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04|回复: 0

[汽车天地] 聆讯倒计时30天!奇瑞连夜“动刀”,李学用扛起四大事业部生死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 小时前|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统计,2025年以来有高达165家内地企业正在排队登陆港交所,其中已有45家企业成功通过港交所聆讯。这45家企业从提交上市申请到通过聆讯最短仅用了1天时间,其中有11家仅用不到1个月时间。
整车企业赴港上市一向不易通过,此前蔚小理都是先登陆美股再转而在香港二次上市,零跑几乎也是压着6个月有效期通过聆讯,而像威马、哪吒更是冲击港股未果。今年2月,奇瑞汽车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如今距离6个月的聆讯资料有效期仅剩不到一个月时间。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关键时刻,奇瑞却突然展开了一次罕见的组织架构重组,内部正式组建起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星途事业部、艾虎事业部(艾瑞泽与瑞虎)、风云事业部、QQ事业部,并由奇瑞执行副总裁李学用统管。一边是资源市场的缄默沉静迷雾,一边是企业内部的锐意改革,奇瑞的这场内部改革,其意毫无疑问是想要向资源市场展示更清晰的业务架构和增长逻辑。


IPO的阻力:国内市场的短板与结构失衡
2024年是奇瑞营收和业绩双双增长,营收同比增长超过50%,首次达到4800亿元。全年累计销量达到260万辆,同比增长38.4%,也创造了奇瑞集团年销量的历史新高。
但奇瑞最响亮的一张“名片”还是在外洋市场。2024年奇瑞集团出口汽车超114万辆,同比增长21.4%,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反观奇瑞在国内的销量仅145.9万辆,在国内市场份额长期徘徊在二线阵营,与比亚迪、吉利等头部车企差距显著。


别的,奇瑞销售新能源汽车累计58.4万辆,固然同比暴涨232.7%,但与其他头部车企相比,奇瑞新能源车的盘子并不大。
放在奇瑞内部来看,新能源车销量也仅占总销量的22.5%,不到四分之一。如果从出口来看,传统燃油车仍然是奇瑞出口的绝对主力,2024年达到86万辆,而新能源车出口量不到3万辆。反映到营收上,奇瑞的招股书中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奇瑞74.8%营收依赖燃油车,新能源收入占比仅16%。


国内市场短板和油电结构失衡,是奇瑞的两大隐患。而隐患已在2025年开始逐渐显现。
2025年上半年,奇瑞出口55万辆,同比增长仅3.3%,固然蝉联中国车企出口第一,但增速已经放缓。外洋风险反而会为奇瑞的IPO带来更大不确定的影响。比如奇瑞外洋营收的“大头”俄罗斯市场,在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与政策环境收紧的双重压力下,2025年俄进口关税已上调至20%-38%,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从销量看,奇瑞新能源车确实在大幅度增长,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销量占比已经增至28.5%,但是由于中国新能源市场太卷了,红利能力依然低于油车。过去奇瑞可以依靠出口得到的丰厚利润反哺国内市场的价格战,但如果外洋市场受阻,终极也将会拉低整体营收,甚至是国内市场的销量体现。
资源市场向来看的不是当下,而是将来的发展。出口风险增大,新能源贡献低,对奇瑞的IPO成功与否,股票定价的高低都有着不利的影响。


国内市场症结:管理效率低下与资源浪费
无论是加速提升新能源车的贡献,还是规避外洋市场的风险,又或者是为了应对下半场的淘汰赛,激活资源市场的信心,归结下来都是要把改革重心放在国内市场。
中国车企总是在扩张和整合的不断重复中前行,在这一轮新能源车崛起时,各人都争相扩张,而如今又到了整合的时候。在此之前,比亚迪、吉利、长城都已经开启了不同程度的内部整合,目的都是战略聚焦、提升效率、强化协同、淘汰内耗,奇瑞也不例外。


在乘用车领域,奇瑞集团相继结构了奇瑞、捷途、星途、iCAR、智界五大品牌,各自独立运营,还形成了星途星纪元、捷途山海、iCAR等新能源序列,以及奇瑞瑞虎、奇瑞星途(燃油车)等序列。


这种“多生孩子好打架”、“内部赛马”的策略,不但卷的是竞争对手,更卷的是内部资源。奇瑞主品牌下各种车型系列繁杂,用户辨识度低;部分车型产品存在定位重叠,技术重叠,产能重叠的风险。


就拿新能源品牌星纪元与合作品牌智界来说,二者就相互掣肘。星途星纪元ES与智界S7价格带高度重叠,导致产能分配冲突。2024年智界S7因产能不足延迟交付,部分订单被转给星纪元ES,就曾经引发内部争端。
今年5月,奇瑞曾经向外界展示过一次风云A9L与星纪元ES的双车对碰实行,这次实行的目的是让用户直观感受奇瑞汽车的安全代价,但是又颇有一些“同室操戈”的生动写照。事实上,这两款车型的价格区间也是高度重叠。


今年5月尾,建立两年的大卓智能被爆解散。奇瑞汽车官方宣布,将旗下子公司雄狮科技、大卓智能与研发总院相关业务进行整合,统一建立“奇瑞智能化中心”。在完成了技术路径的整合后,必然就是要厘清品牌矩阵,锚定市场分层。


星途事业部是奇瑞自己的高端梦,艾虎事业部是燃油车的“现金牛”,风云事业部是攻坚新能源的“先头兵”,QQ事业部则重要负责抢夺下沉市场。各人各自明确分工,接受统一领导,不再各自为战。捷途、iCAR、智界三个品牌性格和用户画像已经非常光显的事业部,则继续保持独立。
这样既有利于国内市场的作战,也向资源市场展示一个更清晰、更高效、更有投资代价的形象。


写在最后:
但是,架构上的调整只是改革第一步,奇瑞试图以此闯过目前IPO的这一关,但架构清晰并非面子工程,相应物理层面的整合易行,深层次的资源冲突、品牌区隔与协同效能提升道阻且长。改革最后能否为奇瑞的国内市场体现带来卓有成效的改变,还取决于管理者的聪明和执行。
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建立后,资源分配的大权系于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李学用一人。这意味着接下来的实战中,李学用要考虑四大品牌事业部如何共享技术、渠道、供应链,制止各自为战。比如各个品牌的特色如何保持?渠道要不要合并?服务流程要不要统一?另外,还要考虑让家里的这几个孩子感受到公平公正,在激发内部活力与制止内耗之间找到平衡。李学用肩上的担子不轻。
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绝不会是改个部门名字,换个负责人那么简单。它考验的是奇瑞这位“理工男”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进行精细化管理和长远战略结构的真实能力。这步棋走得对不对,结果好不好,如今下结论还为时过早。(文/优视汽车 老炮 )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接洽删除,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14A02XTU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