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rgba(0, 0, 0, 0.9)]7月25日,饮用水品牌怡宝母公司——华润饮料(2460.HK)[color=rgba(0, 0, 0, 0.9)]在红利预警中预计,2025年上半年红利将同比下降20%至30%,远低于市场原先预期的双位数增长。
[color=rgba(0, 0, 0, 0.9)]华润饮料发布业绩预警后,市场反应强烈,股价大跌。7月28日,公司股票开盘就大幅下跌,全天跌幅为13.08%。[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截至7月31日收盘,华润饮料股价报收11.42港元/股,最新市值降至[color=rgba(0, 0, 0, 0.9)]273.9[color=rgba(0, 0, 0, 0.9)]亿港元。

[color=rgba(0, 0, 0, 0.9)]为何净利润大跌?[color=rgba(0, 0, 0, 0.9)]华润饮料管理层在分析师会议中指出,包装水行业竞争加剧推高销售与分销开支,叠加产品组合变化导致毛利率下滑,是利润下滑的主因。
[color=rgba(0, 0, 0, 0.9)]图源:华润饮料公告[color=rgba(0, 0, 0, 0.9)]饮用水是怡宝的命脉(占收入近九成),但纯净水战场在2024年风云突变。
[color=rgba(0, 0, 0, 0.9)]农夫山泉杀了个“回马枪”,时隔24年推出绿瓶纯净水,直接将价格砸到1元以下。
[color=rgba(0, 0, 0, 0.9)]很快,娃哈哈、康师傅闻风而动,纷纷祭出低价策略。这场“地板价”战役,精准打击了怡宝的核心价格带。

[color=rgba(0, 0, 0, 0.9)]效果立竿见影:2024年,怡宝小瓶水收入稀有下滑近9%,虽被大包装水增长部门抵消,但整体饮用水收入仍跌了2.75%,是多年来的首次萎缩。
[color=rgba(0, 0, 0, 0.9)]为了守住份额,2025年怡宝不得不“烧钱”反击:春节联名国家队广告刷屏、广东电视台高频曝光、线下促销补贴不断——每一分市场份额,现在都靠真金白银堆砌。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饮料能成为“第二春”吗?
[color=rgba(0, 0, 0, 0.9)]眼看卖水赚钱变难,华润饮料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饮料市场。
[color=rgba(0, 0, 0, 0.9)]饮料业务增长确实亮眼,2022-2024年饮料业务分别增长[color=rgba(0, 0, 0, 0.9)]37.3%[color=rgba(0, 0, 0, 0.9)]、[color=rgba(0, 0, 0, 0.9)]49.0%[color=rgba(0, 0, 0, 0.9)]、[color=rgba(0, 0, 0, 0.9)]30.8%[color=rgba(0, 0, 0, 0.9)],收入占比也从4.6%爬升至10.3%。
[color=rgba(0, 0, 0, 0.9)]2025上半年,怡宝新品麋集发作:至本清润推出炖梨味和轻巧装、蜜水上新青提味、联名小黄鸭玩转IP、无糖茶“佐味茶事”升级,并孵化了新咖啡品牌“焰焙”。

[color=rgba(0, 0, 0, 0.9)]图源:华润饮料官网[color=rgba(0, 0, 0, 0.9)]然而,这条“第二曲线”的培育,并不容易,要想在从竞争激烈、巨头盘踞的饮料市场“虎口夺食”,华润饮料必须攻克渠道、品牌和供应链三大关:
[color=rgba(0, 0, 0, 0.9)]在饮料渠道层面,华润饮料不占优势。怡宝虽有300万家网点,但饮料主战场在高端便利店和精品超市——这些地盘早被农夫山泉(茶π)、康师傅、三得利等巨头牢牢把控。想挤进去?得额外砸钱。
[color=rgba(0, 0, 0, 0.9)]不止买水,还卖饮料。消费者心中“怡宝=水”的标签根深蒂固。新推的“佐味茶事”升级版,想靠“0糖0卡”突围,但消费者更认“东方树叶”或三得利。扭转认知,必要持续且不确定的巨额营销投入。
[color=rgba(0, 0, 0, 0.9)]供应链才是硬实力。做水和做饮料是两套逻辑。饮料更复杂的原料(果汁、茶浓缩液、咖啡粉)和工艺,对怡宝现有以水为主的供应链提出新考验,改造或新建生产线意味着成本压力。

[color=rgba(0, 0, 0, 0.9)]阵痛期有多长?
[color=rgba(0, 0, 0, 0.9)]怡宝正削减低效经销商、发力直营和线上渠道,但阵痛不可避免:经销商调整大概导致局部断货,直营的冷链和电商运营推高成本,线上价格透明又挤压利润。
[color=rgba(0, 0, 0, 0.9)]管理层称影响是“阶段性”的,但市场耐烦有限。
[color=rgba(0, 0, 0, 0.9)]高盛下调评级至“中性”,目标价从16.4港元下降到12.1港元,直言未来三年红利预测需下调超25%。瑞银虽维持“买入”评级及18.03港元目标价,但也以为红利警示“将对整个饮料板块产生负面影响”。
[color=rgba(0, 0, 0, 0.9)]华润饮料的业绩预警,正是瓶装水行业惨烈竞争的缩影——增长放缓,巨头贴身肉搏,价格战成为最直接的武器。
[color=rgba(0, 0, 0, 0.9)]这也揭示了一个消费品牌的转型困境:从依赖单一明星产品(饮用水)转向多元化(饮料),每一步都伴随着巨额的投入和未知的风险。
[color=rgba(0, 0, 0, 0.9)]短期看,营销战、新品孵化、渠道调整带来的利润阵痛难以避免。华润饮料的主动求变,这场布满挑战的转型马拉松,才刚刚开始。消费者手中的下一瓶爆款饮料,是否会有华润饮料的身影?时间与持续的投入,将给出答案。
[color=rgba(0, 0, 0, 0.9)]来源:经理人管理实践
[color=rgba(0, 0, 0, 0.9)]文:景川
[color=rgba(0, 0, 0, 0.9)]编辑:季生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801A07GB6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