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32|回复: 0

本轮牛市买什么,保举5个方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 小时前|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olor=rgba(0, 0, 0, 0.9)]2025年6月23日以来,A股市场开启新一轮强势上涨行情。上证指数自3360点附近启动,在短短一个多月内连续突破3400点、3500点、3600点三大整数关口,形成"阶梯式跃升"态势。这一快速突破不仅有效凝聚市场信心,更通过赚钱效应吸引增量资金加速入场,两市成交额中枢从1.2万亿跃升至1.8万亿左右,形成"指数上涨-资金流入-成交放量"的正反馈循环,牛市氛围日益浓厚。
[color=rgba(0, 0, 0, 0.9)]数据上看,6月23日至8月7日,万得全A上涨11.65%,其中,科创综指、创业板指分别涨17.26%和16.57%,居主要指数前列;沪深300、上证指数分别涨6.97%和3.33%,涨幅靠后。行业层面,国防军工(20.69%[color=rgba(0, 0, 0, 0.9)])、通讯(19.55%[color=rgba(0, 0, 0, 0.9)])、钢铁、机械装备、有色金属涨幅靠前,均超过16%;公用事业(0.87%[color=rgba(0, 0, 0, 0.9)])、食品饮料(0.95%[color=rgba(0, 0, 0, 0.9)])、银行、石油石化、交通运输涨幅垫底,均不超过2%。
[color=rgba(0, 0, 0, 0.9)]在牛市投资中,主线思维堪称核心法则。[color=rgba(0, 0, 0, 0.9)]能否精准识别并坚定拥抱主线,不仅直接决定收益的天花板高度,更深刻影响决策的容错空间,是牛市里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的关键前提。下文将深入剖析近期涨幅前五的行业驱动逻辑,希望能助力大家前瞻性捕捉牛市主线机遇。
[color=rgba(0, 0, 0, 0.9)]1、国防军工
[color=rgba(0, 0, 0, 0.9)]6月23日至8月7日,申万国防军工指数累计上涨20.69%,显著跑赢同期上证指数及沪深300指数。板块内142家个股中,长城军工、北方长龙、国睿科技、恒宇信通4家翻倍,36家涨幅超30%;二级行业层面,地面兵装上涨52.86%居首,帆海装备、航空装备、航天装备、军工电子涨幅均在20%左右。推动板块上涨的核心动力主要来自三方面因素的共振:
[color=rgba(0, 0, 0, 0.9)]第一,地缘政治紧张,驱动军贸逻辑升温。[color=rgba(0, 0, 0, 0.9)]俄乌冲突持续胶着、中东局势恶化等地缘事件不仅直接推高全球军费开支,更促使北约成员国纷纷承诺增加国防预算,尤其是德国等欧洲国家通过深化国防合作进一步刺激军贸市场扩张。在全球主要国家纷纷增大国防开支的景下,中国军贸凭借"侦-控-毁"全链条体系化输出能力,叠加性价比优势与技术转让模式,出口竞争力持续增强,相关观点认为兵装领域正迎来"历史级别Beta机遇"。
[color=rgba(0, 0, 0, 0.9)]第二,军工行业正迎来基本面驱动的周期拐点。[color=rgba(0, 0, 0, 0.9)]短期来看,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装备列装任务紧迫,预计三季度将迎来订单确认高峰;同时,“十五五”规划编制启动叠加建军百年目的邻近,共同推动新型号装备加速列装。行业数据验证了这一趋势:在73家军工上市公司中,已有41家预告2025年中报业绩预增,其中船舶、导弹、军工电子等细分领域复苏尤为显著,机构持仓也同步回升。
[color=rgba(0, 0, 0, 0.9)]中恒久支撑因素同样明确:一是军贸有望成为行业增长的第二曲线;二是低空经济、海洋经济等新域新质产业加速发展,成长空间广阔;三是行业整体估值仍有提拔潜力。
[color=rgba(0, 0, 0, 0.9)]第三,重大事件为板块上涨提供有力催化。[color=rgba(0, 0, 0, 0.9)]历史数据表现,阅兵前后军工板块通常有显著超额收益,2015年、2019年阅兵期间板块均跑赢大盘。本次9月3日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恰逢"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规划编制窗口,装备展示内容与后续军费投向关联紧密,被视为观察行业发展方向的紧张窗口,引发主题交易资金提前布局。
