以简单理解为华为出技术长安汽车出钱,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车企“出钱”,这将为智能汽车技术研发带来可观的资金支持。同时作为投资者的车企,也必然会将新公司的技术应用到自身的新产品中,从而构成了商业体系下的闭环。
对于长安汽车来说,从前些天与蔚来合作换电,到此次与华为合作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与智能电动车各领域的优秀者携手,同样有利于自身的快速发展。
而在中国汽车市场当下的内卷竞争之下,窗口期稍纵即逝,谁能押对未来发展趋势并在技术与产品层面占领先机,谁就获得了市场的主动权。
或许,这次共赢的机会才是站上未来行业发展制高点的一场“机遇”。
赋能智界、问界,让用户体验“遥遥领先”
作为与华为捆绑最深,“含华量”最高的鸿蒙智行,智界与问界品牌也同样会从新公司获得赋能。
前文提到,新公司有了战略层面的支持,有了更多投资者的资金注入,自然会获得更好的发展,为汽车产业合作伙伴提供更丰富和先进的技术产品。
即将在11月28日正式上市的智界S7,在11月9日预售开启后不到5天时间就收获超过1万个订单。
在智界S7和即将到来的问界M9上,从智能座舱到软件生态,从智能驾驶到安全性能,我们都可以看到最先进的华为智能汽车技术赋能。


| 智界S7亮相即焦点
未来,更强大的技术赋能加之鸿蒙智行在产品定义、生产制造、销售服务方面的综合能力,会使得智界、问界产品拥有更强大的综合竞争力。
毕竟,鸿蒙智行的成功,不仅有华为智能汽车技术的基础,还有在消费者业务领域积累多年的质量管控、销售服务和品牌营销经验。
比如华为将过往消费电子产品的质量意识、质量标准与管理体系,跨界适配到了汽车领域,不仅精选行业一流供应商,还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提升生产效率与稳定性。
举个例子,问界系列在新车上市前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用户Beta测试,通过数月的用户体验测试,在用户实际使用场景中真实模拟用户验收,提前拦截问题,从而在上市前就可以打磨产品,为用户提供极致体验。
鸿蒙智行还拥有华为的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和IPMS(Integrated Product Marketing, Sales & Service,集成产品营销服)体系,在流程管理和产品端到端、全生命周期管理维度,赋能合作伙伴的智能制造能力,以及销售渠道和消费者体验的不断提升。
对于消费者而言,当华为智能汽车技术、优秀的生产及质量控制能力、完善的服务渠道覆盖与体验组合,便可以共同构成从产品到用车周期的出色的端到端闭环体验,真正做到用户体验的“遥遥领先”。
大公司视点
汽车市场的竞争正在快速从电动化转向智能化,而新公司的设立与长安的投资,已然让华为在下半场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或许,徐直军的表述可以很好地概括华为的星辰大海与未来的竞争格局,他说:“华为坚持不造车,而是发挥自身ICT技术优势和营销能力,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我们会持续履行对客户和伙伴的承诺,共同推进汽车产业的崛起。”
华为的技术优势、鸿蒙智行的营销能力、车企合作伙伴的资金与信心投入,将在智能汽车产业中产生新的“化学反应”,而背后的“国字”背景,也将成为“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从而开启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更宏大的想象。
智能汽车产业的灵魂,属于这场合作的所有参与者。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1126A087NT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