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63|回复: 0

营收暴跌,大幅亏损,实控人杨红春要将良品铺子卖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4:38|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营收暴跌,大幅亏损,实控人杨红春要将良品铺子卖了?
良品铺子7月10日晚公告,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正筹划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的重大事项。由于相干洽谈尚存不确定性,为维护投资者长处并避免股价异常颠簸,公司申请自7月11日起停牌,预计不超过2个交易日。截至7月10日,良品铺子市值只有54.98亿元,跟高峰期的300多亿元比,缩水超80%。但对想控盘良品铺子的财团来说,付出的金额可能只需16.5亿元(占股超30%),实在是下手的良机。


(来源:良品铺子官网)
杨红春:从草根到上市
良品铺子的控股股东为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实际控制人是创始人杨红春。杨红春于2006年在武汉创立良品铺子,凭借“高端零食”定位和全渠道布局,将公司从一家区域性零食品牌发展为全国性上市公司。其核心团队多来自湖北本土,早期通过精细化供应链管理和加盟模式快速扩张。  
2010年后,良品铺子引入资源助力,包括今日资源、高瓴资源等机构投资。2020年2月,良品铺子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高端零食第一股”,发行价11.9元/股,市值一度突破300亿元。杨红春通过宁波汉意(持股约30%)及一致行动人维持控制权,高瓴资源曾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1.67%)。  
良品铺子能够从区域品牌成长为"高端零食第一股",关键在于其成功的差别化战略和全方位的贸易布局。
公司创立之初就另辟蹊径,避开当时盛行的低价竞争路线,率先提出"高端零食"定位,通过严控产物品质和提拔用户体验建立差别化上风。
在渠道拓展方面,公司采取"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模式:线下通过"直营+加盟"快速扩张,门店数量突破3000家;线上则全面入驻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2020年线上营收占比已达52%,实现全渠道融合发展。资源运作方面,高瓴资源等知名投资机构不仅带来资金支持,更引入先进的数字化管理履历,助力公司优化供应链体系。
在品牌建设上,公司先后签约吴亦凡、迪丽热巴等当红明星代言,并通过热门影视剧植入等创新营销方式,持续强化"高端、时尚"的品牌调性,为后续上市奠基了坚固基础。
为何此时“卖身”?
良品铺子此时卖身,一言难尽。
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和居高不下的营销费用(占比超20%),良品铺子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明显。2025年情况愈发严峻,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7.32亿元,同比下降29.34%,净亏损3615万元,扣非后净亏损4018万元,较上年同期的盈利6248万元出现大幅恶化。此中,良品铺子营业总支出17.82亿元,此中销售费用4.12亿元 ,高昂的费用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良品铺子还面临极大的竞争压力:一方面,万辰集团、三只松鼠、盐津铺子等对手纷纷转向性价比计谋,零食很忙等新兴折扣店不断攻城略地,使得良品铺子的“高端”定位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社区团购、直播电商等新兴渠道快速崛起。良品铺子在渠道转型明显滞后,未能及时捉住新兴渠道带来的增长机遇。
    作为重要股东的高瓴资源自2023年起持续减持,让其股价一路下滑。创始人杨红春可能也面临资金压力——其控制的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占其持股总量的54.76%,2023年7月、2024年1月的两笔质押成本价(24.22元/股、19.49元/股)较股价13.7元/股大幅缩水。若杨红春无法增补质押或保证金,可能触发强制平仓风险。
虽然,良品铺子尝试通过孵化儿童零食、健身代餐等子品牌寻求突破,但收效甚微。截至2025年Q1,公司门店数精简至3000家,单店收入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线下门店同店销售持续下滑,线上渠道也面临流量成本攀升的困境。
可能的接盘方
潜在买家或为产业资源(如华润、中粮等食品集团)或财务投资者(如地方国资等)。若变更后战略方向不稳,可能引发管理层动荡。别的,零食行业整面子临消费降级风险,新股东需解决品牌老化、渠道重构等难题。  
结语
良品铺子的控制权变更,折射出休闲食品行业从“规模扩张”到“存量厮杀”的转型阵痛。杨红春的退出,既是个体创业者的阶段性选择,亦是对行业竞争残酷性的无奈妥协。未来,无论是谁接盘,怎样平衡品牌调性与市场实际,将成为存亡关键。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11A03SK6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