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252|回复: 0

一位北京四中门生的应试之路: "6个月, 我把高考分从200拉到62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23 21:26:30|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橘子:今天给大家推荐一篇很强的“学习方法论”。
作者曾是一名北京四中的门生。高中三年,她就忙着“素质教育”了,离高考只有6个月的时间,摸底考只拿了200分;于是猛然醒悟,奋起直追,最后高考得了628分,可谓战绩明显!
今天的这篇文章,来自她的切身经验:如安在较短时间内解决重大的应试问题。非常真实、非常精彩!其中的方法,我感觉不但能应付各种考试,而且在孩子们日常学习中也有满满的鉴戒价值。
而且,这些方法一点都不土,布满科学性、合理性、实操性,看得出作者真是一个善于思辨、善于解决问题的年轻人。
这位作者,其实在教育圈里还挺著名的。前两年那篇“网红文章”(北京第一代“鸡娃”,给大家讲讲内卷教育的切肤之痛),就是她的故事。
她叫王食欲(笔名),自称是一名接受“鸡娃教育”长大的95后女生。因为写作专长,考入北京四中的第一届道元班(四中的创新班,不搞结果排名,课程也不按应试教育计划,道元班的门生们一般都会选择去留学)。那一年,以高考分和艺考分双第一的结果上北京电影学院,接着在伦敦大学学院(UCL)拿了硕士。
厥后,她把自己的“鸡娃”故事“扩写”成了一本畅销书(文末可了解详细)。


作者王食欲:《妈!这是我的人生》
好,一起来看看她的“学习+考试方法论”。
假如你碰巧在为孩子面临的各种考试烦恼,大概可以从这篇帖子里“取点经”,解决一些迫在眉睫的难题 ...


— 以下为正文 —
我是2013年在北京参加的文科高考,总分628分。
这个分数并不算很高,而且间隔清北的分数线中位数还差几非常。这不是我在虚情假意地自谦,而是这个分数在四中这个环境中,确实完全不值得炫耀。
但我已经很满足了,因为别的门生可以用3年来准备高考,而我只有半年
在道元班时,我们的课程完全没有按照应试教育举行计划。
升入高三,班里一半的同学决定出国留学,剩下一半则被分配到了其他理科班或文科班就读。其中一部分人决定退回高二重读一年,以便多些时间准备,考个好学校。
但我不想等了,我决定直升高三。(而且,由于我要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我从2012年9月开始就必要准备艺考,直到2013年2月底艺考结束为止。这就意味着,我零零散散加起来只有6个月的时间来准备高考。)
和我一样“勇猛”、决定直接高考的还有一位道元班的同学。他因为发言老气横秋,被我们起外号叫“老戴”。
老戴因专长于汗青而被招进四中。如今他在美国高校做明清史研究,偶然会返国举行一些满语和蒙古语文物石碑的采拓及翻译工作,很幸福地实现了他自童年以来的职业抱负。
不过当年,我俩面临成堆的卷子时,可没有这么布满幸福与希望。


图片来自网络:学霸晒出自己做过的试卷
我们两个文科生被学校分配到了人文实验班插班上课。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时,从来没学过高考内容的老戴和我,分别位居全班倒数第一和第二。我们只考了200多分,完完全全就是“学渣”
不过,道元班虽然没有让我们狂背高考知识,但却传授给了我们很多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
我和老戴披荆斩棘,终极把分数提了上去,都上了600分这个四中门生眼中的“分数底线”。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枚举一下我们当年不走平常路的学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助益。
1
要“借力”,而不要孤军奋斗
我信赖,很多门生都曾上过辅导班。
我初中时上过不少校外辅导班,但是上了高中后,我发现那些辅导班并不能教会我学习的本领,它们只是增长了我的学习时间而已。
学习时间增长,结果自然会提高。可这终极会让我对辅导班产生依赖,恰似没人盯着我,我就不能自动学习。
比起花重金去辅导班上课,还不如利用好学校里的资源。我们应该学会的是对校内教育资源的精准识别与把握,而非泡在辅导班里消磨时间。把握手头现有或仅有的资源,不但是缓解家长经济负担的学习方式,更是我们终身都该使用的学习策略。
校园内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当然就是老师。向他们咨询学习问题,其实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远望远方。
当然,面临大量门生,西席资源非常紧张。与其等待老师教我们,不如我们自动争取老师的时间。
我刚升入高三时,除了语文和英语还能委曲考100多分,对于其他科目,我都一头雾水。
别的门生高三时上的是复习课,我上的则是“预习课”。每天课程结束,我都能攒出一大堆问题去咨询我的老师们。
我会习惯性地把这些问题单独记录在一个本子上,放学后直奔老师们的办公室,挨个敲门提问。
假如教高三的老师已经被门生团团围住,没空给我讲题,那我就去找那些教高一、高二的老师。虽然我不熟悉他们,但只要我礼貌地请求,他们都非常乐意为我讲解。
假如当天的学习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我是不会离开学校的。


