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起阿尔茨海默病,许多人第一反应是,我家没有遗传史,应该不会得这个病吧?没有APOE4基因,应该没那么危险吧?
但事实远比我们以为的复杂得多。
2025年4月23日,发表在《Cell》期刊的重磅研究告诉我们,即使没有高危基因,大量普通老人,依然会逐步走向阿尔茨海默病的深渊。

一、65岁以后,几乎人人在变化
研究发现,几乎全部65岁以上的人,即便没有家族突变(APP、PSEN1、MAPT)或APOE4高危等位基因,大脑中也或多或少开始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病理变化:淀粉样蛋白(Aβ)沉积、神经元功能障碍、自噬阑珊。
过去,我们无法表明为什么。
这一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Sheng Zhong 教授团队,给出了突破性的答案: 一个叫PHGDH的蛋白质,正在悄悄改变着老年人大脑的运气。
二、PHGDH一个被低估的关键推手
PHGDH,本来是一种参与合成丝氨酸的代谢酶。过去,科学界以为它只负责在星形胶质细胞里制造丝氨酸。
然而,这项研究发现
1、PHGDH在老年人群体中异常升高
2、PHGDH不仅在脑组织中增加,甚至在血液中的外泌体RNA里也可以检测到,早于症状出现
更奇怪的的是,PHGDH并不是靠酶活性在作祟!而是通过转录调控功能,直接推动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
三、它是怎么做到的?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
PHGDH进入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核,像一个非法指挥者一样,直接调控了一批危险基因的表达,包括:
1、IKKa(激活NF-κB通路,导致炎症反应)
2、HMGB1(促进神经炎症,阻碍Aβ扫除)
这一连串变化引发了:
1、自噬障碍(大脑垃圾清理体系瘫痪)
2、Aβ淀粉样蛋白堆积(毒素堆积)
3、神经元死亡(影象与认知迅速恶化)
最终,虽然没有基因突变,但老年人的大脑,还是一步步走向了阿尔茨海默病。
四、科学家正在反击!一种小分子药物初现曙光
更令人奋发的是,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能够穿过血脑屏蔽的小分子抑制剂——NCT-503,可以精准干预PHGDH的转录调控功能(而不是酶活性)。
在小鼠和脑类器官实验中,NCT-503实现了:
1、明显减少Aβ沉积
2、修复突触损伤
3、减少神经凋亡
4、改善认知障碍与感情异常
这种治疗方式并不会影响正常丝氨酸代谢,安全性前景良好!这为将来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干预和靶向治疗打开了新的大门。
五、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发Cell?为什么这项发现意义重大?
过去,我们总以为阿尔茨海默病是少数人(有高危基因)的问题。
如今,我们终于明白了:
1、普通人也大概因为表观遗传调控异常而走上这条路
2、早筛PHGDH水平,有望及早发现风险
3、通过针对PHGDH的小分子干预,有大概在疾病早期就阻断病变
这不仅改变了我们对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的理解,也真正给“预防”这个领域带来了切实的希望。
合作探讨交换
阿尔茨海默病作为环球关注的健康挑战,需要从筛查、居家预防管理、社区和医院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全方位努力。我们一直致力于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探索阿尔茨海默病的筛查检测、预防、干预和管理,通过健康陪伴,推动阿尔茨海默病个性化办理方案落地。
诚挚约请各位专家、偕行和关心阿尔茨海默病的朋友,一起交换探讨。无论是研究合作、技术应用还是社会推广,都希望能够共同推动这项能够造福咱们老百姓的事业。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27A044JE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