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00|回复: 1

孩子成长过程中,方向比起跑线更紧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4 06:02:57|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常常被用在孩子的教诲上,也正是这句话,让无数家长着急得寝食难安。于是,作为家长的我们拼命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补习班,让孩子从小背负起自己当年没有完成的心愿。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由于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家长应该好好问问自己,你到底急的是什么?孩子成长过程中,方向比起跑线更紧张。
我们为什么生孩子?做为父母我们必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才是很多父母必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成长方向比起跑线更紧张





让孩子快乐幸福是每一位父母的心愿,但我们平时更关注孩子喜好什么学科,学得怎么样,却不那么在意他喜好哪一种运动;大概我们平时更关注孩子学业上的错误,却不那么在意品行上的偏差。其实,对于孩子来说,身心健康、品德优良比学业成长更紧张。


对于孩子来说,善良是什么?
● 是清晨走下汽车能跟父母道别,满怀谢意地说再见;
● 是面对长辈的唠叨,耐心地平心静气地解释;
● 是能体悟到父母辛苦,能贴心地说一声“辛苦了”;
● 是能感悟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即使被品评了也从不怨恨;
● 是不冒犯别人,也不委屈自己。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但实际上,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随着我们的功利心不断的膨胀,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替你完成;由于你的工作不如意,就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将来要凌驾你;看到邻居家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你就忙着给孩子报奥数班,看到同事家的孩子考上清华大学,你又开始忙找老师给孩子补习。让孩子失去童年,失去快乐,失去自由,失去健康,最终不堪重压,接纳最极度的做法:毁灭自己!比及当时候一切都悔之晚矣!
所以,让孩子幸福快乐,健康成长是我们对孩子的希望,所以考试考得怎么样不紧张!让孩子珍爱生命,不仅爱惜自己的生命,同样要爱惜别人的生命。在世是最优美的事情,不论什么样的事情和生命相比,一切都是“浮云”,健康快乐的在世是最紧张的事情,教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


我们是要培养的一个具有健全人格,能独自面对社会的人。这应该是底线,是最基本的,然后再根据孩子自身的能力去实现自我代价。


教诲孩子没有方向,学学这5条黄金教诲法则



作为家长,要学会思考,我们已经到了一个——不是比谁家的孩子学得早、学得快、学得多的时代,而是要比谁家的孩子学得久、学得深、学得好。进步的路上,比速度更紧张的是方向,比起去抢起跑线在哪里,更紧张的是瞄准孩子成长的方向。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1、鱼缸法则:心灵的成长必要自由


几条小鱼在一个鱼缸里好几年了,竟然还是那么小。于是人们认为,这鱼就是这种小个头。有一天,鱼缸被冲破了,由于一时找不到鱼缸,只好把它们养在院子中的池塘里,没过多久,这些鱼竟然长得很大。


鱼必要自由的成长空间,人更是如此。我们常常帮孩子作出选择,选择学校、选择衣服、选择玩具等等,孩子没有选择权,也就没有了思考。慢慢地,孩子就会丧失创新思维,也不敢有太多尝试。这样一来,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却没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享誉全球的蒙台梭利教诲法中提到的“精神胚胎”就是告诉大人们:每个孩子天生具备精神成长的基因,表现出来就是我们常常听说的“敏感期”,只要家长为他们提供适合他们自我成长的自由空间,他们就一定能够茁壮成长。那些心理和智力有问题的孩子往往都是在憋屈的鱼缸(家庭)里生长的。


2、尊重法则——心灵的成长必要尊重


鲁迅老师说过:“在孩子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自尊心是不甘落伍,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的一种情感体验。“棍棒出孝子”在很多家长心中占有紧张地位,然而这带来的是孩子小时候的哭声,长大后的倔强。


研究表明,与9个月到3岁的幼儿多交谈,他长大以后会更聪明。后代与父母之间关系平等、相互尊重,且保持沟通交换的家庭,孩子的智商明显比别的孩子高出许多。


尊重孩子,把他看作一个独立的人,尊重他的隐私、他的选择、他的朋友,常跟他交换、合理引导,他就会得到更好的成长。


3、感觉剥夺——让孩子自己去品尝生活的滋味


心理学家经过实验发现:感觉是人最基本的心理现象,通过感觉我们才能获得外界的信息,才能适应环境求得生存。


我们应该让孩子积极感受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从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很多家长怕孩子刻苦受到危险等,把孩子放在较好的环境里,这样孩子不仅会眼界狭小、心胸狭隘,而且由于缺少很多社会实践,对将来多变的社会环境将难以适应。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也常常饰演着救火队员的作用,但是父母永远无完法取代孩子履历人生,我们必要做他们的引导者。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工作里来,让他们打扫卫生、整理床铺,或者可以去做愿意的事情,我们就做一个观众,看着他们自己成长。


4、自然惩罚法则——让孩子自己承担过错


卢梭认为:儿童所受的惩罚,正是他的过失所带来的自然效果,这就是自然惩罚。用我们的话说就是,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活动负责,自己的过失,不可能由别人来承担。


在教诲孩子上,父母更应该做出模范,由于言传身教的影响是巨大的。


有一个小故事:一位父亲站在门边跟客人聊天,把手伸到了门缝里而毫不知觉。突然刮起了大风,把客堂里正在做作业的孩子的本子吹翻了,孩子去关门的时候不小心夹到了爸爸手。但是爸爸没有打孩子,由于他觉得是自己把手放在门缝里的,错误在他,孩子并不知道。


儿子长大后回忆道,是爸爸告诉我,人要为自己的错误负责,而不是迁怒于人。


5、强化定律——培养好习惯


人的习惯,是被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培养出来的。而且事实证明,一个好的习惯,会更加容易让人拥有好的心态,从而走向成功。


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鲸鱼实验:有水里放一堵玻璃墙,鲸鱼和实物各放在一边。一开始,鲸鱼猛烈的撞击着玻璃,它终于发现那是不可能的,一段时间后,它不再撞击。后来科学家把玻璃墙拆了,鲸鱼还是如是有玻璃墙的一样只在自己那边活动。


人的活动正如这个实验一样,在一段时间或一些重复的履历后,就会固定起来形成习惯。研究表明,21天就足以形成一个习惯。


如果要改变一个习惯,也跟这个习惯形成的时间有很大关联,改变会更难、要花费更多时间。所以,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他会受用一生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家长,难免会困惑,纠结和焦虑。事实上,一个人生来就带着他的独特印记。基因,环境,履历以及各种复杂的因素造就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家长是这样,孩子也是一样。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和其他人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家长的普遍心态是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但事实证明,人生不是短跑比赛,是一场马拉松,比起跑线更紧张的,是进步的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4 07:08:29|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