图片来自网络:有问题问老师
除此以外,在校园内,同学的学习资源更加重要
同伴学习一直是西欧高等教育体系中关键的学习能力。这意味着我们要多和同学交流,特别是要多观察结果好的门生是怎么学习的。
我高三的前桌是我们那年的北京市文科高考状元。她是一个性格温柔且乐于助人的女孩。
她看到我结果那么差,偶然间也蛮同情我的。她知道由于我上课时经常听不懂老师的授课内容,而记不下来任何笔记,就把她的笔记借给了我。
每天午休,我拿着她的笔记本去学校图书馆复印,然后再将笔记本中的内容通读一遍。


图片来自花友@月影婆娑:孩子整理的笔记
有的时间,我不但必要复印她的笔记,连她的作业本都要复印。这样我可以清晰地看到她在上面写下的解题步骤,快速了解她在遇到问题时是怎么思考的。明白了她的思考模式,再换一个题干,我就也能解答出来了。
同时,我发现她热衷于和同学们讨论习题
我经常看到她在课间苏息时拿着作业本和其他几个同学一起比对,看大家的解题思绪是否一致。假如有谁写出了新的解法,她会立刻记录下来,以便之后学习模仿
由此可见,同伴学习价值甚高,不但对我这种“逆风翻盘”的“学渣”适用,学霸更是也善用此道。
除了能够给予我们学习模仿的对象外,同伴学习还可以为我们提供情感支持。
在面临高考这种重大考试时,同学们之间并不只存在竞争关系,更存在着一种并肩作战的战友之情。
我高三时的男同桌是一个精致且共情能力很强的男孩。他总是将文具带得很齐,冬天桌上放着护手霜,夏天桌斗里装着面巾纸。我经常管他借东西,一来二去,我们的关系变得很好。
一开始,我们的结果都排在班里的末端,但他比我强点。每次小考试发结果单时,他都会激励我下次进步。厥后,我的结果超过了他,这种激励的方向就反了过来。终极他也考上了很好的大学,目前在日本读博。
由同伴学习所促进的沟通能够让我们短时间内获得其他人的经验与情绪价值。我认为,哪怕是两个好朋友一起放学后去咖啡馆写写作业,也是值得鼓励的课外活动。


图片来自网络:高三班级
不论是模仿他人的学习方法,还是在高压环境中获得情绪支持,同伴对很多门生来讲都是非常宝贵的学习资源。
2
教科书比教辅书重要多了!
要明白一点:高考出题人不是根据市面上各类眼花缭乱的辅导书出题的,而是根据教科书出题的
把教科书吃透,比做一堆辅导书的题目,或者那些网络西席出的押题训练册有效多了,毕竟这些辅导书都只是教科书的延伸。
当然,这里所说的“吃透”教科书,并不是简朴地背诵公式或明白文本,而是要在背诵公式与明白文本的基础上,做推测和批判。


图片来自花友@steven2015:为孩子选书时,会留意是否有数学原理推导部分
我经常盯着课本发挥我的想象力,想象自己就是高考出题人。那么,针对这个知识点,我会从什么角度出题呢?为什么我要这么出?我打算考核的是门生的哪一种能力呢?
有了这样的想象力,我就不再是一个普通的考生了,而是将自己放在了考官的位置上。这便于我在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而且能够不断提醒和逼迫自己对教科书举行深入思考。
当然,假如你实在觉得想象很艰难,还有一个方法 - 去看教科书里的基础训练题。没错,就是那些你平常嫌太简朴而不重视的训练题。
因为大部分高考试卷中的难题都是从这些看似简朴的题目中衍生出来的,特别是数学题。


