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娃这件事,相信每位宝妈在成为妈妈之前,都经历过,但可能每个人的经历却都不一样。
可能有的宝妈生宝宝,就如同渡劫一般,可以说是九死一生,生完宝宝之后感觉身体都被掏空了。而有的宝妈,生孩子就跟玩一样,生完不仅一点事没有,还生龙活虎的下床闲逛...
前不久,37岁的朱珠官宣产女,但其却表示生完娃的前两天,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像是飘在空中似的,虚得很,很恍惚,一直到了第三天,才算了缓了过来,恢复了一点精气神。
不外这种状态可以理解,在分娩后的产妇中也很常见,毕竟生娃可是个体力跟耐力的比拼,一般人为了生个娃可谓是耗尽了身体所有的力量 ,而且还需要经历许多许多的产后疼痛,说句生完后走路都发抖,毫不夸张。
但有些人,生娃后的状态却着实是令人羡慕。
前不久,河南的一位新手妈妈就因为产后的状态火爆全网,令得一众网友看完后都直呼:太强了!
生孩子像遛弯,溜溜达达出产房
从视频里我们可以看到,产房外的丈夫正焦急等待着正在产房中分娩的妻子,因为不久前他还在和妻子一起在商场里吃烤肉,哪知道用餐期间妻子就突然宫缩,可能要生娃了!搞得自己十分紧张,可反观妻子却十分淡定,乃至还坚持吃完饭才去的医院准备分娩。
由于是第一次当父亲,这位准爸爸的脑子里闪过了许多电视剧里女人痛苦生孩子的画面,因此要说不紧张是假的,乃至这位准爸爸在焦急等待期间还想了许多话,准备等妻子分娩完后好好安慰鼓励下,效果妻子出来后这位准爸爸直接懵了。
因为推开产房门的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而是自己的妻子,这位新手宝妈在生完孩子后是自己走出的产房,整个人非常的轻松,跟没事人一样,感觉溜达着就生完了,而护士则是抱着孩子跟在她的身后......
在产房外的老公看着啥事没有,自己走出产房的老婆惊呆了...呆了....了!
然后,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老公:你咋跟没事儿似的?
刚生完的老婆:那我能咋呢?
老公:你别这样,你稍微意思点儿,让人觉得你像刚生完孩子。
刚生完的老婆:我意思啥呀,我又没事。
老公:你冷不冷,回头把秋裤穿上。
刚生完的老婆:不用,我就穿这个就行。
看着刚生产完如常人般的老婆,老公是完全惊呆了,他说:我准备的很多多少安慰她、鼓励她的话全都给忘了,这怎么跟电视剧里演的不一样!
这样的产后状态,确实是太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了。
为什么有的人生孩子疼得死去活来,感觉去掉了半条命,而有人却能那么简朴轻松地办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其实,主要也就是这几个原因:
1、年龄
相对来说,年轻的女性身体更强壮,体力更充沛,恢复得也快,能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生产,在生娃方面的优势还是很大的;而年龄越大,健康状态难免下滑,生娃的风险和问题会越多,产程也可能会越更长。
2、是否初产?
生娃的快慢,和宝妈是初产还是第2次生产关系密切。初产通常时间都会比较长些。
3、胎儿的大小和胎位
胎儿体重过大,生产过程自然会慢许多,难度也更大,一方面胎儿的头部很难通过产妇的骨盆;另一方面,胎儿过大,经过产道是很容易受到强烈的挤压,产程会更久。
因此,通常胎儿的体重在6斤左右为宜,超过8斤就算是比较大的了。
如果胎位不正的话,不仅生产的时间会延长,还很容易导致一些生产的伤害。
4、体力
不少产妇在最后分娩冲刺的时候,往往由于体力不足,身体使不上劲,导致迟迟生不出来。
这就体现了孕期活动的重要性了。如果宝妈在孕期里能适当活动,不仅能避免体重过重,体力好了,也有助于分娩时肌肉的运用,消减产道的阻力,使胎儿能够较快地通过产道。
5、骨盆
孕妈妈的骨盆如果是宽而浅的,那胎儿在通过产道是所受的阻力便会小一些,更容易通过,生的也便更快一些。而如果孕妈妈的骨盆又窄又深,胎儿受到产道的阻力更大,生娃也就生的比较慢了。
6、心理
分娩时,适当的给予自我鼓励,保持积极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
因为分娩时的疼痛感,跟孕妈妈的紧张程度也有关,越是紧张的孕妈,分娩时的痛感可能越大,而且,不良情绪还容易导致孕妈妈疲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