[color=rgba(0, 0, 0, 0.9)]向前看,市场普遍认为军工板块布局性行情仍将延续。[color=rgba(0, 0, 0, 0.9)]结合历史经验看,短期行情大概率会延续至阅兵前后。详细看,军贸出海、新域新质、主机厂等方向持续性更强,而缺乏业绩支撑的题材股大概回调,投资者需关注8-9月订单落地情况及阅兵事件催化,适时优化持仓布局。
[color=rgba(0, 0, 0, 0.9)]2、通讯
[color=rgba(0, 0, 0, 0.9)]6月23日至8月7日,申万通讯指数累计上涨19.56%,显著领跑市场。板块内130只个股中,20家涨幅超30%。推动板块上涨的核心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因素的共振:
[color=rgba(0, 0, 0, 0.9)]第一,全球算力基础设施投资加码,AI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color=rgba(0, 0, 0, 0.9)]海外方面,北美云服务提供商(CSP[color=rgba(0, 0, 0, 0.9)])资本开支持续扩张,谷歌已将2025年资本开支上调至850亿美元,Meta、微软等巨头也正加速建设AI数据中心集群;同时,英伟达GB300芯片的量产及CPO互换机的商用,直接动员了高速光模块需求的激增。聚焦国内,政策层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获国务院通过,叠加H20芯片重返中国市场,有效缓解了算力芯片短缺题目,进一步刺激了国产算力产业链的建设热情。
[color=rgba(0, 0, 0, 0.9)]数据表现,板块内超三成企业发布的中期业绩预告表现净利润增速超过30%,其中光模块、通讯装备等细分领域盈利弹性尤为突出。例如,新易盛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328%-385%,中际旭创预增53%-87%,超预期的业绩成为支撑股价的核心基础,也有力验证了产业的高景气状态。
[color=rgba(0, 0, 0, 0.9)]第二,通讯领域的技术革新与政策红利形成双重催化。[color=rgba(0, 0, 0, 0.9)]技术突破上,空芯光纤商用取得关键进展,中国移动成功将深港交易所间数据传输时延降至1.07毫秒,显著降低了传输损耗和非线性效应;5G-A技术在多频段聚合与高阶调制领域也取得显著进展,峰值速率达到6.36Gbps,为低时延、高可靠应用场景的落地提供了坚实支撑。
[color=rgba(0, 0, 0, 0.9)]政策驱动上,国内“千兆城市”建设深化推进,以及将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明确纳入新质生产力发展范畴,共同驱动着通讯网络的扩容与升级需求。市场对这一趋势反应积极,通讯网络装备及器件(申万三级指数)期间涨幅高达36.98%,远高于其他子板块,充分印证了市场对硬件升级大趋势的高度认可。
[color=rgba(0, 0, 0, 0.9)]向前看,短期业绩兑现窗口下,板块行情有望延续至3季度末。[color=rgba(0, 0, 0, 0.9)]详细来看,光模块、液冷技术、卫星通讯三大细分方向具备更强持续性——光模块受益于800G放量与1.6T迭代双击,液冷技术在AI数据中心PUE管控政策下加速渗透,卫星通讯则迎来低轨组网密集发射期;而缺乏订单支撑的概念题材股大概面对回调压力。
[color=rgba(0, 0, 0, 0.9)]投资者需重点关注两大关键节点:一是2025Q4北美云厂商资本开支指引(预计8月底陆续披露[color=rgba(0, 0, 0, 0.9)]),二是国内"人工智能+"行动细则落地进度,优先布局兼具技术壁垒与业绩确定性的核心标的。
[color=rgba(0, 0, 0, 0.9)]3、钢铁
