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798|回复: 0

[本地新闻] 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共谈《我和我的父辈》:接过父辈眼底星辰,交付新的芳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 23:45:1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孩子,如果可以,我想告诉你,凡间的统统奥秘……”《我和我的父辈》里有封家书,那是父辈写给孩子的散文诗。诗里有光荣和空想的来路,也写着家与国的真谛,就像这部影戏本身。
作为“国庆三部曲”终章,《我和我的父辈》以世代为章,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四位分别执导并主演一个单位,包括李雪健、张艺谋、陈道明等艺术家、名导演在内,不少中国影戏人都在片中客串,在“家书”里写有一笔。这封影戏家书从抗日战争的年代写起,到可以想见的将来落笔,四组家庭的动人故事串起家国精力代代相传的印迹。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表现,截至10月1日21时30分,影片国庆当日票房1.82亿元,累计票房2.73亿元。
10月1日下战书的上海影城来了几位特殊观众:导演徐峥的师长、母亲以及故事里的原型人物、当年中国内地第一支电视广告片的当事人。他们以父辈的视角忆当年、说当下,令这场名为“带着孩子看父辈”的特别放映场里颇有几分深意。这一幕也恰是《我和我的父辈》与观众的约定——让差异代际的观众在故事里找到自己父辈,从影戏家书里接过父辈星辰,交付新的青春。
以父辈之名,看见幸福生活的来时路
吴京掌勺的《乘风》打头阵。乘风是吴磊所饰儿子的名字,也是故事里乘风而去又乘风归来的好汉意象。14年抗战有多艰苦卓绝,军民鱼水深情从何而来,故事只取了局部,但已可见一斑。
那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对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冀中骑兵团团长马仁兴与儿子马乘风上阵父子兵,向导着这支部队在日军包围圈里搅动风云,屡建战功。战斗路上,父亲惦记着用艾叶来给乘风疗伤,他也曾对儿说,“要死的话,你要死在我后面”。没有父亲不爱儿子,但国难当头,有些原本刚强的先后顺序,由于遇上了更多更想掩护的人,变了。原本只是向导一小队人马突围的马仁兴在途中遇上了50多位当地村民。要向导这些老弱病残孕的百姓安全转移,还要想方设法避开日寇的围追堵截,要从绝望中突围,父亲决心声东击西。
这是一则关于选择的故事,八路军战士保卫国土无惧牺牲,即便代价过于悲怆。“盼望能以最大的诚意,去记录那些为新中国牺牲、奉献的先辈。如今的盛世如他们所愿,也让我们更爱惜优美生活。”吴京说。也正是如许的选择,使得我们的队伍不断强大,成了人民心里永恒的丰碑。
相似的付出与牺牲在章子怡执导的《诗》里也有。1960年代,戈壁里有片特殊的生活区,那里住着些心里满是问号的孩子。他们不知自己的父母毕竟从事什么工作,只记得在戈壁滩另一头传来过频频爆炸声,陪同着黑烟、声波穿透茫茫风沙。为把中国人自己的卫星送上天,黄轩饰演的父亲在试验中牺牲,章子怡饰演的母亲身为火药雕刻师也总在命悬一线的环境里工作。影戏里哥哥那句“我的爸爸和我以前的爸爸都死了”,让无数观众刹时破防,由于谁都知道,中国人自己的航天梦,从何而来。
章子怡说:“盼望能让观众看到,今天要继承父辈的精力,也包含巨大母亲的爱。”首次执导的拍摄经历,对她也是一次爱国教育。
徐峥延续着他在系列中一贯的上海市井喜剧。改革开放的第一缕风信吹动海上的风,不经意间的变革被浓缩在一个让人忍俊不禁的“鸭先知”身上。坐在40多年后的大银幕前看他在1979年“吹过的牛”,内地第一支电视广告片也好,黄浦江上的虹桥也罢,无论怎样异想天开,空想都在今天落地开花。
沈腾的《少年行》也是笑果十足,一点软科幻元素搭载天马行空的少年畅想,当下与将来的“父辈”在韶光的呼应间意味深长。
这两天的社交平台上,太多相似的话被网友重复地说,“盛世中华,如您所愿”“14亿中国人民有不怕任何困难的中国力量”……今天的年轻人是毫不吝啬说“我爱你,中国”的一代人。所以,当影片以父辈之名,回溯我们的来时路,观众如同在家书里看见了幸福生活的来时路,重温了这一代人未曾参与的风雨兼程。
承继全部的血性奉献敢想敢为,“我们终将成为你们”
今日之和平、富足、强盛,是无数父辈为我们打下的。《我和我的父辈》不仅出现结果,也把父亲与母亲身上平凡又巨大的风致说与今人听。
日寇飞机下,怎样拯救国破江山?《乘风》亮出中华民族身上的血性。战争年代作甚血性?是少年人将自身运气系于刀尖,虽九死其犹未悔。信仰的火炬代代相传,今天的戍边好汉、抗疫战士,都是精力之炬的传承人。
物质匮乏年代里的科研工作,科学家们笃信科学的真理,也笃信以“小我”献“各人”的奋斗与奉献。《诗》用浪漫主义的诗篇速写了“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的科学家形象,也勾勒出了不得的女性力量,还给出了关于“死亡教育”的一种答案——“生命是用来燃烧的东西,而宇宙是令死亡渺小的东西”。影戏里的孩子在父亲牺牲后被迫直面死亡,去理解生老病死。当星移斗转,无论是故事里的妹妹成了飞向太空的航天人,抑或实际中我们为“嫦娥五号”探月、“天问一号”落火而欢呼,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星辰大海,就是一代又一代人忠诚奉献的结晶。
《鸭先知》在幽默中致敬的是什么?故事里,上海中药二厂销售科科长赵平洋是一个到处敢于尝鲜的人,为了推销厂里的“参桂养荣酒”,他自掏腰包找上海电视台拍广告。尾声,站在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观光层,老迈的“鸭先知”高兴地看了又看,明月清风照拂的梦,如今都是真逼真切的生活与诗。成就这些的,就是一批敢想敢为、敢为人先的空想执行人。
有意思的是,当年的广告“女主角”也带着女儿来到观影现场。43年过去了,她还记得其时广告的拍摄内容,“我们去药店买完酒,就拿去白胡子老爷爷家问候,请他喝,喝完后,他像影片里一样,竖起大拇指称赞。”只是,与影片里差异的是,当年的“参桂养荣酒”并不滞销,而是真正的畅销品。
一位年轻的观众观影后激动地表现,自己是药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正是上海中药二厂的方剂。“像屠呦呦如许的药学家前辈们把方剂当代化推向市场,也有了我们展现它们成效的底子,我们想把中药推向世界。影戏让我感到,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父辈的工作把中国变得更加强盛。”
一颗2021年种下的人工智能种子,在影片里的2050年长成参天大树。沈腾说,“将来强则国强,少年强则国强,今天的中国有太多方面值得歌颂,我们用穿越的方式来表达科技兴国的主题”。而最动人的场外评价莫过于——把接力棒交给吾辈,去开拓父辈未见的世界,写父辈们未完待续的诗篇。
作者:王彦
编辑:汪荔诚
现场摄影:叶辰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