高三数学课本后的习题
在高考前两周,我的数学老师做了一件特别令人惊讶的事情。
她不要求我们去做高难度的大题,而是让我们重新把教科书上的基础训练题温习了一遍。这些精简的训练题给我们做了最后一次查漏补缺,引发了大家对平常不关注的生僻公式的二度复习
就我自己的观察而言,高考试卷上得分率最低的题,不肯定是这张卷子上最难的题,而往往是那些略复杂且涉及的知识点经常被大家忽略的题。
重视教科书能够锻炼门生的自学能力。
在吃透教科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会自己筛选重点和考点,通过研读文本举行自我导读,并对教科书的内容产生个人的意见性判断。
其实,在我看来,学习就是阅读和明白。你把知识读下来,思考和批判它,它就可以为你所用了。学习真的不是坐在板凳上一味地刷题,刷题恐怕是服从最低的应试方式了。
四中有几个观念比力开放的老师也曾跟门生们建议:“假如我留的作业你们觉得是重复性训练、没必要,那就可以不写。”
这种给门生的放权其实加强了大家的判断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我认为是值得在有自制力的门生中推广的。
在阅读过程中保持思考和批判,不但适用于高考,更适用于人生不同阶段的学习。阅读是我在高中时积累的最重要的自学方法,它帮助我顺遂从伦敦大学学院硕士毕业,也帮助我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


伦敦大学
3
要下决心做取舍
只有6个月,我照顾不了每一科了。我必须有所取舍。
我在复习到第3个月时,整理了一下我的“备考进度条”。
语文和英语是我最先攻克的。我大概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把该背的古文和不熟悉的单词都背了下来,然后又用了一个多月快速做完了这两科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熟悉了不同题型的套路。
在这之后,我这两个科目基本能考120~135分了。这个分数我已经满足了,“进度条”算是满了。我开始转移精力到其他科目上。
接下来攻克的是数学。在我基本掌握了数学教科书的内容后,我直接去做了当时近10年北京数学高考卷的最后两道大题。
我差不多能够做出倒数第二道大题的前两问和最后一道大题的第一问。我努力找数学老师问这些题要怎么解答,但我发现,我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
这个时间我就知道,我必要做减法了:我决定直接放弃选择题的最后一题、填空题的最后一题的第二个空、倒数第二道大题的最后一问,以及最后一道大题的最后两问。
最糟糕的环境就是,在考场上这些题我都不会做或者都蒙错了,那么剩余的我能拿到的分数就是118~125分。
我要包管把这些能拿的分数一分不扣地全部拿到手。于是,接下来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提升简朴题的做题速度和中等难度题的准确性上。
制定了这个方案后,我对数学考试感到轻松多了。
其实高考也是一场取舍的战役。我只剩下6个月,我的目标性肯定要很强,且我必须直接奔赴结果目标。
田忌赛马的道理相称适用于考试。学会平衡科目标上风与劣势,才气对自己有限的时间举行合理的分配与规划。
语、数、英这三科不是我最头疼的,我最头疼的还是文综。大家别忘了,我在高一、高二时,可是一个连教科书都没怎么碰过的门生啊。
语文和英语的教科书都以文天性子为主,花不了太多时间来通读;数学教科书可以按照知识点来分块阅读,我可以在几个月里一点一点学完,学多少再做多少对应的题。
但文综就不一样了。我必须把那些书全看完才有能力完成一套完整的卷子,是要实打实地去背诵的。


在高考前,我整理了一下我的预期分数:语文和英语争取考125分,数学考120分,文综考230分。这样6科的分数加起来应当正好600分,符合四中历届匀称犯颀线或中位线,不会给母校丢人。
终极的高考结果果然如我所料:语文135分(超常发挥),英语129分,数学118分(低了2分),文综246分(匀称下来,史、地、政3科各考了82分)。
我拿着这个结果手舞足蹈地去找老师。
老师对我呵呵一笑:“古迹。”
4
别小看精力规划与心态调整
我在四中时,经常听到老师们说:高考不但是智力的长跑,也是体力的长跑。
学到最后,拼的是心理与生理的康健。精力规划与心态调整非常重要。
四中的高三门生照样每天都有体育课,而且田径、游泳、篮球、排球一项不差。这在很大水平上包管了我们的身体康健。
在备考期间得当运动,分泌点多巴胺,也能让我心情舒畅一些,不那么为高考而焦虑难安。


