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314|回复: 0

七夕会·美食|小根蒜,山乡人家的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7 14:50:12|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雪中一捧苍绿,是我最钟情的小根蒜。无须华服靓彩,它的走秀台,在寻常人家的大灶膛。


一场初雪比想象的大,落下。
几轮大日头,晒它个稀里哗啦。
寒未冽,地还是醒着的,扎在泥土里的根呀茎的还在做最后的伸展。
看雪中,隐约着,一捧苍绿,是我最钟情的小根蒜,也不肯错过这冬眠前的茁壮。嘘……听,它正在倔强。
细端详:又大又白又圆的鳞茎,像一个小水母,细长的脖颈,拖着万千长长的白根须儿。
丛姐妈妈那代老辈人,管它叫大脑瓜菜,素素净净像胖丫儿,恁谁都想剜回家。
讲起,话长。
它是从《诗经》里走出的“薤白”,抖落了一身的沧桑,带着泥土的芳香,泼辣地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道出一串串悠然,盘坐在那里的清梦,于“九月十月霜满屋”时,丰润绵长。
无须华服靓彩,它的走秀台,在寻常人家的大灶膛。
煎,炒,蒸,拌,炝,宛若生,旦,净,末,丑之角,通通扮上一番,咂之唇齿欢悦,妙不可言。
最朴素的是抓一把盐,腌制一卤鲜,丢一颗入口,浓郁的蒜香气味,裹挟着呼啸的山风,锵锵的雷鸣,一瞬间把味蕾击醒。
随着气温逐年提升,初冬最后一次剜小根蒜,已完美收官,小手锄也束之高阁,暂时下了岗,猫起冬。
回望,小根蒜四季之族,春一程,暖三秋,夏贪长,冬蓄势,日日月月年年不停歇,风光旎旑无限,开动你我的腮帮子,辛辣鲜香好评连连。
回首:
早春,去向阳的山坡寻回第一缕,摘洗切碎,磕两枚土蛋鸡打散,油锅翻炒复苏大地之灵性,入胃驱散集结了一冬的痰湿淤浊,血脉偾张,增长体内的温热之气,这是灵魂深处与大地的真诚对话,在高高的太阳之下。
再回首:
盛夏,去果园,忙中拾闲,下两锄,半篮子白白的鳞茎,只需一把食盐助力。上餐桌前滴两滴麻油,喷喷香,配白粥的好搭档,这是解暑气治愈苦夏的一剂妙方,中原食补之精髓,本是民间的智慧。
再再回首:
残秋,丰收在望,颗粒归仓,清洗一个大肚滚圆的瓷坛,趁孩子们放农忙假,各取应手的家什儿,绕上半天时光,小根蒜填满大肚,加水加粗盐密封好坛口,放置透风阴凉处,等冬日里的第一场雪来尝。
想想这都是老皇历了,时代更迭,富足的农人,似乎有意遗忘这些许清贫苦涩,小根蒜慢慢淡出餐桌上的霸主之位。
年节喜庆,在大鱼大肉泛滥之余,亦会偶有与我年仿者,十之一二,叨咕两嘴小时在山间剜小根蒜的趣事,眼中闪出可爱的童真。
我与小根蒜缘之深浅,终是一生之念,始于姥姥的野味巧搭,百食不厌。趁着老天爷腾空,加上昨天收官这次,算算连起四次,搞到三筐半的量,省省吃,丛姐三口之家,这一冬天的早餐桌上,将有碟小蒜会时不时打卡亮相。
斜阳西落,我仿佛看到,向阳的山坡,蔓着一片绿绿的细丝,似草非草,非草似草的叶尖尖上,一颗颗晨珠在荡漾,一个不小心,把七彩的晚霞筛落,落到我湿漉漉的双眸中,浅笑。(清玉)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21217A03QX6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