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5日,世界最大规模的车展之一——本年度慕尼黑车展拉开帷幕,中国参展商占据了半壁河山,让欧洲业界人士重新审视中国电池技术的飞速发展。
综合英国路透社、美国《纽约时报》和德媒报道,相较于雄心勃勃、“抢尽风头”的中国车企,德国等欧洲车企意识到危机感:在他们致力于在中国市场“收复失地”时,中国车企已发起对欧洲市场的攻势。法国《世界报》则刊文称,“只需几年时间,中国车企就能成为全球汽车业的领头羊”。
德媒此前介绍称,此次前来慕尼黑参展的厂家中,有41%来自中国。现场图片显示,在9月4日媒体开放日上,比亚迪、小鹏汽车、零跑汽车等中国汽车展台周围围满了参观者。
车展期间,大众、雷诺、宝马等车企负责人纷纷直言,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已经领先我们一代人”,欧洲必须在制造成本、生态系统等各个方面努力追赶,并与之合作。
当地时间9月6日,《纽约时报》也以“中国的汽车正席卷全球”(China Is Flooding the World With Cars)为题,关注当前全球汽车市场以及销售情况。在报道中,《纽约时报》援引数据指出,中国汽车行业的出口在短短三年内翻了两番,今年更是超越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一。今年到7月份为止,中国的汽车出口激增了86%。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