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808|回复: 0

[购车优惠] 上海北京陆续开始,L3上路意味着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19 20:05:44|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土木
前不久,宝马因为获得了L3级自动驾驶车辆国内高快速路测试牌照被炒得沸沸扬扬,这边马上又有新的车企跟进。
同在上海的有智己汽车,也是获得了L3高快速路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北京方面,奔驰也获得了北京市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高速公路道路测试牌照。


似乎之前遥不可及的自动驾驶离我们越来越近了,真的如此吗?
之所以这些车企能够陆续上路进行测试,主要还是政策层面的支持。就在上个月,四部门发布了《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
表示已经同意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允许搭载符合国家标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定义的3级驾驶自动化和4级驾驶自动化功能的车型带条件上路。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责任划分问题,因为L3是有条件自动驾驶,驾驶员“松手松脚不松眼”,并在系统无法处理时介入接管。


对车企来说,L3状态下,驾驶员处于脱离驾驶和准备接管的中间状态,事故发生时很难定责。
而这次《通知》给出了明确的划分。简而言之,车企为L3功能开启状态下的事故责任主体,功能未开启时则是驾驶员的责任,不过车企也可向供应商追偿。
责任划分问题解决了是不是以后就有大量的L3级车型在路上跑了?也不是,因为巨大的成本压力会让大部分车企陷入纠结。
汽车本身是低毛利产品,不论车企、零部件供应商还是新兴的智驾方案商,都需要利用规模效应来挣钱,产业链上下游对成本的敏感程度超乎想象。


L3及以上自动驾驶对车辆的技术要求,相较于L2辅助驾驶车型来说,需要大幅提升。为了安全需要大量的冗余设备,也就是新增零件。而新增零件,意味着新增成本,包括零部件成本、研发成本和制造管理成本等在内的一系列成本增加。
成本激增,却没有为用户带来高感知度的功能提升,这对目前大部分拼命降本,整车售价已经贴着成本在打的车企来说,并不是个好买卖。
另外,即便车企申报成功,带有L3或L4标准技术的自动驾驶车辆暂时也不会售卖给个人消费者,而是会卖给以政府、国资为主体的经营单位,“可能会投入在无人驾驶出租车或是物流运输行业。
L3试点更多在于技术引领性,短期内在C端推广智能驾驶或是自动驾驶,还是会以城区NOA为主,同时L3上路会把L2+变标配的时间点提前。


实际上放开L3和L4进行进一步的试点,就是几个目的:一是真实的,全方位的考察一下各公司在自动驾驶上的技术水平,以及考察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路线。二是探索自动驾驶全方位的管理经验。三是不能抑制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进程。四是强化老百姓对自动驾驶的认知度。
所以,只有放开以后,有稍大批量的车进行实打实的跑,才能看到实实在在的情况,以便进行相应的决策。
至于L3完全放开,这个过程有人预策三到四年,但是实际上是不确定的,要看实际成果。总体评估安全可控,技术上可以进一步提升空间较广,也许放开会比较快。如果问题太多,又没有较好的技术提升方案,过程可能会比较长。


实际上L3是个比较尴尬的过程,最好就是技术快速得到提升,进入L4,对车厂是最有利的。否则在低阶上压制的时间越长,车厂的成本越高,越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大量车厂会被大规模的技术研发拖死,这对国家来说,也是巨大的损失。
写在最后:
如今陆续颁布的规定、通知及办法,有利于探索、收集自动驾驶相关数据,通过不断填充数据池,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后续放开和合理监管打下基础。自动驾驶,或许真的不远了。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1219A07US5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