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阵子在公号的一篇文章下面,有妈妈盼望我写一篇关于本身理财的文章,得到了很多妈妈们的点赞。这几天,也不停有妈妈在后台和我的个人微信上问我关于理财的标题。
由于以为本身不敷专业,怕案例没那么普遍,给各人误导,所以不停没写。不外我不停记取这件事,这不,在跟我的北大同学,中国大陆地区第一批私人银行家薇薇详细聊过之后,就赶紧跟各人分享来了,盼望可以大概帮到各位妈妈,多一点儿理财的思绪。
理财的常见误区
实在自打我做公号以来,我收到过不少关于理财的留言,很多妈妈问我:
“理财是不是需要很多钱?”
“需不需要把全部的钱都拿去做投资?”
“是不是收益高的,赚钱多?”
说真话,固然这是一些妈妈们的疑问,但也代表了相当一部门人对理财的误解。所以,我就先来跟各人说说理财的误区,给各人避避雷区。
误区一:“没钱怎么理财?等我存够钱再说!”
这样想的人不在少数。首先,理财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固然, 投入的资金多,回报会多些,但是影响未来财务状态的,是投资报酬率的高低和时间的长短,跟投资多少钱关系不大。
其次,很多家庭的理财观念是,等储蓄够了,再去理财。储蓄从哪儿来呢?就是每月的收入减去支出,支出多,储蓄就少些,支出少,储蓄就多些。
在这我想帮各人调解一个观念,就是把储蓄=收入-支出,调解成支出=收入-储蓄。这样调解的好处就是,每月有固定的储蓄,就知道当月应该怎么安排开支了。
另有,几乎全部的人都有名誉卡,我知道一部门人过着“本日消耗,来日诰日还钱”的潇洒日子,但我以为并不可取,由于抗风险系数太低了。就拿这次疫情来说,让很多没有储蓄还负债的人吃了不少苦头。
所以,各人理财钱多钱少不紧张,紧张的是要有理财的观念,不要轻易花掉现有的钱,也不要透支未来的钱,更不浪费钱在各人手中的时间代价。
误区二:“回报这么高,那用全部的钱投资岂不是赚翻了!”
我劝各人千万别有这样的想法,而且一定要服膺一条——投资有风险。特殊是像本年这样市场不稳定的情况,更不能把家中紧张资金拿出来做投资。拿我本身来说,在本年这样的大情况下,理财有两个大原则:
一是不能把全部钱都放到一类理财产品里;二是投资只用家里的闲钱。
各人别以为不把钱放到一类理财产品很简单,以为就是把钱拆开,多买几样。这里的“一类”指的是大类的资产,像是股票、债券、理财、投资等等。像是一口吻买了几十只股票, 本质上还是把鸡蛋放到了同一个篮子里。
至于选择哪几种理财产品,要先考虑整个家庭的资金状态、风险蒙受力、投资履历等等之后,再做选择,如果本身着实搞不懂,找专业的机构咨询一下,也是个好选择。
而说到家中闲钱,我以为家庭赚来的钱,一部门用来日常消耗,一部门用来做足保障(保险、储蓄、应急资金等),剩下的才是闲钱,这部门的钱才能拿来做投资理财。
我知道有的投资大概理财项目收益高,不外收益高意味着风险高,把全部的钱投进去,万一有些颠簸,影响的就是整个家庭。我们做投资理财,是为了以后生存越来越好,不是越过越糟心。
误区三:“理财这么赚钱,我马上就买!”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固然我们用的是闲钱,也得慎重,不懂的东西千万别轻易上手。像是之前很多人听说P2P火,就把钱投进去了,效果暴雷后,生存一团糟,这样就失去理财的意义了,如果这样,还不如直接把钱存到银行更保险。
我听说另有人相信一些“理财大牛”,大牛怎么说,怎么理财。我以为同样不太可取。大牛的意见再专业,也只能作为信息的补充, 最后拍板的还是我们本身。
我的发起是,决定理财后,先别心急,先确定本身的目标是什么,再去相识投资理财的方法。必要的时候,找懂行的人问问也是可以的。
建立家庭三大账户
前面说了理财的三个误区,下面说说我们平凡家庭怎样做理财。由于每个家庭的理财观念、收支状态、风险蒙受力等都差别,我不做详细的推荐,就说说我们每个家庭都能做的。
我跟薇薇聊的时候,她跟我说,资金有三个特点: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每个家庭都有本身的财富属性,每个金融产品也有本身的财富个性。
给本身家做理财,现实上就是把自家的财富属性,和差别个性的金融产品匹配起来。
比如说,有的家庭器重收益,那这个家庭就会选择高风险、高回报的金融产品(股票等)。
