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51|回复: 0

科学家在深海钻取微球粒,证实1.28万年前地球遭巨型彗星撞击,引发全球毁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小时前|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英媒8月9日报道,海底的一项发现揭示了一场劫难性事件的证据,该事件可能与传说中的失落之城亚特兰蒂斯的毁灭有关。包括着名作家格雷厄姆·汉考克在内的一些研究职员恒久以来一直提出,大约12800年前,一颗巨型彗星穿过地球大气层,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毁灭性劫难,导致先进文明消失。
只管亚特兰蒂斯本身仍无确凿证据,但科学家如今已发现地球化学线索,支持这一被称为新仙女木期的劫难性事件理论。颇具争议的新仙女木期撞击假说(YDIH)认为,地球曾穿过一颗解体彗星的碎片带。


由此产生的撞击和冲击波使巨大的冰盖变得不稳定,引发大规模大水,扰乱了关键的洋流,并触发了气候的迅速变冷。如今,由南卡罗来纳大学领导的研究职员在巴芬湾海底沉积物中发现了金属碎片,如彗星尘埃和数千个微小的微球粒,这进一步支持了彗星撞击理论。
该研究的合著者、考古学家马克·杨在接受《每日邮报》采访时表示:“新仙女木期的开始与全球人类人口动态的显著变化有关,只管主要是在北半球。过去几年,多项独立研究已明确表明,大多数灭尽的大型动物物种都是在这一时期消失的。”
许多主流科学家认为,气候变冷并非由彗星引起,而是由冰川融水涌入大西洋所致。大量淡水的涌入削弱了将暖和热带海水向北输送的洋流,从而导致气温下降。
然而,杨指出:“在过去的10万年里,类似的降温事件发生了数十次,但没有一次像新仙女木期那样导致大型动物灭尽、人类人口消失或在全球范围内留下撞击碎片层。


“此外,新仙女木期开始时,融水涌入海洋的规模比以往事件大几个数量级,导致全球海平面在瞬间上升超过4.9米,而过去类似降温期间的海平面上升则微不足道。”
该团队分析的沉积物岩芯作为汗青记载,保存了数千年来沉积的泥、沙和颗粒层。通过研究这些岩层,科学家可以重建过去的气候、生态系统和地质事件。
这四个岩芯是从巴芬湾约992公里范围内的差别地点采集的,从琼斯海峡附近的浅水区到戴维斯海峡附近的深水区均有涉及。岩芯采集的水深在500米至2400米之间。
研究职员在距今12800年的沉积物岩芯层中发现了富含铁和硅的微小球形颗粒,即微球粒。
这些微球粒在极高温度下形成,具有气泡、分支表面图案和流线型形状,表明它们曾在空气中高速飞行。
富含铁的微球粒还含有小团低氧金属,其化学身分介于铬铁矿和铬磁铁矿之间,这两种矿物在某些类型的陨石和撞击材料中均有发现。
在克里斯托弗·R·摩尔的带领下,研究职员还在含有微球粒和彗星尘埃的同一沉积物层中检测到了铂元素的显著增加。铂是一种稀有元素,在发生地外撞击时常常会富集。
此外,研究职员还发现了熔融玻璃碎片和颗粒,包括含有富铁颗粒和石英的熔融团块,这些物质在极高温度下熔化或沸腾。这些物质还包括富含铁、铬、钾和钛的玻璃。
在岩芯的新仙女木期边界层中,研究职员还发现了熔融的铬铁矿、铁铬镍合金、氧化铁和钨的小团块,它们熔合在石英和磁铁矿颗粒上。这些金属团块主要由天然镍、铁铬镍合金和铬铁矿组成,它们与在南卡罗来纳州发现的、被认定为彗星尘埃颗粒的矿物上的熔融飞溅物非常相似。


杨夸大了这一海洋证据的重要性:“在此之前,从未有海洋沉积物岩芯被用于检验新仙女木期撞击假说。
“这是自2007年该假说提出以来,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基于海洋的地球化学证据。“重要的是,这是首次有人进行尝试,而在首次尝试中就发现这一证据是非常有希望的。从技术上讲,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在海洋岩芯中的证据复现率达到了100%。”
研究团队表示,这些发现表明在新仙女木期事件开始时发生了地球化学异常,但它们并未提供直接证据支持撞击假说。需要更多研究来确认这些发现是否确实是撞击的证据,并确定撞击与气候变冷之间的确切接洽。
摩尔说:“我们在深海沉积物中识别出新仙女木期撞击层,这凸显了海洋记载在拓宽我们对这一事件及其气候影响的理解方面的潜力。”
合著者穆罕默德·巴卢沙博士补充道:“很高兴能将我们独特的纳米分析工具应用于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即分析新仙女木期期间天生或被输送到巴芬湾岩芯采集地的纳米颗粒。
“我们总是乐于利用我们的工具来支持同事并探索新的领域。”
(原文标题:Mystery of Atlantis deepens as ocean floor discovery hints at ancient catastrophe)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810A021OT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