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346|回复: 0

烤鸭就要一口“京城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1 15:54:30|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句京话儿讲“北京小吃九十九,样样叫你吃不敷。”
那这九十九的头筹,地球人都知道——“京师美馔,莫过于鸭,而炙者成佳”。

葱丝、黄瓜条、荷叶饼、甜面酱、油亮的烤鸭片……一不警惕就能铺满半张桌。看来心旷神怡,吃来唇齿生香,欲罢不能。
金黄酥脆的皮里裹着醇厚的油脂,里面是紧致的鸭肉,配上攥而不皱的润饼皮和一把脆嫩的葱丝,黄瓜,抹上特制烤鸭酱卷起来,说的不白吃的口水都快留下来了!
01

烤鸭历史可谓悠久


起源于中国南北朝时期,《食珍录》中已记有炙鸭,在当时那可是‘御膳’鸭鸭用讲究是优质肉食鸭,果木炭火烤制,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外脆里嫩。
北京烤鸭作为当代北京菜的代表,但其实人家是一道隧道的南京菜。明初年间,老百姓爱吃南京板鸭,皇帝也爱吃。
相传它是由“就好这一口儿”的明成祖朱棣从南京带来的(有“南鸭北渡”之说),颠末代代的传承与改良,伴随着这座古都,飘香了六百年余久。
宫廷里的御厨们就想方想法研制鸭馔的新吃法来讨好万岁爷,研制出了叉烧烤鸭和焖炉烤鸭这两种。
江湖传说中的叉烧法烤鸭:以一叉一鸭的方法手持烤制,因须逐只手工操作,产量低,费工时,已逐渐式微。
而所谓“焖炉”,其实是一种地炉,炉身用砖砌成,大小约一米见方左右。特点是“鸭子不见明火”,是由炉内炭火和烧热的炉壁焖烤而成。
这样的做法可使鸭子受热均匀,吃起来不油腻。
但这种“焖炉”技术对于师傅的手艺,经验和对火候把控的熟练度要求极高,人才培养极难,于是便渐渐没落了。
随着“焖炉”的没落,“全聚德”的“挂炉”异军突起。
挂炉即不给鸭子开膛,只在鸭子身上开个小洞,把内脏拿出来,然后往鸭肚子里面灌开水,然后再把小洞系上后挂在火上烤。
传统中沿袭下来的讲究,是用枣木烤,这一传统沿袭至今,因为枣木木质坚固,少烟,更有一种天然的香气能够浸入鸭子的皮肉。
新中国建立后,北京烤鸭的名声与日俱增,据说周总理非常欣赏和关注这一名菜,用来宴请外宾,鸭鸭地位上升到了国宴之中。
02

刀工下的卖相与口感


刀工,是中餐厨师根本功里的一大要素。
对于平凡食客来讲,刀工能让他们一眼见到一道菜的卖相;对于饕餮客来说,如何下刀、刀法如何,则深刻影响到烹饪的过程和食材的口感。
片烤鸭的技法,固然不能称之为中餐烹饪刀工的代表,却也可以从中领略一二。
烤好的鸭子不等鸭脯凹陷,趁热片切,四斤左右的鸭子,要片一百多片,多以一百零八或是八十八片为佳。
如果是按照片鸭的顺序来装盘,一般来说是皮一盘、胸一盘、腿一盘。
柳叶片、鱼鳞片,是现在市面上最常见的两种烤鸭片法,通常鱼鳞片似乎更能摆出美观的摆盘;而有些食客则更风俗柳叶片卷饼,两种技法各有所长。
其中,薄亮晶莹的鸭皮,要趁热蘸点白糖来吃的:
将鸭皮优雅放进嘴里,用舌头上膛轻轻挤压一下,香脆的鸭皮连着白糖入口即化,油脂的清香与白糖的甜蜜,合成了奇特的鲜甜。
03

那么北京烤鸭到底应该怎么吃呢?


①将片好的鸭片,蘸上甜面酱加葱白、黄瓜条,用特制荷叶饼卷着吃;面粉的甘甜、大葱的辛辣、鸭肉的鲜嫩,柔韧的面皮与满是汁水的鸭肉伴随滑润的鸭油层层重叠,在味蕾中绽开一朵花。
②将酱油和蒜泥拌匀,同烤鸭肉、萝卜条一起用饼卷着吃;蒜泥可以解除烤鸭的油腻,萝卜条更是爽口让你胃口大开不知不觉又吃下更多的鸭肉。
③用片好的鸭皮蘸白糖吃;
④用空心芝麻烧饼夹鸭肉吃;
⑤片净肉的鸭骨架还可以加白菜、冬瓜熬汤喝。

无论是喜欢“焖炉”还是“挂炉”;无论是喜欢“蘸白糖”还是“蘸酱”;从寻常百姓平凡人家,到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北京烤鸭俘虏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北京人的胃,也成为北京人家宴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主菜。
北京人儿对于烤鸭的爱,就像对于这座城市,一直没有变过。
做法讲究,吃法讲究的烤鸭也将一直居住在皇城根儿下人们的骄傲、细致、讲究诠释地淋漓尽致。
一种记载着历史的味道,将一座城和城里的人们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