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359|回复: 0

关于就寝的诸多解答,就寝不好的一定要看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3 21:00:00|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就寝中度过,可见就寝这件事情有多紧张。精良的就寝是心身健康的保障,可以说,其他的任何一种方式都不能代替就寝。


但是,面对就寝一些常见的问题,却都很难给出一个简单、有用又科学的答复。比如:



  • 很容易「报复性熬夜」,怎么办?
  • 明显很困,为什么还是失眠?
  • 就寝质量差对身体有哪些影响?
  • 天天由于焦虑而失眠怎么办?
……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就寝真的是一项超级复杂的学问,今天,佐律就寝研究整理出一份就寝指南,给大家一一解答关于就寝的种种问题。


当你下一次碰到就寝问题时请打开这篇文章。它应该能解决你绝大多数的问题。





01
常常报复性熬夜,怎么办?


白天上班,围着工作转,好不容易熬到下班,还得在工作群里回收到,到了晚上,吃完饭、刷完碗、洗完澡,看一眼表竟然已经十点多了。于是跟熬夜死磕到低,在夜宵摊、在KTV、在酒吧、在沙发、在床上......寻找一切能让自己心田感到舒适的活动,仿佛只有在这些时候,我们才是自己。


这种报复性熬夜的心理,已经成为当代大部分年轻人的生活常态。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不愿意结束就要过去的碌碌无为的一天,更没有勇气面对即将到来的来日诰日。才想在深夜抓住可以由自己的支配时间。


熬夜,更像是年轻人对当下生活无声的反抗,由于知道,一旦睡去,来日诰日一睁眼,等待着你的就又是一整天的忙碌但无为。


但是不得不说,这黑白常不理智的一种行为,报复性熬夜剥夺就寝时间,只会陷入恶性循环。


想要摆脱这种恶性循环可以这样做:


一是总结一下今天的工作或者学习,发生的事情,对过去的这一天做一个梳理;


二是把来日诰日要做的事情列一个任务清单,简单的规划一下优先级,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三是准备第二天要用到的物品,即睡前准备:可以是要带出门的东西,以及要穿的衣服等等。


还有最紧张的一点避免睡前刷手机,最好不要把手机带进卧室。


其实,大多部分的人都清楚:过去这一天已经无法改变了,我们需要理智地让大脑进入「开启新一天」的状态内里。


02
由于焦虑而失眠,怎么办?


长时间以来,在知乎有很多的粉丝约请佐律答复,由于焦虑而失眠的问题。
很多粉丝反馈,白天很忙,但到了夜深人静虽然很累就是睡不着,脑筋里翻来覆去的都是白天发生的事情,以及对生活、工作各种各样的纠结、担忧,总之睡觉之前控制不住的焦虑。虽然一再的告诉自己不要再想了,但是大脑就是不受控制,以至于天天晚上都因焦虑导致失眠。





想要找到解决方案但是试了很多网上说的方法却怎么也不管用。


其实,由于焦虑而睡不好,可能是影响我们就寝最常见的因素了。数据显示:96%的人都有焦虑的事情,其中54%的人天天都在焦虑。


焦虑失眠症不是病,却严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时间久了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那为什么会得焦虑失眠症呢?


由于人一到晚上,对外界环境的接收通道关闭,那些在白天被理智控制的烦恼全部一股脑地涌现出来。


要避免这种环境的发生还是要从根源找到解决方法,如果你已经尝试了很多缓解焦虑的方法都没有办法改善,建议你借助科技的气力让自己舒缓情绪,安心好眠。


目前市面上可以缓解情绪的助眠产品很多,其中不得不提有着情绪维他命之称的GABA,浩繁研究表明,GABA对焦虑、肌肉告急、就寝、压力和改善情绪都很有用,如果你想睡得更好,缓解焦虑,或者提拔你的情绪,可以尝试增加你的GABA程度,促进精神放松和幸福感。


03
到睡觉的点了,还是翻来覆去睡不着怎么办?


