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110|回复: 11

不要夸孩子“你真棒”!斯坦福教授:请用以下12种语境表彰孩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25 06:18:00|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赞扬孩子的天赋,而不是他的努力、策略和选择,就是在用缓慢的方式扼杀了他成长型思维。因为成长思维与固定思维的最大区别在于,人们在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中认为他们的智力和能力是定量的,而不是变化的。成长思维模式的人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提高他们的能力。
因此,当孩子们表现良好时,夸大他们的“棒”和“智力”,这会使他们认为他们的能力只与那些定量的天赋有关。当要表彰孩子时,不要夸孩子“你真棒”!斯坦福教授:请用以下12种语境表彰孩子!
01
你很努力啊!——表彰努力
当孩子们给你看一件漂亮的作品时,不要被喜悦所迷惑,请记住要肯定他所做的艰苦和努力。
02
这很难,但你并没有放弃——表彰毅力
当孩子完成了一些有挑战性的事变时,比如破围棋阵局,尝试攀岩,无数次尝试无数次失败后,请记住要肯定他的耐烦和毅力。
03
你做事的态度很好——表彰态度
当孩子们用很积极的态度去完成任务时,不要忘了抓住机会说些好话。
04
你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表彰细节
当孩子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提高,记得表彰细节,越具体越好,比方,宝宝,你现在在游泳姿势上更标准,而换气频率更均匀,与之前相比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真棒!

05
这个方法真的很有新意——表彰创意
这是最重要的要注意的地方,要看到孩子们的很奇怪的想法,最轻易让人与“聪明”联系起来,但奇怪的是真的“聪明”吗?它应该是创造性和思维的积累。在尝试无数的可能性之后,孩子们脑洞大开,以是,表彰孩子有创意就行了!
06
你和你的伙伴合作得真棒——表彰合作精神
一个人,无论多么能干,能做的也是有限的。如果孩子和小伙伴一起努力完成某件事,做好工作,请一定抓住机会,肯定孩子们的合作和沟通技巧。
07
这件事你负责得很好——表彰领导能力
虽然有些事变不是完全由孩子自己做的,但他是负责管理,他做得很好,因为他有很强的责任感和领导能力,这一点一定要表彰,让孩子知道,虽然他没有亲自参与每一步,但是你实现它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08
你一点也不怕困难,太难得了——表彰勇气
表彰孩子的勇气是帮助他提高自信指数的最佳时机。

09
我相信你,因为 ——表彰信用
良好的信用会使孩子的生活更顺利,以是我们应该及时帮助他建立。比方,当你和孩子有一个约定时,你可以说:“我相信你,因为你以前说的话都兑现了,”“我相信你,你会找到一个好办法……”
10
你尊重别人的意见,做的很好 ——表彰虚心开放
从别人那里汲取好的建议和经验,也会提高自己的能力,具有成长思维的人一般都有虚心开放的心态。
11
我很高兴你做出如许的选择 ——表彰选择
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有时是因为努力,但有时是因为我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表彰策略也是培养成长思维的关键。
12
你还记得如许做,想的真棒!——表彰细心
往往在一些小事上体现细节,而且体现在孩子的综合性和多角度的思考上。当你出去玩的时候,孩子不会忘记带雨伞,下雨了就非常管用。出门前细心的孩子会看好天气预报,这时,爸爸妈妈应该表彰他细心殷勤。
声明:本公众号尊重原创,素材来源于网络,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全能哥
一起,助身边人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5 16:20:20|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万变不离其宗,还是没少了真棒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5 18:42:07|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这家长,为了取悦孩子绞尽脑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5 20:48:27|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需要有能力给孩子做分析和总结的父母,这个等级的父母你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5 22:18:08|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编你这篇文章写得真不错,真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5 23:28:08|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6 12:36:17|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儿子只说很爱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6 21:51:12|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篇好文章,腾讯就该多推送这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6 23:13:56|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捂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7 00:57:14|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有文章分解了:你真棒!不是确定对的。每次遇到些问题,就怕有“文化”的父母看了某些文章各种说教。(教育子女这问题是一辈子深远的学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