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01|回复: 0

[汽车天地] 电车油车尺度不一!中国电车现在自燃不召回竟正当,买车等2026年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4 22:58:44|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知嘹汽车/Jasper

你能想象吗?现在所有电车的自燃风险,其实都是符合国家尺度的。
在今年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欧阳明高院士甩出一组数据:2018年-2023年间,由于受火灾隐患,汽车厂家所有的召回数据中,只有特斯拉是0,而其余厂商,无论燃油车照旧新能源车,或多或少都有召回过。


这一点其实见怪不怪,虽然现在电车的自燃现象许多,但是油车也是有自燃风险存在的。但很不公平的是,电车和油车却在有自燃风险的召回方面尺度不一。
对于燃油车来说,如果发现有自燃风险,厂家是肯定要举行召回的,否则就是不正当的举动。但对于新能源电动车来说,自燃却成为了“正当合规”。


这并非是骇人听闻,消防总局此前已经给出了提醒,表示“电动车的动力电池热失控不可避免”,而正当合规的举动却已经写进了国标GB 38031-2020中。
在2021年开始实行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中要求,动力电池在发生热失控5分钟后,动力电池不起火、不爆炸,让车内乘员有充足的逃生时间。
这也就是说,电车起火是不可避免的,国家要求只能给用户夺取到5分钟的逃生时间,只要满足这一点,就是合理正当合规的,即便有起火风险也不会强制召回。
而油车却是有风险就肯定要召回。


这一点很不公平,但其背后却是一笔经济账单。
从5分钟不起火不爆炸提升到10分钟,电池包成本要增加15%,根据2023年的总950万辆行业全产量来算,全行业的支出成本要多出570亿元。
这一项成本的额外投入没人愿意掏,大家也只会在宣发的时候吹一吹自己的热失控管理有多厉害。


而相比这项国标的不公平,新国标却更加耐人寻味。现在新国家尺度对电池热失控的逃生时间已经从5分钟延长至30分钟,这为乘员的逃生留出了更多的时间,但这项对百姓有更多安全保障的法规实行时间,却要等到2026年7月。


部分车企算过一笔账,如果提前实行新国标,可以或许避免10%左右的自燃事故,但车企必要多花57亿,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显示,一起致死事故的平均赔偿约120万元,对于车企来说,也就只是能少赔12亿。算来算去照旧多花了每年40个亿,车企自燃不干。


而对于国家来说也很没辙,现在除了部分新能源厂商有能达到30分钟不起火不自燃的实力外,其余许多新能源行业的车企、以及所用的电池成本并不足以达到。部分电池厂商的生产线甚至还在用2018的旧产物,想要造出的电池达到新国标尺度,光是改造生产线就必要18-24个月。
甚至在制定新国标的时候,某新能源大省就曾致函工信部:“如果立即执行新国标,省内23家电池厂将会倒闭15家,影响5万人就业”。
没办法,工信部只好妥协。


但就是这近2年的妥协时间,换来的并不是车企们对技术的增长研发,而是对于找寻合规毛病的着迷。
某电池品牌选择给电池包增加20mm的隔热厚垫来满足5分钟的测试尺度,这样的举动到了新国标实行时,隔热垫的厚度恐怕都要超过电池包本身。


而当技术专家在讨论到底几分钟的逃生时间合理时,车祸中的幸存者却告诉大家,电池爆炸前产生的毒气已经让他失去了意识,等到醒来时已经在医院救济了。
在这汽车工业的进化史上,到底是该技术来决定尺度?照旧要用生命来打破商业的盈利尺度。这仍旧是个问题。但至少在2026年7月之前,我们面对的每一起自燃事故都在提醒着这个行业,到底要用多少人的血肉来换得这个行业的进步和转型?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14A067KC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