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16|回复: 4

封面批评 |“国潮”商品玩成符号堆砌,太多匠气而太少“艺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5 14:46:28|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蒋璟璟
“国潮”正在成为一个消耗热词,浮雕故宫雪景的口红、致敬“诗仙”李白的跑鞋、大白兔奶糖味的香水……国货品质不断攀升,俘获消耗者。所谓“国潮”,一样寻常指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国货品牌和潮流单品,报告显示,“国潮”过去10年关注度上升528%。然而,不少“国潮”品牌却本末倒置。有消耗者抱怨,搜索“国潮”服装,满屏都是印着汉字、祥云、仙鹤的衣服,同质化严重,仅仅把中国元素举行简单堆砌,价格却水涨船高。(半月谈)
短短数年时间,“国潮”从复兴到火爆。在这其中,市场逻辑下的商业创造,可谓居功至伟。“传统文化”,在商业文明的再发现、再创作、再演绎之下,在消耗场景内重新活得极高人气。货架上的国潮产品丰富了,愿意为此买单的人多了,这必然会反过来给国潮热注入新的动能。很显然,这本是一个正向的循环。然而,从实际反馈的情况看,还是出现了一些变数。
“国潮”是什么?似乎很明确,又似乎很模糊。理论上说,“国潮”即便是商品化的国潮出现,也必然是应该基于传统的文化、传统的价值观以及传统的审美趣味。商品上的国潮,是一种外在情势,其必须有内在的信奉与精神意涵作为支撑。以此量之,市面上很多所谓的国潮商品,往往是有形无神、牵强附会得很。比如说,堆叠汉字、水墨、图腾等元素。国潮商品的生产环节,模块化拼凑、同质化跟风占据了相当比重。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些“国潮”商品,更多只是对传统文化的“挪用”而已,连“化用”都谈不上,更不要说“接续”“升华”了。商业场域、消耗场景下的某些“国潮”叙事,终究透着一股工业流水线的味道,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有此结果,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本轮快消品的“国潮”热潮,更多是供给侧发动,其主要的“创作者”仍是产商的设计团队,有匠气而少“艺心”,难免多有生硬斧凿陈迹。
国潮复兴,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文化传承的维度。对于厂商而言,速成的“国潮”输出难以维系,体系学习、内化于心、自然而然,才有真正的文化创作可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1 21:58:20|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封面评论 |“国潮”商品玩成符号堆砌,太多匠气而太少“艺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0 16:42:55|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封面评论 |“国潮”商品玩成符号堆砌,太多匠气而太少“艺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0 15:11:32|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封面评论 |“国潮”商品玩成符号堆砌,太多匠气而太少“艺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5 20:28:41|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铁还需自身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