图片来自网络
四中是不提倡在高考期间强制晚自习的。因此,高三门生的上课时间一般是早上8点到下午4点。中午有大约1个小时的午休时间。
我家住在朝阳,四中却在西城。虽然有地铁直达,但我每天往返通勤至少必要1小时15分钟。为了能在地铁上找个座位,好好坐着看看书、写写题,我和学校申请了不参加晚自习。每天放学,我就背上书包直接离校。
我不上晚自习,并不是偷懒,而是为了包管我在家自学时的精力是充沛的。
对我来说,在学校听老师讲课的服从是没有我自学服从高的。这倒不是因为我的自学能力有多强,而是因为我落下的课程太多了,老师上课讲的我听不懂,对我来说,听老师讲课其实是浪费时间呀。因此,上学期间的精力没有我在家自学的精力宝贵。
我每天的作息时间也是根据我的精力分配计划来安排的,可以分享给大家,但并不建议大家直接模仿。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作息安排,找到适合自己的作息,才是最关键的事。
每天放学回家,我就不再举行任何学习工作,而是直接洗澡睡觉。我在睡足7个半小时,彻底摆脱上了一天学的疲惫后,就会在半夜1点多爬起来,打电话叫个外卖,点亮台灯开始自学。边吃边学到早上6点,然后出门上课。
上学的路上,我总是在便利店给自己买好课间要吃的东西。我会在上午的课间摄入一整天必要的营养,而午饭则必须跳过。因为我夜里起床的作息,会导致我中午一吃饭,下午上课就要睡着。
至于空闲的午饭时间,我一般不会在教室或者图书馆里自习。封闭的氛围再加上一群奋笔疾书的门生,会让我感到非常焦虑。我经常去生物实验室的阳光培育棚,读教科书或者读状元小姐姐的笔记。
阳光培育棚的环境很好,冬天很温暖,开满了鲜花。在这种舒适的环境中举行有质量的阅读,对我来说比刷几十道题更有结果。
5
提高学习服从的3个小本领
1、别让你的大脑感到寂寞
提高专注力
我们在读书或者工作时,偶然会不由得把手伸向平板电脑或手机,刷一刷社交软件,或者看几个小猫咪的视频。
一开始,我以为这是因为学习让我感到枯燥,我才不由得去寻求一些更故意思的乐趣。
厥后我发现,纵然是在玩手机的时间,我也会不由得做点别的什么事,就像老奶奶们喜好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一样。
人类的大脑似乎不满足于只专注一项工作。其实我身边的很多孩子在小的时间就非常讨厌在同一时间段只做一件事,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成年人会怀疑孩子有多动症。
我上小学时就因为这个被送到了举动治疗中央。那段挑小棍儿的时光,简直让我难以忍受,因为只做挑小棍儿这一件事会让我的大脑感到寂寞和无聊。
我反而喜好同时做两件事,比如一边听英语广播,一边写数学题。这会迫使我的大脑满负荷运转,逼着自己没法再分心做第3件事。这样,我至少能做好这两件事中的一件半事,比我只做一件事还经常分心要强上很多。
但假如你更习惯在同一时间段专注做一件事,那我向你推荐史蒂夫·诺特伯格的《单核工作法图解》。这本书介绍了很多学习和工作本领,能够有效改变拖延症,让我们变得更高效。


《单核工做法图解》
2、带着剪刀去阅读
为你的知识点做好分类
很多人在阅读的时间喜好拿着笔做记录,但我喜好带一把剪刀。
虽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阅读习惯,不过用十几种不同颜色的荧光笔勾画教科书,或者在空白处写笔记等举动,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冒充学习”。
我们的眼光追随着荧光笔,光顾着思考这段话要用什么颜色来标记了,而忘了我们阅读这段话最根本的原因。这样做很难有效地记忆知识。
当然,也有人总会自欺欺人地认为,只要我用荧光笔做了标记,后续我就会背下来的。我的建议是,别等后续了,现在就背下来吧!假如实在背不下来,那么你应该使用的不是荧光笔,而是剪刀。
我经常带着剪刀去阅读。假如遇到了不明白或者背不下来的知识点,我习惯于把这一页或者这一段话剪下来,放到盒子里
高中时,我的铅笔盒里装满了这样的书页卡片。随着卡片的数量越来越多,我开始对它们举行分类。
“分类”是系统学习知识的一条捷径
在分类的过程中,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去定义这张卡片上的知识、去分别它在“知识树”上的品级,然后将它与和它相关的卡片举行遐想式记忆。
例如,有关坐标系的卡片可以和函数的卡片举行图像与数字之间的头脑联结。
又如,复习汗青时,有关宋朝的知识点可以连接北宋、南宋、辽、金等的知识点。