[color=rgba(0, 0, 0, 0.9)]6月23日至8月7日,申万钢铁指数累计上涨19.46%,显著跑赢同期大盘。板块内46只个股中,7家涨幅超30%。核心驱动逻辑源于政策催化、基本面修复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color=rgba(0, 0, 0, 0.9)]政策层面[color=rgba(0, 0, 0, 0.9)],"反内卷"战略成为核心推力。中央财经委会议明确推动落后产能退出,为钢铁行业供给调解定调;工信部即将出台钢铁行业稳增长方案,强化供给收缩预期;叠加唐山限产及行业自律控产落地,动员粗钢产量下滑,2025年上半年日均产量持续下降,同比降幅3.0%。产量收缩推动社会库存由增转降,供需布局得到实质性优化,对板块行情况成持续催化。
[color=rgba(0, 0, 0, 0.9)]基本面视角[color=rgba(0, 0, 0, 0.9)],在本钱改善、需求布局优化与盈利修复的三重驱动下,钢铁行业呈现强劲复苏态势:本钱端,铁矿石与焦煤价格持续走低,焦炭历经十轮提降累计降幅达460元/吨,显著削减钢厂生产本钱,247家钢企盈利率升至65.37%;需求端呈现"内需疲软外需补"特性,尽管地产拖累仍在,但1-6月钢材出口量同比增长,叠加基建和制造业需求平稳增长,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占比提拔,共同支撑钢价企稳;盈利端表现尤为亮眼,上半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激增13.7倍至462.8亿元,位列31个工业大类增速首位,山东钢铁等企业吨钢毛利显著改善,购销差价扩大超200元/吨,行业基本面修复动能全面增强。
[color=rgba(0, 0, 0, 0.9)]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资金持续流入推动板块估值修复,7月以来主力资金多次净流入,申万钢铁指数市净率从历史低位反弹,柳钢股份、西宁特钢等标的涨幅超70%,反映资金对政策预期的积极博弈。
[color=rgba(0, 0, 0, 0.9)]向前看,市场对钢铁板块行情持续性呈现阶段性分化。[color=rgba(0, 0, 0, 0.9)]短期政策与本钱共振形成明确支撑:若“反内卷”政策落地推动实质性减产,供给端优化逻辑将进一步强化;需求端同步发力,基建和制造业投资企稳、出口韧性延续及库存低位运行,共同为钢价提供坚实支撑。
[color=rgba(0, 0, 0, 0.9)]中期来看,行情持续性依靠基本面验证。动能层面,行业自发性减产已部分改善景气度,政策加码迫切性有所降低;同时,若需求复苏不及预期或政策执行力度减弱,涨势大概放缓,需警惕基本面与预期差带来的调解压力。
[color=rgba(0, 0, 0, 0.9)]4、机械装备
[color=rgba(0, 0, 0, 0.9)]6月23日至8月7日,申万机械装备指数累计上涨16.81%,显著跑赢大盘。板块内592只个股中,6家涨幅翻倍,98家涨幅超30%。细分板块层面,除轨交装备涨幅不足10%外,通用装备(20.31%[color=rgba(0, 0, 0, 0.9)])、专用装备、工程机械、自动化装备等均涨超15%。本轮行情由政策催化、产业升级、出口韧性及技术突破形成多重驱动:
[color=rgba(0, 0, 0, 0.9)]政策层面[color=rgba(0, 0, 0, 0.9)],7月19日开工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总投资约1.2万亿元)释放约1800亿元机械装备需求,高海拔复杂工况特性大幅提拔工程机械采购量,叠加国家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市场热情被成功点燃,支撑板块走出政策催化行情。
[color=rgba(0, 0, 0, 0.9)]产业层面[color=rgba(0, 0, 0, 0.9)],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落地成为紧张催化。详细看,智元机器人与宇树科技联合中标1.24亿元订单,聚焦仓储、产线辅助场景;宇树UnitreeR1量产机型降至3.99万元,大幅降低贸易场景渗透门槛。技术端,特斯拉OptimusGen3提拔运动灵活性与工业操作能力,字节跳动GR-3优化视觉识别与自主决策,共同拓展应用边界。消息催化方面,宇树科技启动IPO辅导,绿的谐波等核心零部件企业明确2027年159万台产能规划,标志行业从技术验证迈向业绩兑现期。
