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多妈,点击右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女性成长】和【育儿】干货。
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爱因斯坦
小美,来自农村的00后,是家里的独生女,小美的父亲是个小商贩,母亲是个地道的农村妇女。虽说农村条件不及城里,但是小美的家境还算殷实。
和多数家庭不一样,虽然小美是女孩,但是她的父亲不重男轻女反而将她视若掌上明珠,对她更是有求必应。 比如小美跟父亲要十块,父亲总会多给几块。
从小看到其他小朋友有的东西,小美必定囔着父母要,甚至要比别人的好才行。 可以说小美是被惯着长大的孩子,而父母也未曾发现,他们过度溺爱的行为,对小美以后人生的影响。
小美去城里上高中那会,同班同学有的有手机,有的有平板电脑,在同学群里,小美显得格格不入,内心自卑,不爱说话。
小美心里憋屈,这和她在村里的落差实在太大了,她太渴望拥有一部手机了。不出所料,小美这次也向父亲撒娇并打着学习的名号,让父亲给她买部名牌手机。父亲二话没说就很爽快地给她买了。
只要你好好学习,需要买什么爸妈都无条件地支持你。
正由于父亲这句话,以后小美想要什么东西,都会打着学习的名号,父亲也很乐意掏钱。
正如朱德庸所说,人的欲望就如同牙膏一样,当它被挤出来之后,就很难再挤回去。
小美的欲望越来越强,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从名牌手机到平板电脑,化妆品,衣服等,甚至开始早恋,很快小美就无心学习,高中没毕业就辍学打工。
小美常常回想,如果当初父母对自己花钱大手大脚加以管教,那么现在她也不会过得那么落魄。
如今被消费绑架,每个月信用卡,花呗借呗账单堆得满满的,工资根本不敷还债。
电视剧《爱的妇产科》中有一段剧情,女大门生郑柔柔为买名牌衣服,包包,奢侈品等,竟通过黑市高价卖卵,以伤害身体为代价满意虚荣心,而这个无知的行为险些让她失去生育能力。
事情爆发后,郑妈妈委屈地对女儿说“你要什么,我们给你买还不可吗?”女儿却一副嘲笑妈妈的样子,“这个包,要8千多,你能给我买吗?”郑柔柔一副不知悔改的样子,让民气寒。
很多父母不明白自己任劳任怨,为孩子省吃俭用,孩子不光不知足,反而变得虚荣无度。
根源还是从孩子小时候说起,父母从小溺爱孩子,太过满意孩子,而且忽略了孩子的财商教育,以至于孩子对金钱没有正确的观念,虚荣心越来越强,欲望越来越大。
《穷爸爸富爸爸》一书中说到: 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钱的知识,有人会替你教。这个人是谁?大概是债主、大概是奸商、大概是警察、大概是骗子。
小美和郑柔柔就是很好的例子。纵观我们身边的新闻,超前消费的年轻人数不胜数,而这些人多数是被欲望养大的孩子。
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面对各种勾引,而怎样降服虚荣心,养成良好的金钱观和消费观,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
1、父母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约束自己影响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所作所为都会影响孩子日后的一言一行。很多父母平时铺张浪费习惯了,却不知道孩子会无意识地进行模仿。
要想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品质,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理性消费,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
2、从小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告诉孩子钱是通过努力工作挣到的
金钱是交易工具,金钱能满意生活所需,但是有钱不等于幸福。
大多数家长以为,孩子还小,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没必要学习理财知识,然而,孩子没有正确的金钱观,花钱就会大手大脚,同时很容易滋养虚荣攀比的心理。
3、宽容有度,切勿纵容孩子挥霍无度的欲望
当发现孩子有乱花钱的现象,首先父母不要反应过激,但要及时教育并纠正。
比如这笔钱花哪了,怎么花的?为什么不能这样花?实事求是,客观地分析,资助孩子解决问题。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大概爸妈能给出更好的建议。
4、关爱孩子成长,了解孩子内心需求
不同年龄的孩子,对生活所需各不同。比如有的孩子想要某样东西,并不是真的想要,而是想借此引起父母的关注,希望父母多陪陪自己。
5、教孩子学会欣赏自己,资助孩子摆脱从众心理的困境
“他的自行车很好看,我也想要”“我同学都有手机了,妈妈能不能给我也买一部?”
很多时候孩子是由于看到别人有,自己才想要。 至于这个东西他喜不喜欢,需不需要,他不会更深入地思考。这就需要父母来引导,不是别人有的,我们也要有。
6、适当的延长满意孩子的需求
当孩子需要某样东西时,可以适当地延长,比如推迟一个星期或一个月,这个方法很奏效。
比如对孩子说妈妈的工资平时按月发,现在遇到特殊情况推迟几天,但是父母一定要守信。
7、给孩子一定的零花钱,并教会孩子花钱和记账
多妈以为孩子上小学后,父母应该给一定数额的零花钱,可以两天给一次或一个星期给一次,但要坚定有规则,不能本日给多了明天又给少了。
教孩子花钱,告诉孩子花钱有节制,货比三家的道理,养成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习惯。
资助孩子记账,多妈觉得是不错的理财方式,孩子可以通过记账的方式,学习和金钱更好地打交道。
多妈以为,爱孩子不等于对孩子有求必应,延时满意孩子的需要,鼓励孩子通过努力去争取想要的东西,让孩子学会克制、忍耐、进取,孩子才懂得珍惜。
·End·
我是多妈,家有两宝,10年育儿经验,专注女性成长与育儿干货,目的是自我成长的同时,影响孩子成为更好的人。
#头号周刊##头条育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