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774|回复: 20

湿疹、皮肤瘙痒?当归饮之,养血润燥,祛风止痒,有效调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8 18:38:36|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湿疹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瘙痒难耐,十分折磨人。中医学将湿疹称为湿疮,急性湿疹大多体质偏湿热,亚急性湿疹者常常脾虚有湿,慢性湿疹者皮疹特征以皮肤粗糙脱屑,色素沉着,常常是由于血虚风燥引起。
今天我们谈谈血虚风燥型湿疹,血虚生风生燥,皮肤失去濡养也会痒。有些人知道自己是湿疹,就觉得是有湿热,然后一味地除湿,没见效果,此时就要转变思绪,看看是不是血虚生风生燥导致的湿疹瘙痒。



中医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因此先要养血润燥,才气祛风止痒。治疗血虚风燥型瘙痒,宋·《重订严氏济生方》有个《当归饮子》,专治此类皮肤瘙痒,由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白蒺藜防风荆芥何首乌黄芪炙甘草 组成,我们具体来看一下它的组方原理。
滋阴养血:当归、川芎、白芍、生地

当归、川芎、生地、白芍组成补血名方四物汤,其中温热的熟地换成滋阴凉血的生地,起到滋阴凉血养血的作用。所谓治风先治血。

疏风止痒:蒺藜 防风、荆芥穗

蒺藜辛、苦,微温,归肝经。能够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止痒,此外,蒺藜还能明目。

防风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善于解表祛风,被称为风药之润剂,常与荆芥同用,祛风润燥而止痒。
《本经》:"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
《药类法象》:"治风通用。泻肺实,散头目中滞气,除上焦风邪。"
荆芥穗辛,微温,归肺、肝经。能够解表散风,透疹。
用于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食性本草》:"主血劳风气壅满,理丈夫脚气。"
《本草图经》:"治头风,虚劳,疮疥。"
《滇南本草》:"荆芥穗,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明目,除诸毒,发散疮痈,消风热。"
中医学将湿疹称为湿疮,蒺藜、防风、荆芥能够透疹消疮,将体内的风毒给排出体外。



补气托毒:黄芪

黄芪善于补气,托毒排脓。气能生血,黄芪可以通过补气生血,同时,黄芪通过补气固表,气足风无所藏,就会被赶出体外。因此黄芪通过补气固表,协助其它药祛风透疹疗疮。

何首乌、甘草

首乌滋补肝肾,益精血,帮助滋阴养血。甘草调和药性。





总结:;何首乌滋补肝肾,益精血;防风、荆芥穗、白蒺藜疏风止痒;黄芪益气实卫固表;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实用,共奏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之功。常用于阴血亏虚兼有风邪的各种慢性皮肤病。
#谣零零计划##健康科普大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22 19:23:55|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18 18:44:59|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湿疹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瘙痒难耐,十分折磨人。中医学将湿疹称为湿疮,急性湿疹大多体质偏湿热,亚急性湿疹者常常脾虚有湿,慢性湿疹者皮疹特征以皮肤粗糙脱屑,色素沉着,常常是由于血虚风燥引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6 10:44:29|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湿疹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瘙痒难耐,十分折磨人。中医学将湿疹称为湿疮,急性湿疹大多体质偏湿热,亚急性湿疹者常常脾虚有湿,慢性湿疹者皮疹特征以皮肤粗糙脱屑,色素沉着,常常是由于血虚风燥引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0 21:50:26|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发了这个方法,为什么不写每药要多少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1 06:24:38|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0 08:37:05|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说药的重量是多少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31 05:35:22|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荨麻疹是啥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3 23:12:26|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为什么不把每样药的分量也发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0 05:02:15|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有湿疹,看病总说有湿热,我也很奇怪,哪儿来的那片多湿热,我也不是大鱼大肉的吃,看了你的分析,血虚还能长湿疹,请问有中戒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