这也是很多人都狐疑的问题,我们常常在该睡觉的时候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明知道要睡觉了,大脑还是异常活跃。
这时候就会有人问:究竟是该早早的上床酝酿睡意还是等困了再上床、如果上床了还是不困怎么办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尽量做到减少在床上清醒时间,即把床只当成睡觉的地方,如果你上床之后半小时还非常清醒,就不要再翻来覆去纠结睡不睡得着的问题,这时候建议立刻起床,去做一些别的事情,等有睡意了再上床睡觉。


这些事情尽量选择是有益就寝的。比如看看书、听听舒缓的音乐,这些都可以让你更快地产生睡意。


尽量避免在睡前刷手机、玩游戏、追剧等会让你感觉到兴奋的事情,避免造成看完这一集/打完这一局就睡的环境发生,这样很容易造成一集又一集,一局又一局的环境发生,不知不觉就熬夜了。


04
晚上没睡好,对身体的影响大吗?


如果晚上没睡好,是不是就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影响?
我们平时接触网上的信息,常常看到别人说就寝不好严峻可致死等,这时候你就会潜意识地产生一种恐慌,一旦睡不好就会有心理负担,越想越担心,越想越睡不着。于是,又陷入了恶性循环。
其实,完全不消过于担心,偶尔的几天睡不好,并不会对身体造成重大影响,就算你一两天睡不好,休养几天也能调整过来。





因此,偶尔碰到睡不着睡不好的环境,正确的做法是放松身心。


那么什么样的环境才要引起器重呢?如果你连续十天半个月就寝质量都低,就寝时间没有达到平均程度,并且整天感到困倦、没有精神。这时候就要引起器重,积极调整。


如果这时候你还是放任自由,以为扛一扛就能过去,那么时间一长就会对你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头痛、头晕,血压增高、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会接踵而来,势必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甚至会危及生命。


05
总是睡不着,是否应该补充褪黑素?


现代人工作强度大,也由于一些职业特性,总是需要出差,这就导致需要不断地顺应新环境,偶然候还没顺应好,就又要去往下一个工作地,重新开始顺应,导致就寝紊乱,容易睡不着。
这类人群,从外部环境进行改变已经不能资助促进就寝,这时候就可以外源性地补充一些褪黑素,在诸多的功能中,褪黑素诱导自然生理性就寝,觉醒节律的作用尤为显著。
06
别的问题
最后,简单分享几个常见的其他问题:


#昼寝时间是不是越长越好?
昼寝时间并不宜过长,即使在不消上班的周末也切忌昼寝时间过长。
《2022中国国民健康就寝白皮书》显示,我国超过7成的人都有午休补觉的习惯。专家提醒,午休最紧张的是休息,让身心放松就可以,不一定非要睡着,建议在饭后20分钟后进行,长度在20分钟到40分钟最好,不要过长,不然会影响下午的服从和晚上的就寝质量。


#就寝时间是不是越长越好?


对于成年早期(18-25岁)的个体和成年个体(26-64岁)而言,7-9小时是建议的最佳就寝时长,同时,6-10小时范围内的就寝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睡得过多也并不是一件好事,就寝过长也可能与“嗜睡症”有关。中国就寝研究会(2013)指出,就寝时间过长(超过10小时)的个体,其总体的死亡风险也要比一般人增加1.5-2倍。


#工作日熬夜,周末补觉有用吗?
工作日熬夜,周末补觉并不能缓解人的疲惫,还会让持续睡不够觉的人吃更多零食,这不仅让人变胖,还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熬夜后对身体的伤害已经发生,这种伤害是不可逆的,想要避免这种伤害,还是不能熬夜,否则就是拆了东墙补西墙,于事无补。


#乐成人士就寝时间都很短,需要向他们学习吗?
我们常常听人鼓吹某某名人常年只睡4-5个小时,睡得越少越接近乐成。不要听信这些鸡汤,由于对于成年人而言,最普适的就寝时长是7.5小时,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有正负1.5小时的偏差。也就是说,就寝时间最好控制在6-9个小时的范围内。
如果你长时间就寝低于6小时,真的会对身体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就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后果
当然,事无绝对,有的人深度就寝质量好,即使就寝时长没有告竣7.5个小时,第二天也能保持精良的状态,但是这只是极少部分人,不要拿自己的健康去赌这个低概率,好好睡觉,确保就寝时长和质量,比什么都紧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