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因此让我们推举出引以为傲的东西,中国菜也必定在其中。中餐不知让多少外国人顶礼膜拜,有吃火锅喝汤的,还有因为吃了中国同砚做的鱼香茄子,自己在家种茄子的外国朋友。
为什么会这样?没办法谁让中国菜丰富多彩呢,就像有老外说到的那样:中国菜的丰富性可能比整个欧洲的菜肴还要多。
有趣的是在国外美版知乎上有老外提问这样一个问题:有什么样的对话只会发生在中国?就有一位在中国生活过的老外回答道:你吃了吗?
这位老外说,当我在中国的时候,我吃惊的发现他们的一个问候语“你吃了吗?”我来自美国,我也喜欢我们国家的食物,但在我的国家人们从来不会这样对话。当然除了这种问候,关于食物的对话在中国时常发生,他们会问我喜欢中国菜吗?你们美国有什么食物。
如今我们看看这位老外的回答,显然他是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中国问候。当然在他身边一定有一些关系要好的中国朋友。通常我们问候你吃了吗?只是关系要好的朋友之间才会这样问候。如果你回答没吃,很可能会请你吃一顿饭。
不能避免因为文化差异引起的误会也不少,比如我们谦称的儿子“犬子”就会让外国朋友不理解。
回到吃这个问题上,为什么在中国会有这种将吃挂在嘴边的问候?而在西方却没有?
对吃我们是认真的,不仅是因为我们有数不清的中国菜,可以说至今没有吃完所有中国菜的人出现。
还因为我们丰富多彩的烹调方式,在西方国家主流的烹调方式就只有烧、烤、炸、煮、煎。但在我们的厨房里有二十四种之多,除了老外们会的我们还会他们不会的。
在味道上,中餐不仅有酸甜苦辣咸的食物口胃,还创造出了三种自然界不存在的食物口胃,香辣、麻辣、酸辣,很多外国人不接触中国菜,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些味道。
这些足够上我们自豪了,反观在外洋,瞧瞧那些泛滥的食材,如小龙虾、大闸蟹、鲤鱼、兔子让他们措手不及,而在中国没有完全不存在问题。
可以说食物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早已经不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当然“你吃了吗?”实际上也体现出中国人的热情好客,就像之前我们说到中国人“夹菜”征象,都是朋友希望你不会饿肚子。毕竟理想不能当饭吃,但不吃饭真会有生命危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