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697|回复: 0

您是怎样教育本身的孩子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0:50:50|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怎样教育孩子?


昨天从网上看到一个孩子大舅替妹妹、妹夫教育被宠失调的外甥的一个视频,我很感慨。我曾经也为人师,教育过孩子。但那时候农村的孩子没有现在孩子的脆弱与放肆。那个时期没有手机,家里连电视都没有。孩子们课余时间都是做一些具有活动性的活动,比如:踢毽子、丢沙包、跑方城……放学回家后帮家人干家务、干农活。而现在的孩子呢,玩手机、打游戏比吃饭都重要……

从那个视频可以看出,父母教育本身的孩子确实要严酷些,但这种方法只对待那些已经失教的孩子,而不是大众化的最好的教育方法。

“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出自《增广贤文》。
意思是:俗话说棍棒之下出孝子,严厉的家教,和规矩形成人对家族权威的尊重,也就是孝顺。
母亲的事事关心,让孩子心理永远没有断奶的时候,让孩子没有独立成长的能力,事事依靠的情节,是无能的表现。

什么事情都过犹不及,教育本身的孩子也是这样。放任自流,任其自然的放养式教育也不行,严酷苛刻的保姆式更不行。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孩子明确本身的职责,明白什么是对错、什么是孝顺、勤劳、节俭、尊老爱幼、遵纪守法……清楚做错事应该付出什么代价。

“棍棒底下出孝子”“打大的孝子,惯大的忤孽。”这也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效果教育出来的孩子,要么有暴力倾向,要么唯唯诺诺,胆怯懦弱,阴奉阳违,表里不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许多家长,事必躬亲,安排孩子的一切,过度操控、过度管制。不仅达不到本身想要的目的,还会适得其反。导致孩子叛逆、捣蛋、不学习,越是这样,父母对待他们,就会愈加严厉的管制,而这样的管制,只会激发他们内心深处更强烈的反抗,形成恶性循环。哪怕有些孩子念书很厉害,就业很成功,但是踏上社会,短板就会袒露无遗。“胆小,多疑,小心眼,不会与人相处等等”。不放心,不放手,孩子就会事事依靠,既没有危机感,又没有应对能力。

现代家庭教育,需要家长放下架子,与孩子平等交流,先办理孩子的心理问题。激发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动力,剩下的问题就相对简朴了。自小教给孩子学习、生存的独立意识,从小锻炼孩子学习、生存的能力,慢慢养成独立,负责的习惯。让孩子从小知道“流本身的汗,吃本身的饭”的道理。明白没伞的孩子就要努力奔跑。

而许多从小就泡在蜜罐里的孩子,踏上社会,就会晕头转向,被现实教训的身心疲惫,一蹶不振。转头一想,就会抱怨父母对本身的宠溺,过分的溺爱、宠爱、过分的管教,让孩子失去了生存的本能。一个被父母伤害了尊严的人,很难建立起完整的自尊体系,假如父母再经常唠叨批评指责,孩子在这种负面语言的催眠下,就会以为本身是个一无可取的坏孩子,破罐子破摔就成了理所当然。

人人都是有尊严地,把自尊与自律挂钩。假如父母想要一个高度自律的孩子,必须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恰如其分的自尊,大众心理学。作为人格中最基础的纬度之一,自尊影响着我们生存的方方面面——我们如何看待本身,是否喜欢本身,决定了我们的种种想法和举动。假如没有自尊心,无人格魅力,幸福也无从谈起。

现代教育孩子,我更愿意相信“爱子七不责”,七不责即: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饮食不责、欢庆不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老一套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节奏,需要家长们经常学习,思索总结,以新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以全新的方式来培育孩子。

以上观点,仅代表我个人的想法,希望天下做父母的,本身多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要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就万事大吉了,等出了问题,责怪老人,那都是不负责任的父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