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510|回复: 0

三伏天怎么去寒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9 22:56:1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尤其是“三伏天”,此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冷气,调整阴阳,从而到达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彻底根治疾病的效果。


原来冷气藏在这些部位



1、膀胱经冷气堆积


人体背后的冷气,会直接积存在膀胱经中,长期的堆积会在背后形成一层厚厚的脂肪,这些脂肪有一部分即是那些变了质的体液颠末长期不断的累积而成。





2、后背


膀胱经是排毒的重要通道,很多膀胱经拥堵的人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当然人体的湿寒自然也无法从体内排出!人体后背的冷气,更多的储存在后背上,形成一层层厚厚的脂肪,而这些你感觉是所谓脂肪的物质,通常是湿寒入侵体内形成的体液颠末长年累月的累计形成的!
3、头部


头部的冷气表现比较特别,一样平常人的头皮是薄薄的一层,自己按揉起来的时候感觉是硬邦邦的感觉,假如体内的湿寒集聚在头部的话,曾更多的表现在前额的左右两侧,会渐渐形成一种硬硬的脓包,医院诊断多认定为骨质增生,这一样平常都是体内在头部的冷气容易停滞于此处,然后以固态的情势存在的物质!


4、正面


正面的冷气,上半身会积存在肺经和其经别(经络的分支)中,这两组经别在人体胸前中线的两侧。正面的冷气也会积存在胃经中,胃经从眼部下方一直延伸到脚趾,在大腿正面是最容易积存冷气的部位。严重的胃经冷气堆积,会使大腿正面形成一层硬而厚的组织,使得大腿的伸缩发生问题,因而造成行动不便。


这种疾病很少大夫可以或许诊断出和胃有关联,经常都成为难以医治的疑难杂症,跛了数十年无论如何均难以想象是由于胃经的冷气所造成的,冷气和垃圾累积多了就会使大腿外侧显得特别的胖。


5、侧面经络


侧面的冷气则积存在胆经中,只要冷气侵入人体,这个部位都无法幸免。这个部位的冷气有时会在大腿外侧形成一条条的横纹。
由于冷气的物质会阻碍经络的流通,使冷气堆积的部位附近,细胞所产生的垃圾无法排出,冷气和垃圾累积多了就会使大腿外侧显得特别的胖。假如这个人喜好运动,大腿部位冷气和组织废物所形成的垃圾会往下活动,转而堆积到小腿肚上,形成萝卜腿。


6、鼻腔


假如人体的正气比较充足,冷气入侵以后,人气的气血便会将冷气通过皮肤毛孔排出去,对于已经到达经络的则可以通过气血运行到排出的通道里从而到达目的!古时说病在腠理,现在的冷气在腠理!同时鼻腔也是最为主要的通道之一,一样平常打喷嚏是一个比较好的排湿气方式,不过假如这两种方式都没有排出去的则会和体内的物质联合成为变质的体液,通过体内循环滞留在体内!


鼻腔是冷气最常见的出口,当少量的冷气到达鼻腔时,立即造成鼻塞;分量增多时,即出现打喷嚏的症状;分量再增加时,则出现流鼻水的症状,这时的鼻水多数是略低于体温,感觉凉凉的。通常开始流鼻水就是排除冷气的尾声,鼻水流完感冒也就好了。


7、皮下经络


中医古书里说,冷气先堆积在皮下的经络理,也就是书中所说的“腠理”,时间久了会转移到相应的“腑”中,例如常见的“胃寒”即是这样形成的,当这种现象产生时,用手摸胃部,可以直接感觉其温度特别低,有时会和肚脐的温差大到 6~7℃。


8、肺脏


冷气在身材中更久,或更大量的冷气侵入时,会渐渐转移到肺脏,形成中医所说的肺虚现象,所谓肺虚就是肺的冷气太多导致肺功能渐渐减低。


当冷气侵入肺脏时,肺脏的能力即随之下降,身材吸收及处理水分的能力也就跟着下降。由于水分吸收的障碍,使得人体组织里的水分比例愈来愈少,外表愈来愈瘦,同时皮肤上的光泽也日渐减少,并且愈来愈黑。


三伏天怎么去冷气



1、吃羊肉


中医认为,大暑天气虽热,但人体容易为暑、湿、邪所侵,营养学家也对此举行过深入研究,结果表现,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同时把辣椒油、醋、蒜喝进肚里,必然全身大汗淋漓,这汗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极有益健康。


不过,“吃伏羊”并非大家适合。热性体质、容易上火、身材容易发“痈疽疔疖”的人,并不适合包括“三伏补”在内的“冬病夏治”,别随意尝试。


2、三伏贴





“三伏贴”是根据中医“天人相应”、“内病外治”、“冬病夏治”的观念,通过中药穴位敷贴,由中药对穴位产生热性刺激,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到达祛病保健的效果。


贴敷一样平常适合体弱易感、哮喘、鼻炎、四肢椎体关节疾病、宫寒痛经等,能起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特别是经常咳嗽感冒的易感及寒性病症的人群可以考虑此法。


3、三伏灸


所谓灸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的外治疗法,就是用艾绒等药物在人的体表穴位上灼烫、熏熨以治病的方法。灸法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从而到达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目的。


虽然天灸疗法简朴方便,但在临床应用时也有禁忌。一是病情禁忌:灸能益阳,也能伤阴,所以对阴虚阳亢及邪热内炽的病人,一样平常不宜用灸或慎用,如咯血吐血、肝阳头痛、中风闭证、高热神昏、抽风,或非常衰竭呈恶病质状态之人,均应慎用灸法;二是部位禁忌:面部穴位不宜直接灸,以免烫伤形成瘢痕,重要脏器部位不宜直接灸,妊娠期小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4、刮痧


刮痧疗法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在疾病的治疗上,刮痧有着活血化瘀、调整内脏阴阳平衡、疏通人体筋络、排除体内毒素、行气活血等功效。必要注意的是,刮痧后最好能喝一大杯温开水以帮助排毒,对刮痧部位要举行适当的保护,不要受凉。


刮痧一样平常只针对于初期和中期的感冒,有疏风清热、祛风散寒的作用,后期的感冒刮痧的效果要差得多。假如不是发高烧可以尝试刮痧治愈,但刮痧是不能退烧的,一旦发烧,就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迷信刮痧是不行的。





5、按揉涌泉穴


中医养生认为,“精从足底生”,精即指人体能量。足底有一个重要穴位,即涌泉穴。《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泉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全身四肢各处。在空闲时应经常按摩涌泉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