[color=rgba(0, 0, 0, 0.9)]与此同时,[color=rgba(0, 0, 0, 0.9)]出口端展现强劲韧性[color=rgba(0, 0, 0, 0.9)],面对美国关税壁垒扰动,国内企业通过全球化产能布局实现对冲,2025年6月发掘机出口同比增长19.3%,叉车行业出口量同步增长17.2%,杭叉团体、安徽合力海外市占率持续提拔。叠加技术革命驱动高端装备升级,智能化改造需责备面爆发,进一步激活市场热情。
[color=rgba(0, 0, 0, 0.9)]向前看,机械装备板块短期支撑明确,高景气度有望延续至4季度[color=rgba(0, 0, 0, 0.9)],主要驱动因素包括:8月世界机器人大会将发布新技术,特斯拉OptimusGen3量产时间表明确;重大基建项目进入装备采购高峰,高原特种装备订单可见度提拔;中美关税缓和推动东南亚产能利用率回升至80%以上。
[color=rgba(0, 0, 0, 0.9)]中期增长动能与风险并存,人形机器人降本提速(价格降幅达40%[color=rgba(0, 0, 0, 0.9)]),2026年全球销量或破10万台,核心部件需求激增,"十五五"制造业技改政策启动自动化装备替换周期,但板块估值较高,部分个股涨幅透支业绩,人形机器人场景落地及内需增速存在不确定性。
[color=rgba(0, 0, 0, 0.9)]投资建议上,可关注人形机器人量产受益链、核心基建驱动标的、出口链龙头三大主线,重点布局技术壁垒深厚的细分领域,同时需跟踪估值水平与订单节奏,防范高位回调风险。
[color=rgba(0, 0, 0, 0.9)]5、有色金属
[color=rgba(0, 0, 0, 0.9)]6月23日至8月7日,申万有色金属指数累计上涨16.36%,细分领域呈现显著分化。其中,稀土、磁性材料及能源金属领涨,工业金属中的铜和铝次之,贵金属表现相对滞后。此轮上涨由三重因素共振驱动:
[color=rgba(0, 0, 0, 0.9)]第一,政策预期强化供给优化。[color=rgba(0, 0, 0, 0.9)]7月工信部推动十大行业"反内卷"政策落地,明确要求有色金属行业"调布局、优供给、镌汰落后产能"。电解铝领域严控新增产能并强化资源自给率要求,铜冶炼端加速老旧产能出清。政策引导下,行业供给格局重塑预期升温,尤其稀土作为战略资源,受产业政策倾斜更为显著。叠加商务部加快稀土磁材企业出口审批,下游新能源及低空经济领域需求释放通道拓宽,磁材企业订单量提拔,进一步推升板块景气度。
[color=rgba(0, 0, 0, 0.9)]第二,供需格局趋紧支撑价格。[color=rgba(0, 0, 0, 0.9)]需求端,新能源汽车维持高增长,上半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546.9万辆,同比增长33.3%,拉动锂、钴、磁材需求;光伏组件出口回暖及电网投资加速,提振铜铝消费。供给端则持续受限:智利铜矿罢工、印尼镍矿出口政策波动、国内离子型稀土矿开采配额收紧等因素,加剧资源端约束。数据印证紧张态势——6月未锻轧铜进口量环比增4.3%至48万吨,但LME铜库存降至三个月低位;稀土价格指数7月单月上涨12%。
[color=rgba(0, 0, 0, 0.9)]第三,活动性宽松与资源属性重估。[color=rgba(0, 0, 0, 0.9)]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美元走弱提振大宗商品金融属性。白银年内涨幅超30%,铂金涨超42%,反映贵金属与工业金属联动上涨特性。同时,中美博弈配景下资源战略代价凸显:若关税缓和,制造业复苏利好工业金属;若摩擦升级,稀土、黄金的避险属性强化。此外,我国央行连续9个月增持黄金,进一步强化资源品配置逻辑。
[color=rgba(0, 0, 0, 0.9)]向前看,有色金属板块短期驱动逻辑清晰,政策与需求共振有望延续强势[color=rgba(0, 0, 0, 0.9)]:产能清退执行强化供给收缩预期;新能源车"金九银十"销售旺季邻近,磁材、锂电材料需求将加速释放,能源金属、小金属及铜铝龙头配置代价突出。
[color=rgba(0, 0, 0, 0.9)]中期来看,板块有望延续震荡上行趋势,详细看:铜矿品位下滑与资本开支不足制约供给,高盛预测铜价年底冲击10050美元/吨;国内电解铝产能天花板锁定4500万吨,供需缺口或持续扩大;稀土在高端制造需求扩容下价格上行趋势明确;贵金属在全球央行增持与避险需求升温下配置代价凸显。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811A06NKZ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