图片来自花友@月影婆娑:孩子整理的笔记
我的每一张卡片都会被我标记上数字和字母,作为分类的索引。
“宋朝”的左上角被我写上了字母“S”,那么北宋与南宋的卡片就可以用“S1”和“S2”来标记。这个方法,我是在高二时学习写剧本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的。
当编剧们写完全剧剧本,又想往里面增长一两场戏的时间,他们会在该场次的后面加一个字母或数字。例如,在第7场戏和第8场戏之间加一场或多场戏,就可以将其标记为7a、7b。
当然,用不同颜色的卡片来分类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我们总是对颜色和形状记得更牢。
制作知识卡片不但是一个非常好用且顺手的学习方法,还增长了我的碎片化学习时间。毕竟,我不太大概在拥挤的地铁里掏出一本8开的大教材来复习。但我可以在兜里揣几张卡片,顺手拿出来看一看。有的时间看着看着就明白了,多看频频就记住了。
高中时的我并不知道这种“剪刀阅读”学习法具体叫什么。厥后我在申克·阿伦斯博士的一本书里发现,这个方法其实就是“卡片式笔记法”的变体。


《卡片笔记写做法》
当然了,你不必非要把知识点都做成卡片,将它们写在一个分类索引的小笔记本里也是非常智慧的办法。
这种卡片式笔记法,我一直模暗昧糊地从中学时期用到了现在,积攒了十几册的手抄笔记和数十万字的电子文档。我写作缺乏灵感时,就会翻看它们,它们总是能很快地帮助我解决问题。
3、建造你的“记忆宫殿”
把知识点储藏在大脑里
政治科目标知识点背诵一直是我最头疼的。
为了记住那些我没能力明白的文本,我只好借助各类本领。那时网上很流行“记忆官殿”的概念。我一开始以为这是伪科学,是侦察小说里骗人的把戏。
但走投无路的我,还是决定试一试。我在豆瓣同城上看到北京某大学有一场免费的心理学讲座会提到记忆宫殿的相关知识,就报名参加了。
这场讲座让我知道,“记忆宫殿”居然确有其事。
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人发现这种精妙的记忆方法了。如今有不少参加记忆大赛的智力运动员也在使用这种方法备赛。而且,根据相关论文,“记忆官殿”以致可以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厥后的一部风靡全球的英剧《神探夏洛克》也视觉化地呈现了“记忆宫殿”的使用方法。


神探夏洛克剧照:夏洛克口中的“mind palace”(记忆宫殿)
我觉得这个方法大概是靠谱的。因此我不再延长时间,赶紧开始为学会这样的记忆方法而付出行动。我搜集了不少论文和资料,利用课间或者放学回家路上的闲暇时光,按照研究所示的步骤,去建造我的“记忆宫殿”。
我拿着我那堆从教科书里剪出来的卡片,把知识点按照科目分门别类地放进想象中的“宫殿”里
当然,我不会凭空在大脑里建造一个泰姬陵的,我没有那么强悍的智力和想象力。我直接把“记忆宫殿”建在了小时间和妈妈常去的朝阳区图书馆里。
我对这里很熟悉,想象起来并不费力。
一楼的儿童阅览区放数学知识点,隔壁的汗青图书区就放汗青知识点,二楼的茶水房放政治知识点·····
当我面临试卷,实在想不起来我必要的知识时,我会闭上眼,想象自己走进了朝阳区图书馆的那个存放特定知识的区域,找到对应的书架,然后把知识像取书一样从书架上取出来。


