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新闻记者郝莹综合报道
2024年12月3日,北京,何梁何利基金2024年度颁奖大会现场,西北大学副校长、化工学院教授范代娣走上领奖台,接过“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的奖章。这是对她数十年科研生涯的褒奖,当时出现在央视新闻联播中的她,并未引起大范围关注。
数月后,财经媒体的一则报道将这位学者推向聚光灯下——任西北大学副校长的“陕西首富”范代娣,身家440亿元,创立巨子生物,持股三角防务,其名下资产一度超过西安本土所有民营企业家。这位在西北大学执教多年、手握多项专利的女教授,以“女首富”的身份广为人知。
图源西北大学官网
从渭北农村走进实行室
据《教育报》报道,范代娣出生于陕西渭南蒲城县一个农村医生家庭,父亲是一位赤脚医生。她年少时就有一个“想救人”的空想。高考填报志愿时,她原想学医,因视力不合格转而进入西北大学学习化学工程。尽管未能成为医生,她始终未曾阔别“健康”这个核心主题。
她是中国生物化工专业的第一位女博士。1994年博士毕业后,她拒绝了留在上海与出国的机会,带着五千元科研启动金经费回到西北大学,在40平方米的小实行室开始了科研征途。
西北大学官方公众号对她的报道中提到,范代娣和她的团队,在三年的时间就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并申请了发明专利。博士实行期间,范代娣经常守在实行室观察分析和监测一整天。范代娣回想,“后来急性胰腺炎下了病危关照,还休学了三个月。”尽管有这样的折磨,也没有影响她的科研进度,在博士毕业并没有论文发表要求的那些年,范代娣三年发表了9篇研究论文,如期毕业。
也是从这里开始,她逐步打开“科研产业化”的通路,最终将实行室里的重组胶原蛋白,做成了百亿级企业的基础核心。
以科研打开“类人胶原蛋白”的大门
2000年,范代娣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生产出类人胶原蛋白,并申请中国第一项相关发明专利。她受国外学者使用动物胶原蛋白制造“人工耳”“人工肾”的启发,提出“类人胶原蛋白”的概念,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重组胶原蛋白,使其与人体胶原蛋白高度相似。这样也解决了动物胶原存在的病毒隐患与免疫排异的问题。
范代娣在担当媒体采访时提到“如果能制备没有免疫排异反应的胶原蛋白,那人造器官就更靠近真正的临床应用,人类距离健康长命的目标是不是能更近一些?”
这项技术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创工艺体系,一举改变了中国在该范畴的“跟跑”局面。
范代娣认为“产品必须走出实行室,才能被社会担当和认可,才能实现用科技造福社会的空想。”但在当年,这样的科研成果转化远非易事。范代娣在科研与产业之间找到一个出口:她以专利作价入股,成立西安巨子生物。
停止2022年上市前,巨子生物累计贩卖额已超过百亿元,成为中国在胶原蛋白赛道最早形成规模化闭环的企业之一。
也正是这家公司,让范代娣在资本世界获得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位置。
“女首富”的资产构成
根据《新财富》杂志报道,目前,范代娣及丈夫严建亚不仅控制了750亿元市值的巨子生物(02367.HK),名下还有一家生产航空锻件的三角防务(300775),市值也有130多亿元。
巨子生物于2022年在港股上市,范代娣夫妇通过juziholding持股56.5%。
三角防务则于2019年成功登岸创业板,严建亚通过三森实业、西安鹏辉及直接持股等,合计控制16.09%股权,穿透后,其实际持股13.77%。
按2025年4月24日收盘价计算,范代娣及严建亚合计持股市值达443亿元,跻身中国创业顶流阵营。
2019年至2024年,巨子生物营收从9亿元暴涨至55亿元,5年5倍多,同期净利润也从5.5亿元增至20.6亿元,扩张速度惊人。
4月28日,巨子生物2024年财报披露,范代娣是公司控股股东及首席科学官。范代娣持股的另一家上市公司,是其丈夫担当董事长的三角防务。
据澎湃新闻,三角防务4月29日披露的2025年一季报表现,严建亚之配偶范代娣持有三森实业投资湖北有限公司82.45%的股权,严建亚担当三森投资实行董事。但天眼查资料表现,范代娣于2024年12月退出三森实业投资湖北有限公司。
本职工作是严厉导师
持有巨额资产的范代娣,多年来一直在西北大学工作任职。高校副校长和女首富的标签并列,让她的身份在舆论场上格外有张力。
学校官网表现,范代娣现任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化工学院院长。分管国际合作部(国际教育学院)、经营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西北大学校媒报道中提到,在学生眼中,范代娣是一位严厉的导师。学生们仍记得她高跟鞋的“噔噔”声意味着实行结果要担当“灵魂拷问”。她事无巨细,要求学生每周汇报进展,亲自修改实行设计。
但她也是学生眼中极“暖”的老师。经常给学生带零食,每次出差都会带特产回来,还会亲手给他们做“槐花麦饭”。
不仅关心自己团队中家庭困难的学生,她还是“陕西红凤工程”的形象大使,资助多名贫困女大学生完成学业。
从科研角度看,她始终坚持走原创门路,不轻言“模仿国外”。在胶原之外,她还带领团队开展人参皂苷、重组蛋白等范畴研究,盼望建立一个以“健康和美丽”为目标的技术平台。
纷至沓来的荣誉面前,范代娣依旧谦谨:“已取得的阶段性科研成果转化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我认为还远远不够。我国有14多亿人口,世界还有几十亿的人口,健康与美丽是所有人共同的生活需求,我们还得加倍努力才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接待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14A08HG9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