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61|回复: 0

拜登确诊恶性前线腺癌,是体检不到位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 小时前|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与单元

2025年5月18日,美国前总统拜登的办公室发布消息,拜登被确诊患有恶性前线腺癌。拜登担任总统时创了美国最高龄总统的纪录,他的年龄以及基于年龄的身体健康质疑也伴随着他失败的竞选连任尝试。现在拜登忽然确诊前线腺癌,还已经转移,自然引发了很多人的疑惑:拜登不是每年都做体检吗?之前的体检怎么没查出癌症?癌症发展不是必要时间的吗?一发现就已扩散是否意味着之前检查有问题?我们先整理一下目前公布出来的拜登总统前线腺癌诊断环境:这事最早可追溯到5月13日,当天美国媒体报道,也获得拜登的发言人证实,在通例体检中,大夫发现拜登的前线腺有一个小肿块(small nodule),必要进一步检查:
5月18日,拜登办公室公布基于后续检查,大夫确定拜登是得了前线腺癌,而且属于恶性类型。拜登办公室的这个声明里,我们还能了解上周拜登检查前线腺的一点被页粳是尿路症状加重(increasing urinary symptoms)。
根据CDC数据,前线腺癌是美国男性里除了非黑素瘤类型的皮肤癌外,第二常见的癌症,2021年,每十万男性中有586例。前线腺癌最主要的一个风险因素是年龄,52%确诊于55-69岁,70岁以上确诊占比42%。拜登已经82岁,碰到前线腺癌并非不可思议。另外,前线腺癌不是一个很容易发现的疾病,从症状上来说,很多前线腺癌患者可能不会察觉明显异常。像泌尿问题这种常见症状,在前线腺癌高发人群——上了年纪的男人里实在太普遍了,很多人也不会注意到。从声明来看,拜登是注意到泌尿问题的症状加重,去做体检,发现得了前线腺癌,这可以说是比力通例的发现方式。声明里关于拜登的前线腺癌,还有两个关键信息,一个是恶性程度,Gleason分数是9,存在骨转移,确实是恶性前线腺癌。Gleason分数是前线腺癌组织活检时依据细胞形态——也就是癌变严重程度做的评分。前线腺组织活检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活检切下来的组织对显微镜来说那是很大一片了,所以可以有很多个视野,不同视野里细胞形态可能也不一样。Gleason分数的基础是对每个视野里细胞癌变状态评分,1分是看上去像正常细胞,2-4是越来越不像正常细胞,5那完全就是癌细胞的样子。病理大夫把一位患者活检里最有代表性的两个视野评分相加,就是Gleason分数。这个分数系统里,6分意味着肿瘤细胞看着挺像正常细胞,会是生长速度缓慢的类型;7分是还有点像正常细胞,风险居中;8分以上就是高风险,癌细胞生长速度可能更快,也有更大概率转移到别的组织。拜登的Gleason分数是9,加上已经确定有骨转移,确如声明所言,碰到了恶性前线腺癌。这里可能就有人会质疑了,拜登不是在总统时每年做体检吗?怎么之前没查出来?不能赶在早期就查出来吗?其实前线腺癌目前没有很好的筛查方式。美国防备疾病工作组当下对前线腺癌筛查的推荐是55-69岁,依据家族史等因素,和大夫商量是否要筛查,70岁以上不建议筛查:
注意即便是可以与大夫商议是否要筛查的55-69岁年龄段,支持筛查的证据级别也很弱,只有C。有些人可能会奇怪,不是有个PSA检查,抽血一查,PSA高了就是前线腺癌?还真没那么简单。PSA等癌症抗原检测是最受误解的医学检测之一。很多人一看这些名字都叫癌症抗原,一查这个不就是查癌症吗?但以PSA为例,不少没有前线腺癌的人也会查出PSA升高,而另外一些真的有前线腺癌的人,PSA也可能是正常的。不普遍推荐基于PSA的前线腺癌筛查,一方面正是由于上述假阳性假阴性可能带来困扰。另一方面,大多数前线腺癌生长缓慢,大规模筛查反而会带来过度诊断、过度治疗的潜在伤害。美国与欧洲都做过前线腺癌筛查的大规模试验,没发现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前线腺癌早筛可以降低前线腺癌死亡率。
由于拜登的年龄,他属于不推荐做前线腺癌筛查的人,因此,不存在体检漏了。而且也如前面说的,他注意到身体变化去检查,查出是前线腺癌,是比力通例的环境。说到80多岁老男人得前线腺癌,十几年前还有一个著名案例:
2012年,当年“年仅”81岁的巴菲特也确诊前线腺癌,他是大夫通过PSA水平增高推测,接下来做组织活检,发现患有早期前线腺癌。巴菲特也做了相干治疗(放疗)。可巴菲特的前线腺癌处理过程在医学上争议很大。哈佛医学院的泌尿系统癌症专家Garnick大夫就指出PSA检测在这里导致了一系列不必要的诊断治疗。前线腺癌整体生长缓慢,巴菲特81岁高龄,由于做了PSA检测,明明没有转移性癌症,还去做活检,风险大于收益——当时匹茨堡大学医学院的一位前线腺癌专家在网上评价如果自己的住院医给一个81岁非转移性前线腺癌的老头做活检,他一定把这住院医就地开除。巴菲特都可以采用观察的手段,因为要考虑像他采用的常见治疗方式放疗,还是有副作用的。对于生长缓慢的早期前线腺癌,那么一把年纪了,积极治疗未必是正确的选择,可以定期检查着,依据环境变化再决定是否治疗。回到拜登,他检测出来已经是出现骨转移的恶性癌症了,这是否是没有早筛的遗憾呢?其实消息稿里提到的第二点关键病情信息就是他的前线腺癌对激素治疗敏感。有些前线腺癌细胞依赖雄性激素才能生长,也就是对激素敏感。对这种前线腺癌,如果已经发生转移,拜登就是云云,虽然无法治愈,但通过激素阻断与化疗,也能获得较长的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在5-6年,也就是一半患者在5-6年后仍然存活。只是前线腺癌细胞很“聪明”,堵截激素供给后终极会进化到不依赖激素也能活的程度,那时就是激素不敏感,或是去势抵抗性前线腺癌了,预后更差。可即便云云,现在也有更新的治疗手段在改善治疗。比如一种名叫Pluvicto(分子Lu-PSMA-617)的新药,把放疗药物链接到靶向前线腺癌细胞的分子上,在临床试验里展示了非常好的效果。拜登已经82岁,虽然确诊癌症在恶性阶段并非理想,但综合前线腺癌的整体治疗环境,他仍然可以有多年充满意义的生命。最后,拜登多年来一直不遗余力推动癌症研究,包括他主导的Cancer Moonshot。奥巴马在拜登确诊前线腺癌的消息公布后就在社交媒体上提到“没有人比拜登为找寻癌症治疗突破做得更多”:
这并不夸张,更值得尊敬。






订阅关注防失联












前沿医药,请关注







参考资料
https://www.cnn.com/2025/05/18/politics/joe-biden-prostate-cancer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19A04ESM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