我发现这种记忆方法并非是少数人独有的。当我谈论起这件事时,我身边的一些同学和朋友会受惊地告诉我,他们在准备高考、法考或雅思考试时,也曾使用过相似的办法。只不过他们把“记忆官殿”盖在了他们的寝室里、博物馆里、北京的胡同里
不但是应对考试,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其实都在不知不觉中使用过“记忆宫殿”。
比如,你不慎遗失了一件物品,于是你在脑海里回想你曾去过的地方。这个过程就是不加训练地建造“记忆宫殿”的雏形。只要掌握了这种空间与图像的遐想本领,回想曾经背过的知识就不再是海底捞针,而我们也就成了掌管记忆海洋的波塞冬。
当然,上述情境并不会像《神探夏洛克》里展示的那么神奇。
其实这个方法挺朴素、挺麻烦的,而且从我个人体验来看,它也不能包管长期可靠。
但建造“记忆宫殿”的过程非常故意思,让人很享受。我也因此对学习和背诵我不感兴趣的科目标知识点更有信心了。
6
两个方法攻克高难知识点
偶然间,我们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怎么也无法明白的知识点。就算把教科书翻烂了、把老师问烦了、把题做光了,但下次遇到这些知识点时,我们还是会茫然不知所措。
攻克这类知识点,我摸索出了两个方法。它们虽不能百分之百地解决问题,但大部分环境下,可以给我提供一些解决思绪。
1、做知识疆域里的国王
先建立宏观概念,再攻克面前的知识点。当我弄不明白一个高一难度的知识点时,我往往选择不去和它“死磕”,而是暂时冒充它不存在,然后勇往直前地去学高二和高三的知识点。
这么做是为了在深入解析一个高难知识点前,先让自己对高中3年全部的知识有整体的认知。
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国王,大概我不了解我知识疆域里的一小块梯田,但当我把整片国土都巡游过一遍后,梯田里发生的事,就很清晰了。
换言之,我要先整体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再去“高高在上”地解决单一的高难知识点。
我这么说大概有点玄乎。我用一个更直接的例子解释一下。
你大概一开始不明白也记不住新中国推广普通话的汗青意义,但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汗青,当你了解到秦始皇一统六国后立刻要求各地“书同文、车同轨”时,你是否会恍然大悟:原来推广一种同一的语言可以加强多民族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际效能,有助于国家同一和经济发展。
这就是通过对其他知识点的认知,来辅助你对不明白的知识点举行分析息争读。
因此,你对该学科的其他知识了解得越多、知识疆域越广阔,就越容易对高难知识点举行逻辑类推,进而越容易掌握这个知识点。
2、和教科书来一场“脚色饰演”
当我遇到一个高难知识点时,我习惯于对它举行汗青溯源,找到它是由谁发现或提出的,然后想象自己就是这个人,并按照Ta当年的头脑逻辑将这个知识点推演一遍。
我第一次学习圆周率的时间,就用过这样的方法。
数学老师会让我们像2000多年前的数学家那样,在纸上先画一个正方形,再画正六边形、正十二边形······直到最初的正方形变得像一个边沿略有坑洼的圆形。
然后我们通过测量其直径和总边长,并观测这二者之间的规律,推演出“π”的暗昧数值。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其实就“饰演”了古代数学家。这让我们布满了参与感,极容易明白知识而且对此印象颇深。
我很喜好把“脚色饰演”的方法用于英语学习
我不推许死记硬背单词的中文寄义,但很喜好背诵含有该单词的例句。例句往往会给我提供一种场景和语境,让我对这个单词印象深刻。
有的时间,我以致会把我经常忘记的单词串联起来写一段虚构的英文对话,然后在脑海里饰演对话中的两个人,自言自语。这听起来有点傻,但我强烈推荐你试一试,结果极佳。
上高中时,我并不认为我经常做的这个“脚色饰演”游戏是什么值得称道的学习方法。
但我厥后在伦敦大学学院念研究生时,有幸打仗到了符号学家詹姆斯·保罗·吉的教育理论。
吉在研究电子游戏如何教孩子们学习时,将学习方法分成了36类。其中一个被称为“身份法则”的学习方法与我少年时期胡乱举行的“脚色饰演”有肯定相似性。


詹姆斯·保罗·吉的图书《游戏改变学习》
吉在研究中提到一名美国西席用《魔兽世界》来教孩子们数学。孩子们在饰演《魔兽世界》里的脚色时,会不断地使自己真实世界的身份、假造世界的身份以及投射身份相互影响。
这样的脚色饰演和身份转换,让他们更热衷于参与教学讨论,且很容易进入学习情境。《魔兽世界》的实验以致在实际的校园生活中帮助孩子们提高了社交能力。
本章并不是一篇普遍适用的指南性文章,它只是对我在高中时期用到的几个主要的学习方法的反思和总结。
在我看来,学习方法就像护肤品,有人用了容光抖擞,有人用了满脸长痘。我的方法不肯定适合所有人。
因此,我建议大家在阅读本篇文章时保持批判性的态度,对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我的学习方法做一个理性的权衡。
最后,祝福每一位孩子学业有成。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523A09SVU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