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11|回复: 0

“不学习死全家”逼学生发毒誓 班主任被停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0 20:01:17|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发生在河南睢县高中的一起事件让人大跌眼镜。一位班主任为了让学生更加用功,采用了让人难以置信的方式,让全班学生跟着发誓,誓词内容更是令人震惊。
    1月8日,有网友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反映河南省睢县高级中学高一某班班主任王某某让学生们发毒誓:在教室里面只有学习,若违此誓,死全家,先死爹,再死妈。
    根据网友上传的视频,记者看到,一张睢中高一某班家校联系微信群的聊天显示,一个家长向一名叫王某某的班主任发出质问:王老师,请问是您让孩子们明天签保证书,不好好学习死爹死娘,谁不鉴(签)不准上学吗?怎的,学校是係(你)家开的?而且还是天王老子,还管人生死呢?
    视频中还附有一段录音,录音中一名男子先带头说了一句“在教室里面只有学习”。随后,有声音传出也跟着重复此话。这名男子又带头说“若违此誓,死全家,先死爹,再死妈”后,不少声音同样跟着重复说了一遍。
    根据网传视频中显示的王某某联系电话,记者多次拨打,一直无人接听。记者又多次拨打睢县高级中学的电话,同样无人接听。
    1月9日上午,河南睢县高级中学发布通报:近日,我校一教师在课堂上的不当言论,引发网民关注,学校对此高度重视,通过认真调查核实,网络反映情况属实。经校党委研究,已责成涉事教师向学生及家长真诚道歉,向校委会写出深刻检讨,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停止其班主任职务。
    通报称,下一步,将在全校开展师德师风整顿,深刻吸取教训,健全长效机制,加强教师队伍教育监督管理,坚决避免有违师德师风事件发生。
>>马上就评没有“爱与尊重”一切无从谈起

    极其幼稚的赌咒发誓,字里行间,却是恶毒至极。所谓“毒誓”大抵如此,那是押上最心爱的东西做赌注,来彰显某种坚如磐石的承诺。无论是发自肺腑的,还是虚情假意的,“发誓”从本质上说,理应是自主意志的表达。而在此事中,居然是班主任让学生发毒誓,这便是典型的强加于人了。其背后所传递的,不是“志在必得”“破釜沉舟”的决心,而分明是一种人格的凌辱与话语的支配。置于这种非健康的师生关系中,所谓“言传身教”,势必走样。
    时至今日,“唯应试”“唯成绩”的教育观,在很多学校依旧大有市场。这种极致的功利主义,在某些基层教育场景下,被无限放大,乃至成为了一种压倒性的力量。为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动能,某些教师无所不用其极。比如说,否定非学习的“杂事”,压缩非学习的时间。而在班主任王某某的口中,更是直接放话,“教室里面只有学习”。这原本只是一句口号式的宣言,而当学生们被强迫为之“拿家人发誓”,其隐隐有了一股冷峭的杀意。
    生命、亲情、家人,都远比“学习”重要得多。而健全的人格、“爱与自爱”的品质,理应是学校最优先的价值目标。“在教室里面只有学习”,置于日常教育管理的实践语境内,并无太大问题。可是,倘若把狭义的“学习”,置于人伦与常理的对立面,那么注定就有很大的问题。我们相信,班主任王某某,大概率只是不经心的随口一说,并没有那么大的主观恶意。可即便如此,此事还是在很大程度上,震碎了学生们的三观,给家长们造成了极大的身心不适。
    如果“发誓”有用,那么还要老师做什么呢?明知发誓无用,还要强制学生赌上家人性命,这与其说是敦促、鞭策,不如说是一种泄愤和立威。最无能的教育者,总是会做那些最荒诞的事情。没有心平气和,没有尊重包容,有的只是神经质般的失态,有的只是不能忍的欺辱。如此教师、如此做派,固然是师德师风有亏,更是“能力不足”“办法不多”之下的气急败坏。将责任通通甩锅学生,通过无休止的对外加压来自我开脱,“庸碌之辈”的人性之恶,由此可见。
    人格破产,则师道不存。不知道尊重学生与家长的老师,自然也会失去所有的尊重。
别让教育偏离育人本质

    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关乎学生升学水平的指标,一向备受家长和老师的关注。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和老师往往也是煞费苦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中难免有偏激之举。在愈发内卷的社会和高热化的升学竞争中,这些偏激之举往往被包裹在“为你好”号召中,成为学生不得不吞下的裹着蜜糖的砒霜。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明确的是,教育不应当脱离育人的本义。
    老师此举,无论于情还是于理,都站不住脚,不单单是一句“为了学生学习好”能够掩盖的。于理,这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应有的教育水平,难道逼迫学生发毒誓就真的能提高孩子学习水平?不得不说,这可真是一出昏招。就算迫不得已,也不能出此下策。于情,老师此举缺乏了点人情味,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状态,逼迫孩子发不学习就死全家的毒誓,不单单是教育偏离了育人的本义,也是对中华民族千百年以来的孝道的摒弃。如此毒誓,纵然有效,也不过只是短期效益。拿父母的生死作为逼迫学习的砝码,以后,让学生如何正视自己的父母?甚至,此举可能为学生埋下扭曲的心理隐患,离教育育人,培养健全人格的目标相去甚远。
    至于此事件中,部分网友发表的“只要孩子学习好,家长怎样都无所谓”“老师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好心办了坏举”“老师说话不好听,但要是孩子成绩真能好,还得谢谢啊”等等言论,是一种扭曲的“父母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好”的牺牲式教育思想。这种牺牲式教育并非真的有用,也并非是孩子所需要的,父母一味强调牺牲式教育,只会助长孩子的愧疚心理,甚至适得其反。纵使此种牺牲式教育能够使孩子在学业上取得进步和成功,但也会在孩子的心理和其他方面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于孩子健全人格发展无益,视教育“育人”本质于无物,反而得不偿失。
    曾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不得不承认,部分地区、学校和家长的教育确实是在人为制造分数的机器,而非实现育人的目标,在应试教育压制下,本该占据中心地位的学生人格教育,反而成了不值一提的部分。失去育人本质的教育就会沦落到如此下场:一味强调智育,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失去了教育应有的人文关怀。
    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请别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让教育偏离育人的本义。  据纵览新闻、封面新闻等
    @如此素质能当老师,也是够呛    @为人师表,要谨言慎行    @初衷是好的,方式有点不妥    这个老师应该是个称职的班主任,老师为了学生成材真是操碎了心,不必刻意放大和追责    如果老师放任孩子在学校度假,家长会怎么想?    @这还配为人师表啊?21世纪还用发毒誓这种迷信方式教学?    @KPI都快把老师逼疯了    @干啥都不能极端和偏激    @肯定算错误,但现在的老师难当、难管,也是个实情。    @老师说的没错啊    学校教室就是学习的地方啊,为什么要处分?    @这是学生把老师逼得没辙了?还逼着发毒誓学习!    @毒誓教育利用学生的孝心和恐惧,强迫学生发出不合理的誓言    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它破坏了师生之间的信任和亲情,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信心    影响了学生的正常成长和发展    它也损害了教师的形象和声誉,引起了社会的不满和反感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110A00QTH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