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杨益莹
“日啖荔枝三百颗。”又到了荔枝上市的甜蜜季候,许多人都做好了随时开炫模式。
但如果真像苏轼诗中写的那样,每天吃下数百颗荔枝,那恐怕是要患上“荔枝病”。
近日,福建厦门一6岁女童,空腹一口气吃了十几颗荔枝后出现嗜睡冒冷汗。送医检查发现血糖只有3点多,医生诊断这是“荔枝病”,给孩子喝了两支葡萄糖水。15分钟之后孩子慢慢缓解过来了,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无独有偶,广东一女子过量食用10斤荔枝,越日睡醒出现头晕不适、持续性鼻出血等症状,紧急就医后被诊断为“荔枝病”。
什么是“荔枝病”呢?
郑州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田勇介绍,“荔枝病”也叫“低血糖急性脑炎综合征”,发病人群以4~11岁的儿童较为多见。
“荔枝病”一旦发生会导致人体出现低血糖现象,甚至可能引发低血糖性脑病,症状轻的人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悸气促、面色苍白口渴、饥饿等症状。
重者会四肢厥冷、脉搏细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意识含糊、瞳孔缩小、突发昏迷甚至引发低血糖性脑病、肝损伤、肿大乃至休克。如果不及时救治可在数小时之内危及生命。
不过也不用太担心,需同时满意“空腹+大量吃+未成熟荔枝”三个条件并且是在出现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和暴发性脑病发作的情况下,才可能吃荔枝致死。
空腹大量吃荔枝,为什么会诱发低血糖症?
荔枝中的果糖转化成大量葡萄糖,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大量胰岛素,从而给肝脏传递错误信号引发的“低血糖症”。
那么,什么是吃荔枝的“精确打开方式”呢?
田勇表现:“建议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每次食用荔枝的数量应少于5颗。由于儿童的肝脏储存糖原能力相对较弱,食用过多荔枝后,易因糖分代谢异常引发健康问题。成人每次食用荔枝的数量不宜超过10至15颗。”
哪类人容易在吃荔枝后,出现“荔枝病”?
1、儿童群体
尤其是4至11岁的儿童。儿童的肝糖原储备不足,血糖调节能力仅为成人的1/3,且代谢解毒能力较弱。
2、营养不良者
这类人群体内糖原储存少,身材的营养储备不足,食用荔枝后,更易出现低血糖反应。
3、空腹人群
空腹时人体血糖程度较低,此时食用荔枝,荔枝中的果糖不能及时转化成葡萄糖,同时会刺激胰腺分泌大量胰岛素,分解血糖,从而导致血糖“断崖式”下降,更容易引发“荔枝病”。
4、慢性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血糖颠簸大,食用荔枝后可能会使血糖出现较大颠簸,增加“荔枝病”的发病风险;肝肾功能异常者代谢能力差,无法及时将荔枝中的有害物质代谢排出,也容易引发“荔枝病”。
5、过敏体质者
部分过敏体质者可能对荔枝中的某些成分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喉头水肿等过敏反应,严重时也可能引发类似“荔枝病”的症状。
健康问题,足不出户,在线咨询来顶端新闻“我想@名医”吧下面是操作视频,可以收藏自用或者转发给身边的亲朋好友让更多人能及时得到帮助~
如果你还有更多想要咨询的问题也欢迎您扫码添加健康小助手获取一对一指导
(扫码添加小助手)
来源:家有小宝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02A083H4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