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72|回复: 0

“我诅咒儿子去死!”对孩子最深的伤害永世藏在原生家庭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12 15:13:57|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主创团·牧青野
“我诅咒我儿子不得好死!”
网上看到一个帖子,一位妈妈控诉自己对13岁儿子充满了恨意。
最初为了照顾儿子,她辞掉工作做了家庭主妇,等儿子上了小学,她却被检查出重度烦闷,住院一年。
可她经心努力照顾的儿子,却一点都不心疼妈妈,反而越大越难管,还天天控诉妈妈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
尤其儿子上了初中后,母子俩每天各种抵牾,有次她被气到要去跳河,儿子却说:“你死呀,快点去死吧。”
听到这句话后,她彻底绝望,歇斯底里地诅咒儿子不得好死。


看了她的分享,评论区的网友也是纷纷吐槽:
“我孩子不消心读书,要我逼他的时候,我也是悔恨他的,压根不想和他住在一起。”
“我也是这种感觉,从小给他上最好的学校,可他特殊懒,脑子特殊轴,对什么都不上心不努力。”
“和你一样,我恨极了我的儿子,作为母亲,我对他期望太大了,可以说是精心造就,却频频失望。”
随手一搜,类似的帖子还有很多。小时候可爱知心,永世“妈妈最好,最爱妈妈,最听妈妈话”的小不点,仿佛一夜间就长成了如今这种面目可憎的样子。
但是,这一切,真的都怪孩子吗?


孩子的成长
远比你想象得更累,更无助
网上看到一个视频,男孩边哭边向妈妈诉说委曲:
“我每天5点钟起床,晚的话6点多就要起来,起来就发急忙慌洗漱出门。到学校放下书包第一件事交作业,早读完,开始第一节课。只有下课完成作业了,我才能休息一下。还有中午吃完饭有一点时间,其他时间我都在上课。”
说到最后,男孩看着妈妈求助:“我压力真的很大。”


男孩的妈妈开始奉劝:“你错过了这10年,未来就要吃更多的苦。”
看妈妈不理解自己的感受,男孩继续说:“为什么你觉得我如今学习很幸福啊?”


妈妈再次打断他:“由于你还没体会到生活的苦,社会比学校压力更大。”
说到这里,男孩有些崩溃,对妈妈说自己觉得学校比家里要好,他和妈妈已经说不到一起了。
直到这时,这位妈妈才反应过来,自己理解错了孩子的需求,连忙致歉说自己忽略了儿子的感受。
曾看过一句话,这个世界最无用的教诲就是给孩子讲道理。由于很多父母讲道理的背后,都藏着一句,我看不见你的感受,但你最好按照我说的做。
孩子要的,不过是我们站在他的角度,瞥见他的感受而已。
前段时间有个很热门的话题:如今的孩子比我们小时候幸福多了,他们到底哪来的压力?
用北京五中前校长张斌平的话来回答:
1、如今的孩子接受的资讯太多,但他们所能承接,能理解的又有限;
2、从小接受的环境太单一,缺少实践的机会,得到的都是间接的知识;
3、家长的期望过高,孩子理解不了大人对他的要求。
自身成长的压力、家庭叠加的压力、社会附加的压力,垒起来,成了三座压垮孩子的大山。
殷储教授也曾说过,很多人会以为如今的孩子太幸福了。实在,今天的孩子蒙受的压力比我们大多了。
如今的孩子会履历我们的成年,我们却不曾履历过他们的童年。
放下履历和成见,站在如今孩子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他们所在履历的一切。


对孩子最深的伤害
永世藏在原生家庭中
被称为“网络劝生者”的徐世海,他的儿子在17岁时跳楼自杀。
为了了解清楚儿子自杀的原因,他在请求恢复儿子聊天记录后,潜入儿子之前多次接触的“约死群”。
进群后,他发现内里竟然有很多的青少年。
虽然他们的烦恼和痛苦不同,但他们却有一个共性:在原生家庭中,这些孩子寻求不到任何希望,活成了一座孤岛。


他接触到的一个患有重度烦闷的男孩,由于成绩较差,父母托关系把男孩转到了重点中学。可换了新学校,男孩的成绩不进反退,他向父母请求是否可以回到以前的学校,却被父母以花了很多钱求人为理由直接拒绝。
还有一个不停在自残的女孩,父母离婚后被判给母亲,由于对父亲的恨,对母亲的愧疚,让她觉得只有自己死了,才能让母亲的生活重新变好。
他说自己的这段履历,让他发现孩子的压力越来越低龄化,但最让他痛心的,是很多孩子的压力,父母不仅不认可,还觉得自己是孩子的朋友,很了解孩子。


每个孩子的身材里,都有一个脆弱的角落。
这个角落,就是他的原生家庭,你在这里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孩子长大后,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
书籍《原生家庭》中,作者以为有一种有毒的父母,会对孩子造成永世的伤害。
这类父母,他们的负面行为模式连续存在,连续支配着孩子的生活,比如对孩子长期的感情忽视、言语打骂、情感克制……这种情感伤害,像毒素一样伸张到孩子的整个身心,随着孩子的成长继续增长。
原生家庭的伤害,才是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别把孩子的避风港,最后变成了逼疯孩子的港。
正如陈默教授所说:“孩子上了初中,高中后,来自外界的压力会越来越多,这些避无可避,我们做父母的,只能通过家庭,去帮他们减轻一点压力,成为他们的庇护所。”




父母最深的爱
是给孩子织一件“隐形的披风”
影戏《房间》中,女孩玛被邻居欺骗后,囚禁在一个不敷10平米的房间中长达7年。
在这个“房间”里,她生下了儿子杰克,虽然物质精神生活都十分贫瘠,但玛依然竭尽所能给儿子创造出了一个安全开心、幸福有爱的童年。


随着儿子长大,为了不让他的未来也被这个“房间”束缚一生,玛决定带着儿子逃离。
履历了一番惊险和波折后,他们终于走出了那间“房间”。
可重新踏入现实世界后,玛却由于之前的囚禁履历,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题目,不停无法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儿子杰克,在履历短期不适应后,却快速接受,融入了现实生活,交了新朋友,有了宠物,有了家人,还通过自己的努力,鼓励妈妈一起“走出来”。
童年时,在那个逼仄的“房间”,妈妈曾给过他的爱和安全感,如今成了他长大后守护妈妈的铠甲,和面对新世界的勇气。


心理学家黄仕明曾提出: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都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件“隐形的披风”。
这件“披风”里,是孩子在原生家庭中获得的爱和安全感,在他长大后,遇到脆弱、无助、焦虑时,能够用这件“披风”重新带给他温暖。
这件“披风”连接已往,是当孩子向后望时,有爱,有归处;
这件“披风”链接未来,是当孩子向前走时,有底气,有祝福。
一位妈妈在打扫卫生时发现,烦闷两年,刚刚有点好转的儿子,给她写了一封信:
“亲爱的妈妈,谢谢你不停以来对我的关爱和照顾。
去年由于学习压力大我得了烦闷症,您带我一家一家医院去看。
一次次的失望都没有打败您,您总鼓励我要有信心,对峙就有希望。
谢谢您,做您的孩子很幸福,我很荣幸。”
你看,父母给的爱和安全感,才是真正治愈孩子的光。


前段时间,和好友聊起,当妈越久,学习的家庭教诲内容越多,越理解孩子的不易,也越对为人父母要负担的责任,心有惊骇。
有句话说,育儿先育心。
育儿是术,育心是道。
唯有育心,才能让孩子真正变强大。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512A05CJ9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