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395|回复: 7

白米饭是“升糖能手”,提示:糖尿病记好这3点,放心吃主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30 20:16:00|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糖尿病朋友可能都不知道,白米饭升糖能力非常强大,作为高升糖指数食物,白米饭的升糖指数达到了83,当人体吃下米饭之后,因为其中富含淀粉,淀粉分解后会变成糖分,所以很容易导致血糖升高。
正常人因为胰岛功能正常,所以可以很快将升高的血糖降下来,但糖尿病人因为胰岛功能受损或胰岛素反抗,血糖迟迟难以降下来,而长期高血糖会对人体产生诸多伤害,甚至引起微血管并发症或大血管并发症,威胁生命安全。




但是包罗大米等主食又是人体不能缺少的,因为它可以提供碳水化合物,这是为机能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所以说,在糖尿病的饮食控制当中,把握正确食用大米等主食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既不能多吃,也不能不吃,还得兼顾营养,搭配着吃。

那么, 糖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吃主食呢?下面分享5个留意事项,助您在吃好主食的同时,还能控制好血糖!

1、 控制好主食的量

正常成年糖尿病患者一天摄取主食量大约是400克左右,也就是8两,分配三餐当中,不过,因为每个人的体型、劳动强度、活动量均有所不同,糖尿病友不妨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进行适当的增减,但是不建议吃得过多或过少。

碳水化合物为机体主要供应能量来源,占每天总热量的50%-60%。建议糖尿病患者最好根据自己体重计算出每日所需总热量,一般来说,不同热量的糖尿病患者主食量是不同的,如全天需1200kcal的糖尿病患者,而每天主食则为150g。全天必要1400kcal的患者,每天的主食量是200g,以此类推,采取个体化原则,并不做具体的主食量的限定。







2、 主食宜粗细粮搭配

粗杂粮的升糖指数相对于精白米面要低,而且富含膳食纤维,有利于促进肠道蠕动,所以一般建议糖尿病人粗细粮搭配,降低主食的团体的升糖指数,比如大米搭配小米、黑米、燕麦、玉米、藜麦等,或者黑豆黄豆红豆等豆类,可以做成馒头、米饭、窝头、煎饼等,建议能吃干的尽量不吃稀的,尽量淘汰稀饭、面条、馄饨、疙瘩汤等流食的摄入量,因为流食更好消化,食用后更加容易升高血糖,比如吃饼,食用死面饼就要比发面饼血糖升的慢。

但也不建议顿顿吃粗粮,其实也不适合,因为粗粮更难消化,尤其对于老年人,肠胃功能比不上年轻人,顿顿粗粮反而增加了胃肠的负担,所以一般一天有一顿粗粮其实是足够的





3、 可用淀粉类食物代替部分主食

土豆、红薯、山药等根茎类食物其实都属于淀粉类,它们与主食一样,富含淀粉,很容易升高血糖,这也是为什么一些糖尿病人明明吃米饭不多,但是血糖却偏高的原因,因为他们虽然主食吃得少,但是红薯等淀粉类食物吃得太多,一样会升高血糖。

建议糖尿病朋友平日用红薯、土豆、芋头等淀粉类食物代替部分主食,比如当天吃200克红薯,那么就至少要少吃50克大米饭,这样既不会控制了热量,拉低食物的团体升糖指数,还能均衡营养,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其实没有绝对不能吃的主食,包罗大米、小米、黑米甚至是粥都是可以吃的,只是选择一种主食食用后,必要观察餐后血糖会不会升得过高,或者食用时把握好剂量,比如在做面条或米饭时不要加太多水,不要煮太烂等等,另外,主食最好粗细粮搭配,最好可以每天有一顿粗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5:01:40|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后面你讲得明了大米饭,这个就明大米饭,这个饭就知道是熟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6:13:32|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糖尿病人吃米饭是升糖快,但是不超过一百克,问题不大,如果米饭里面放入杂粮,哪就更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08:56:38|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30 05:54:03|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吃大米尿尿木有泡泡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8 13:03:17|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5 23:50:07|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4 06:20:59|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主食的量是生重还是熟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