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较早,诊治经验丰富而疗效显著,认为多与肝、脾、胃相关,病机特点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肝主疏泄,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的作用,情志活动的异常往往会对此产生影响。“怒伤肝”,如情绪愤怒,导致肝气升发太过,肝气上逆,甚至肝阳上亢;而郁郁寡欢,情志不舒则又能导致肝气郁滞,横逆犯脾胃,出现反酸、烧心、嗳气等症状。另外,饮食不当或年恒久病又会导致脾胃虚弱,运化失调,升降失衡。中医药论治本病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强调肝脾和肝胃的关系。
案例分析:
患者:苗某,女,44岁,有胃食管反流病病史3年,常反复发作。
主诉:自觉胃脘胀满不适,胸背灼热痛,火热上气,泛酸,嗳气,饮食淘汰,进食生冷食物后上述症状常加重,伴咽喉不适;但无明显疼痛,同时另有小便黄,大便正常,舌红苔白腻,脉弦细。
诊断:此为胃中寒热错杂,热重寒轻,并有脾虚生湿。治当健脾化湿,调理寒热。
方药:法半夏,潞党参,炙甘草,炒黄芩,炒黄连,吴茱萸,黛蛤散,生白术,茯苓,广陈皮,白及,炙乌贼骨,煅瓦楞子,广木香,制厚朴,泽泻。
14剂后症状消散,经过加减调整后6剂巩固。
这个患者的症状还算是比较典范的,但是3年总是反反复复没有系统有用的治疗,对身体造成肯定的影响,中医的独特优势就体现出来, 运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诊疗思想,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疾病的发展及预后,培养患者养成科学的生存方式等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
如何预防胃食管反流反复发作?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寥寥数语,即可概括生存方式对疾病的预防和影响,怎能不让人感叹先贤的智慧、中医的精深!社会再进步,也离不开质朴的本质。
一、积极治疗
然后根据患病原因,以及胃食管反流的症状和患者的体质综合考虑,然后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二、调整膳食布局
对于胃食管反流患者来讲,即使在疾病治愈之后,也不要食用一些高脂肪、辛辣、寒凉、高糖、过酸等食物。好比一些新鲜的蔬菜,另有少量的粗粮和低糖水果,这些食物消化速度比较快,不会增加胃部负担,可以或许制止胃食管反流疾病反复发生。
三、改变饮食习惯
在吃饭的时候,肯定要细嚼慢咽,不然就会刺激到食管和胃部黏膜。另外,一日三餐肯定要保持规律,不可以出现饥一顿饱一顿的征象。
四、生存活动调整
患者在治疗和恢复期间,肯定要适本地进行活动,尤其是在进食一小时后,可以进行一些有氧活动,可以或许提升胃部的消化功能。
总而言之,一旦患有胃食管反流,肯定要给予相应治疗,并且要注意做好生存各方面的调整。否则,很容易导致胃食管反流症状反复发作。
文中药方具体剂量没有给大家展示出来,是因为每个人体质不同,差一点用药就不同,也是对大家负责,若也有相关问题,具体想治疗的话,可以联系我具体辩证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