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01|回复: 0

机场“涨价潮”,压垮航司的最后稻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5:36|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本飙升,票价却下挫[color=rgba(0, 0, 0, 0.9)]


航司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近日,韩国仁川国际机场计划提高已冻结20多年的机场设施使用费,并酝酿上调包罗在机票代价中的机场使用费。


换句话说,未来无论是航空公司,还是普通旅客,经过仁川机场的成本,都很可能水涨船高。


这座国际机场看似风光,背后实则面对财政紧张的现实。


根据CADAS发布的数据,2024年仁川机场旅客吞吐量达7121.3万人次,全球排名第13。





据韩国媒体BusinessKorea报道,仁川机场近年由于扩建了第二航站楼(T2),提升了旅客处理能力。仅在去年,仁川机场就运送了7067万名国际旅客,在全球国际旅客吞吐量的排名中位列第三,仅次于阿联酋的迪拜机场和英国的希思罗机场。今年,旅客数量预计还将创下机场开航以来的历史新高。


不过,虽然客流逐年增长,仁川机场的收费标准自2002年以来几乎没有调解过,远低于其他国际一线机场。


我们来简单对比一下几大国际机场的收费,就知道差距有多大了。


截至2025年7月,仁川机场的旅客使用费只有1.7万韩元(约88元人民币)。


相比之下,伦敦希思罗机场高达9.3万韩元左右,是仁川的五倍多;新加坡樟宜机场收费约6万韩元,甚至越南胡志明市机场也比仁川高,约3万韩元。


飞机着陆费差距也显着。以一架载270人的波音777-300ER为例,同样停放4小时,仁川机场收费约395万韩元(约2万人民币),而希思罗机场则高达1673万韩元,几乎是仁川的四倍。


这套恒久未调的低收费体系,虽然助力仁川巩固了亚洲枢纽地位,但也让机场财务布局日渐脆弱。


具体来看,仁川机场近60%的收入来自非航空业务,比如餐饮、免税店租金等。然而,这些曾经的“现金奶牛”,现在也在走下坡路。


随着消费疲软,新罗免税店和新世界免税店近日要求仁川机场公司低落40%的租金,并放话若条件不满足,将终止合同。


与此同时,机场扩建步伐未曾放缓。第二航站楼刚启用,吞吐能力提升的同时,运营成本也水涨船高。


2025年财务预测显示,T2航站楼扩建将令运营费用飙升近四成,利润几乎腰斩,负债率逼近100%;未来的T3航站楼和第五跑道建设,仍将持续巨额投入。


仁川机场干系人士表示,当前收费远低于全球主流程度,计划先从针对外国旅客的过境机场使用费入手,逐步提高标准。


更深层次看,对航空公司而言,仁川涨价的影响远不止“多掏点钱”那么简单。


此前,希思罗、樟宜等国际机场已相继调价。如果东京、香港、新加坡等亚洲枢纽跟进,航司将面对团体成本暴涨,且几乎没有谈判空间。


更关键的是,航司盘旋余地有限。


这些枢纽拥有天然的地理位置和航线网络优势,航司很难绕开,只能硬着头皮继承。


成本不断上压,地面保障、航油、机场费层层叠加;下游票价却难以轻易上调,旅客对代价高度敏感,稍有波动就可能流失。


为求生存,航司只能“伤筋动骨”:



  • 砍掉那些负载率低、回报差的国际航线,尤其是中转少的航班;



  • 压缩机上餐食和地面服务、精简人力与运营流程。


这类举措虽能短期缓解财务压力,却不可避免地影响服务质量与品牌竞争力。


短途旅客则会“用脚投票”,更多选择高铁、轮渡等替代交通工具。航线停飞频仍,市场选择日益减少,陷入恶性循环。


机场需要涨价来维持运转,航司想涨价却被市场掐住咽喉,旅客对代价又极度敏感。这种三方拉扯,让原本相互依存的航空生态开始失衡。


未来几年,如何在成本压力与市场需求之间找到新的均衡,是整个行业必须面对的一场硬仗。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813A05H6V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