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寒地冻的冬天就要来了,冬季是人体抵抗力最差的季节,学会养生保健不仅是强身健体的必须途径,也是少生病的关键。那么冬季如何养生呢,一起来学习专业的中医养生知识。
最重要的三大冬季养生原则
1、养肾为主
中医理论认为,冬季寒气与肾相应,最易耗伤肾的阳气。而肾为先天之本,肾精气的强弱,决定着人的生长壮老已。冬天养肾不仅能增强人体抵抗寒冷的能力,而且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延缓衰老。
2、养阴潜阳
冬季万物蛰伏,阴气外盛,阳气潜藏。黄帝内经明白指出:秋冬养阴。冬季养生的根本原则就是顺应天然,一方面要养护身体之阴气,另一方面要使阳气闭藏不外泄,千万不要扰动消耗体内阳气,否则就会阴阳失衡。
3、保暖防寒
冬季寒冷的天气再加上早晚温差大,一不小心就会风寒入侵。适宜的冬季保暖,不仅抵抗寒邪,还能为来年积攒元气。因此,日常生活中要留意饮食暖胃、穿衣保暖、活动暖身、泡脚驱寒等等措施。
最基本的四大冬季养生常识
1、睡眠养生
冬至之后,昼短夜长,睡眠时间也需调整,最好是早睡晚起,一般来说,9-10点准备就寝,7-8点起床。起床不宜过早过急,尤其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要做到缓慢起床,以免导致血压急剧升高。
2、饮食温肾
冬季食疗养生最主要的是补肾精,顺应冬天养肾为主的原则。像黑米、黑豆、黑芝麻、山药、莲藕、核桃、枸杞子等带有养肾的食物可以适当多吃。另外饮食要清淡温润,不吃生冷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3、活动养身
冬季活动必不可少,尤其是久坐不动的年轻人。适当的活动加速气血循环,不仅驱寒,而且户外活动意味着接受阳光照射,补钙的同时又缓解季节性抑郁。老年人冬天活动可以选择阳光充足的傍晚。
4、心情愉悦
疾病的因素当中60%与心理相关,而冬季养生中情绪调节也是必不可少的。冬季要保持情志内守,心情平静或愉悦,不要急躁发怒,如果有抑郁情绪要及时疏通,让自己在寒冷的冬天气机通畅,正气充足。
最要紧的五大冬季养生留意事项
1、少出大汗
冬季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泄津液亦属于阴精范畴,因此不要过于耗损,尤其是出大汗。所以冬天活动是必要的,但不可过于激烈,大汗淋漓。很多人冬季贪热,厚衣、裂酒、烤火等致大汗,扰动体内阴阳失衡。
2、水量充足
冬日虽排汗减少,但对水分的需求却不会减少,尤其是干燥的地区。白天应该多补水,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帮助排除体内积存的代谢废物和毒素,一般每日补水仍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但晚上9点后不要多喝水以免影响睡眠。
3、空气奇怪
很多人冬季畏惧风寒,因此门窗紧闭,导致空气不流通,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极为严重,应留意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或在室内放一台负离子发生器,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但睡觉的时候就要关好窗户,或者将风口远离床。
4、清心寡欲
冬季是封藏精气的时节,不应该过多扰乱。因此冬季相对来说应该清心寡欲,慎房事,保精血,精血乃肝肾所藏、五谷精微所化,是一身精、气、神的物质基础。如果冬季过多扰乱精血外泄,必然精血亏虚、体魄羸弱。
5、养护双脚
人之有脚如同树之有根,冬季最容易气血不通的地方就是脚,因此经常感觉脚凉。因此每天坚持用温水洗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脚底血液循环。此外选择舒适、暖和、吸湿性好的鞋袜也非常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