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源:密探财经(ID:Spy Finance)
重大调整!这事关大家的个人存取款。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了《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观察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载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9月3日。
跟2022年初那一版相比,此次联合发布的《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观察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载保存管理办法》新规征求稿,最大变革是删除了这几年社会舆论反映强烈的“第十条”内容。
注:2022年版本
注:此次新规(征求意见稿)
按照2022年那一版,其第十条规定, “商业银行、农村互助银行、农村名誉互助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大概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相识并登记资金的泉源大概用途”。
此次新版的监管规定等于删掉了关于个人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需要“相识并登记资金泉源或用途”这一硬性规定。
业内以为,此次金融监管对个人存取款做出重大调整,可能跟今年5月份发生的一起“重病老人银行取款身亡事件”引发舆论强烈争议有很大关系。
该重大舆论事件是,今年5月中旬,来自湖南株洲的一位62岁重病老人,被家属用轮椅推入中国农业银行田心支行办理取款业务过程中不幸离世,敏捷引爆了“家属控告银行‘制度害人’,银行坚称‘流程合规’”的舆论争议。
这次金融监管新规删掉了个人存取现金5万元以上“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相识并登记资金的泉源大概用途”的硬性规定,对存取款人来说,会避免很多麻烦。
对银行来说,这么一来自身业务可能仍会面临新的挑战,就需要采购并升级技术手段加强客户尽调资料等,以满足其日常业务的合规底线,实现“反洗钱合规不打折,客户体验不降级,隐私掩护不松懈”的三重目标。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812A01RGR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