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 | 财银社
文章 | 甄欣
编辑 | 石艺

杭州银行2024年财务报告呈现出一幅“稳中有进”的图景,但深入分析其经营数据与财务指标,仍可发现若干潜在风险与结构性矛盾。作为一家深耕区域经济的中型商业银行,杭州银行在规模扩张与质量提拔之间寻求均衡的努力值得肯定,但其面临的息差压力、资产质量隐忧及资本约束等问题亦不容忽视。
息差收窄与非息收入的结构性矛盾
从利润表来看,杭州银行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83.81亿元,同比增长9.61%,净利润169.83亿元,增幅达18.07%,表面业绩体现亮眼,但拆解收入结构可见,利息净收入同比仅增长4.37%,显著低于非利息收入20.21%的增速,焦点红利能力承压明显。

净息差从2023年的1.50%收缩至1.41%,9个基点的降幅折射出行业性困境,贷款收益率同比下降35BP至4.25%,而存款付息率仅下降152.04%,资产端收益率下滑速率远超负债端成本优化幅度。
这种剪刀差扩大的现象在生息资产同比增长11.02%、计息负债增长11.55%的背景下尤为值得警惕,规模驱动的增长模式正在遭遇边际效益递减的挑战。进一步分析贷款结构,公司贷款余额增长19.86%,远超个人贷款9.20%的增速,但制造业贷款占比不足10%、房地产贷款不良率攀升至6.65%的数据表现,对公业务扩张可能伴随着风险偏好上行。

特殊值得留意的是,单子贴现余额下降23.16%,或暗示实体信贷需求疲软背景下,银行通过单子冲量的传统手段已难持续,资产荒压力逐步显现。
风险迁移与零售信贷的暗礁
资产质量方面,0.76%的不良贷款率虽与上年持平,但迁移率指标的异动揭示潜在风险。关注类贷款迁移率陡增7.3个百分点至49.79%,次级类贷款迁移率跃升14.66个百分点至62.13%,意味着未来12-24个月不良生成压力显著加大。

零售贷款不良率上升0.18个百分点至0.77%,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从1.10%升至1.20%,袒露线上信贷业务的风控短板。尽管拨备覆盖率保持541.45%的高位,但年内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同比下降7.72%,且金融投资减值转回15.21亿元的操作,可能削弱风险抵御能力的可持续性。
值得关注的是,重组贷款余额减少4.88亿元,但可疑类贷款损失占比提拔,反映存量风险处置进入深水区,清收难度加大。从区域分布看,浙江地区贷款占比78.69%,其中杭州地区占43.01%,高度集中的业务布局虽受益于区域经济韧性,但也可能放大地方债务、房地产调整等系统性风险。
负债端管理成效构成业绩亮点,存款总额突破1.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74%,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均匀程度。但结构分析表现,定期存款占比持续攀升,公司定期存款增长42.99%,个人定期存款增长30.52%,而公司活期存款下降2.46%,存款定期化趋势加剧资金成本刚性。
资本约束与成本刚性的双重挤压
尽管通过发行100亿元永续债和100资本债优化资本结构,焦点一级资本充足率提拔至8.85%,但仍靠近监管要求下限,制约风险加权资产扩张空间。
流动性覆盖率从153.03%跃升至244.42%,看似流动性充裕,实则反映资产配置守旧化倾,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激增48.25%,可能以牺牲收益率为代价换取安全性,这与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增长29.66%的数据形成微妙对比,暗示短期交易获利难以持续。

中间业务发展呈现分化态势,理财子公司存续规模突破4300亿元,增长17%,带动资产管理收入增长,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微降0.18%,其中投行业务收入减少1.07亿元,反映债券承销市场竞争加剧。
非利息收入占比提拔至36.28%,主要依赖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长74.83%及投资收益增长29.66%,这种与市场波动高度挂钩的收入结构,在利率下行周期中可能加剧业绩波动。
值得肯定的是,国际结算量突破700亿美元,自贸区客户增长80%,跨境金融成为新增长极,但外汇衍生品名义金额增长85%,汇率风险对冲成本上升可能侵蚀利润。
成本管控方面,业务及管理费增长9.65%,其中员工费用增长9.93%,高于营收增速,人均效能提拔有限。29.41%的成本收入比虽保持稳定,但在营收增速放缓背景下,费用刚性可能挤压利润空间。
科技投入的具体数据未单独披露,但“数智杭银”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体如今信用小微贷款增长30.47%、数字化访客平台生成商机4万条等指标,不过线上信贷不良率抬升也提示与风控能力同步升级。
从现金流量表观察,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下降8.89%,主要因贷款投放增加导致现金流出扩大,这与资产负债表贷款增长16.16%相印证。

投资活动净流出扩大20.34%,表现金融投资规模扩张,但债权投资收益率下降28BP至3.30%,可能影响未来投资回报。筹资活动净流入53.58亿元,主要来自债券发行,但焦点一级资本内生积累能力(ROE 16.00%)与规模扩张速率的匹配度值得持续关注。
综观全局,杭州银行的经营体现呈现三个突出特征:其一,规模驱动模式尚未根本改变,存贷款增速均超15%,但净息差收窄导致利息收入增速滞后;其二,风险管控面临新旧挑战交织,存量风险处置与新兴业务风险并存;其三,战略转型进入攻坚期,科创金融、财富管理等新赛道投入产出周期较长,短期业绩贡献有限。
这些特征在中小银行中具有普遍性,但杭州银行较高的区域经济依存度使其更需要精准把握地方产业结构升级时机。
从均衡术到战略攻坚
面向未来,发起管理层着力三方面改进:首先,优化资产负债摆布,进步零售贷款、绿色金融等低资本消耗业务占比,通过客群细分提拔定价能力;其次,强化动态风险监测,对迁移率异常上升的领域实施压力测试,均衡拨备计提与利润平滑需求;再次,深化负债结构改革,依托交易银行生态圈建设提拔结算存款占比,低落对高成本同业负债的依赖。
此外,需警惕数字化转型中的“重投入、轻产出”倾向,将科技投入精准导向客户体验提拔与运营效率改善。唯有在规模、质量、效益的三维均衡中找准支点,方能在行业分化加剧的竞争格局中持续领跑。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21A02L1U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