前面我跟各人说,做理财一定不能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要选择几个大类的理财产品,薇薇非常赞同我的想法,她还说,实在每个家庭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建立三大账户。
这三个账户分别是:消耗账户、防守账户、增长账户。任何一个家庭缺一不可。
消耗账户
消耗账户,对应的是家庭资金的流动性的需求,也就是日常消耗标题。
拿我本身来说,我以为家里最好能预留3-6个月的家庭生存支出和可预见的大额支出。把这笔钱放到银行机动储蓄,随时存取,大概购买一些风险极低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货币基金什么的。
我的一位朋友在生孩子之前,她都是随意把钱放到银行账户,随用随取。有了孩子之后,家里开销大了,她就详细盘算了每个月的支出,用3个月支出的钱买了货币基金,不停放在那边没有动用。
这次的疫情,影响到了她家的收入,她就卖了货币基金,用这笔钱维持正常的生存,顺遂挺过了这段时间。
大概有的妈妈想问,是不是消耗账户存的越多越好?不是的,消耗账户的重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家庭短期的生存支出,不是用来做资产增长的,所以一样平常预留3-6个月就可以了。
防守账户
很多妈妈说:“千万别有风险,我家没有余钱。”这话我以为挺有道理的。不外,风险不会由于没钱而消失。我们不能由于钱少,就不给家庭做保障。而防守账户的意义就在这里。
防守账户,重要是一些保障型保险,对应的是家庭的风险需求。比如,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寿险、教育储备金等等。
相信保险类的,做家长的都多多少少相识一些,我就不多做表明了。重点跟各人说下教育储备金。
我们知道,孩子的教育,是个特殊大的花销,一年不说别的,单是随便补补课大几万就没了。以后孩子上初中、高中、大学,都不是个小数目。所以,这笔钱不能省。
而且这笔钱,以后也不一定就用于教育,只是对孩子教育的一个托底保障。要是家里有突发状态,有这笔钱就不至于影响孩子的教育。如果孩子以后读书用不到,那这笔钱就成了额外的一笔储蓄,可以用作孩子别的投资。
我知道有妈妈想问存多少教育储备金比力好,我以为这要根据每个家庭的收支状态、教育所在地等情况,本身来决定,我不能一刀切给个数字标准,但甘心高估不能低估。而且,不管存多少,越早规划越好,由于越早,压力越小。
增长账户
增长账户对应的是家庭的收益性需求,也就是办理财务增长的标题。之所以把这个账户放到最后,也是想跟各人说,不管家庭的收入多少,都要先确保正常的生存支出(消耗账户)和基本的风险保障(防守账户),然后才能考虑详细的理财投资产品。
否则盲目地追求投资收益率,颠倒了资金的使用次序,钱打了水漂不说,还会影响正常生存,这就得不偿失了。
在这个账户里,我以为家庭最基本的诉求是:保证本金,稳健收益。所以,我在问过薇薇之后,她发起说,可以选择“极简投资组合”,按照7:3的投资比例,7份固定收益产品投资,对应3份浮动收益产品投资。
由于按照她们的测算,如果持有1年以上,这个“极简投资比例”,在多数年份都能保证本金的安全,还能获得稳定的收益。
拿我本身来说,由于平时工作繁忙,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相识浩繁的理财产品,就直接套用了“极简投资组合”做理财,把增长账户里70%的资金放在债券基金和银行理财里,剩下的30%购买股票和指数基金。
差不多持有了1年多,股票有些亏损,但是团体看,在保有本金的情况下,确实收益稳定增长了。
其着实我看来,有孩子的家庭只要不是大富大贵,就都有经济紧巴巴的时候,但也正由于这样,理财的头脑才更紧张。
理财绝不是有钱人才能做的事,我们平凡家庭更需要有筹划地做理财,才能低落生存风险,给家庭增值。
本日的这篇文章,也是我这些年跟很多专业人士学到的一个家庭理财思绪,固然每个家庭详细情况差别,但总的来说,思绪是相通的。如果各人有什么详细的标题,可以在留言区给我留言,我可以帮各人咨询专业人士。
固然,如果各人喜好这样的内容,可以给我点个在看,以后我找时间跟各人再好好聊聊。
(部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全部)
————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