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603|回复: 0

三伏,一年一次彻底排寒的机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10 11:08:28|来自:中国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伏,一年一次彻底排寒的机会
栗子 少点盐
马上就到三伏了。古人常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这是一年里最炎热、太阳最有力量的日子。





对于体寒的朋友来说,也是体内冷气最容易被拔除的时候。只要捉住这段时间,调理体质会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来看看,今年三伏的时间表





「彻底清理冷气」

「不是光靠“排”就可以了!」






我身边体寒的朋友很多,在和大家一起排寒这些年,我发现不少人都会有一个误区,以为冷气只要“排”了,清理干净了,体寒体质一定可以得到改善。





这其实是把保养身体简单化了,“排”只是清理冷气的一个步骤。


实际上,一个真正完整调理体寒体质的方式,应该分为三步:“防寒”、“排寒”、“补阳”。





因为冷气是从外到内,层层递进的过程。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不警惕吹了空调、着了凉,或者吃了寒凉的食品,让外寒入侵了身体,又没能及时清理掉它们,这些外寒就会慢慢的堆积成陈年寒,变成“寒性体质”。





以是,在面对冷气时,防寒、保暖就成了第一步要做的事变,它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冷气入侵身体。




而想要做好保暖,首要关注的就是膀胱经。它因为面积大,重新部的晴明穴一直延续到脚上的至阴穴,是我们身体最容易受寒的部位。


如果你因为工作,需要长期待在空调屋里,最好是戴上披肩,穿上长长的袜子,防止冷气入侵。





但也提醒大家,只管做好了保暖,我们往往是做不到百分百的防寒。


不管是外界天气的变化,还是周遭的环境的影响,地铁、商场、公司···大开的冷气,总会有冷气,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的钻进身体。


以是第二步要做的,就是排寒,但这里的“寒”,主要指的是“表寒”,也就是这些刚刚入侵体表、但程度还不深的冷气,进一步防止冷气入侵五脏六腑。





做好了“防寒”、“排寒”这两步后,搞定体寒体质还差末了一个步骤:补阳。


《本草求真》讲“冷气久滞于内···是以温以守内而不凝,散以外行而不滞”,补阳,就相当于是给身体升起一个小太阳,能够创造出一个温暖的环境,如许,即使冷气进来了也不容易结冰,成为陈年老寒。





根据如许的方式,我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一套三伏排寒、补阳的方案,渴望可以资助你们恢复畅通、舒适的状态~




「日常对峙防寒+排表寒」








在日常中,防止外寒入侵是起首要做的。


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一些方法清理已经入侵、但是程度还不深的表寒,会更有助于唤醒身体自身的“自愈力”,让它重启敏捷状态,轻松应对外界冷气。






  • 保护肩颈,搓揉大椎穴


在膀胱经的走向上,裸露在外的头部、肩颈,是直面冷气的第一道门。以是我发起大家日常的时候,就可以注意搓揉一下大椎穴。


大椎穴是纯阳之穴,我们一身的阳气都是从大椎穴发出。在夏天搓揉大椎穴,正好是顺应天时,借大自然旺盛的阳气,提振体内阳气,顺势将体表的冷气排出。


大椎穴的位置


找到大椎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低头,然后摸到脖子处最突出的那块骨头,头左右动摇一下,不动的那块骨头下面就是大椎穴。





怎么搓揉?


用中指按住大椎穴,不断的旋转按揉,或者可以用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对称揉捏。


一直要揉到大椎穴微微发热为止,我一般是5分钟左右发热,感受到热度之后就会停下,稍微休息一会,再一连按两次。






  • 排寒不上火的柠檬姜茶


生姜入脾胃,有向外、向上发散的力量,除了暖胃、提振脾阳外,还可以把堆积在我们体内的冷气,变成汗水,通过肌肤腠理排泄出去。很多人受凉后喜欢喝一碗姜汤,就是这个道理。


但姜的发散力十足,不少朋友喝多了容易上火。





我发起大家可以在姜茶里加一两片柠檬,柠檬味酸,有收敛的作用,可以稍微收敛一下姜的发散力,喝起来口味也不至于太辣,可以更加温和、迟钝地滋养身体。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三伏排寒发起大家尽量挑选老姜,老姜中姜辣素的含量比嫩姜高很多,排寒的效果更好。





食材:柠檬 1个 / 老姜 1块做法:1、把老姜放入净水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焖煮5分钟,之后关火静置,等待姜茶变得温温热。喜欢甜口的朋友,这一步可以再加一小块活血的红糖,排寒的效果、口味会更好。2、切一半柠檬,将柠檬汁挤入姜茶内,接着再将另一半柠檬切成片,放入姜茶内泡5分钟,就可以喝了。

「艾灸+晒背」

「是补阳,深度排陈寒的方式」






在保证日常防寒+排表寒之后,想要彻底改善体寒体质,还需要对峙对陈年老寒进行一定频率的深度清理。而这一步,主要就是靠艾灸、晒背这类“补阳”的方式来完成。



  • 艾灸


《内经》中讲“寒热虚实,火自当之。”寒性体质,或者是要治疗因为受到湿寒或寒邪而导致的病痛,很得当艾灸。





它可以让热力对身体进行精准扫描,比较深入,有针对性的调理肌肉处冷气重,不舒服的地方。


三伏艾灸哪些穴位?


三伏艾灸主要是灸命门、关元、涌泉穴。


命门穴:命门穴被称为“生命之门”,为身体督脉上的阳穴。有温肾壮阳、培元补肾的作用。





关元穴:它是人体功效最强大的补穴之一,为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能培固肾阳,补益下焦。





涌泉穴:是人体肾经的起始穴,艾灸涌泉穴,可以引火下行,温暖下身。






  • 晒背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很多朋友在做艾灸时,经常会出现上火的情况,但晒太阳却不会,很少会有人说,自己晒太阳晒上火了吧。


原因是晒背相当于是地毯式扫描,它的火力并不猛,但是面积大。





在太阳下晒一会儿,整个身体都会开始发热,甚至出汗,相当于把全身的阳气都给激活了,而且非常温和,每天循序渐进的为身体驱寒。


另外在发汗的过程中,身体可以通过排汗,把多余的热气给散出去,因此上火的大概性就更小了。


详细怎么晒呢?


1.晒背最好的时间是上午,可以跟体内生发的阳气保持一个节奏。2.可以先晒20分钟,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适当增加时间。如果出现头晕,心跳加快就需要制止晒背,到阴凉处休息。
3.晒背时最好涂抹防晒霜,戴上帽子,避免出现晒伤的情况。


-EN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