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562|回复: 0

[城事杂谈] 抹黑苏联的谣传:素质差、文化低,二战“文盲”军团灭掉了德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1 20:36:05|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起二战中的德军,人们总是习惯于将善战、高素质、纪律性强、高文化水同等众多标签贴在他们身上。但提起二战中的苏军,其风评相比德国同行们就差了很多。不少人都以为二战时的苏联红军教诲程度低、素质差,甚至到处充斥着文盲、半文盲,是典型的“毫无文化修养”野蛮军队。
现在的互联网上,更是存在大量“苏军步兵因为文盲太多,不会操纵和维护自动、半自动武器”等等类似的段子,以说明苏军是一支乌合之众。
那么,究竟真是如此吗?二战中的苏联红军真的是由大量的文盲和半文盲组成的吗?


上图_ 二战苏军
苏联二战前的国民教诲情况
要想回答上述问题,我们必须首先清楚苏联在二战前的国民教诲情况。
十月革命后的第三天(1917年11月 9日),苏俄政府就建立国家教诲部, 教诲部部长卢纳察尔斯基当天发表《告人民书》,提出新政府将实施免费的普及义务教诲。1918年1月,红色政权进一步规定义务教诲为第一阶段为 5 年小学,第二阶段为 4 年中学,并废除沙俄不同等的教诲体系,明确全国各民族、各适龄男女都有接受教诲的权利和义务,并实施男女同校。同时,苏俄在各地广泛建立文化教诲组织,增加教诲经费、培养师资力量。


上图_ 1928年的苏联农场小学上课场景
内战结束后,随着国内形势趋于稳定,苏联的教诲事业迎来了一个发展高峰。到1932年,全国成年男性的识字率,由沙俄时代的11.2%上升至78.4%,成年女子的识字率突破了50%的大关。
1936年,苏联颁布了新《宪法》,公布正式建成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在教诲层面,又规定除义务教诲外,每个公民还拥有接受高等教诲的权利。随着一五、二五筹划的实施,各行各业,尤其是工业范畴急需大量专业性的技术人才,苏联教诲事业又迎来了一个发展高峰。
在此期间,苏联不仅基本实现了城市适龄男女的义务教诲普及,在边疆地区的集体农庄也达到了学龄儿童至少完成4年小学学习的教诲程度。同时,苏联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下大力气进行高等院校建设。1914年,沙俄全国只拥有95所高等院校和同级别的研究机构。而到1939年,苏联已拥有凌驾750所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正是得益于此,大量专业化、高素质人才得以不断涌现,从而有效助推苏联工业化建设走上“快车道”,并仅用了十年时间,便一举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国。


上图_ 1923年,一座木匠学校的毕业照,许多人穿着西装和衬衣
战役期间苏军官兵的真实文化程度
当了解完二战之前苏联的国民教诲情况,我们便不难对苏军兵源的整体文化素质程度有一个的概括性的认识。可以说,在1941年苏德战役发作之前入伍的红军官兵,绝大部分都享受到了苏联教诲事业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红利”。虽然由于巨大的体量关系,红军各级部队间难免存在官兵文化程度良莠不齐的情况,但如果说有大量的文盲、半文盲充斥其间,那肯定是违反史实的。

大家所熟知的苏军王牌女狙击手中柳德米拉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301A08YT3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